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5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60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837篇
内科学   758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13篇
外科学   587篇
综合类   197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8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1079篇
  6篇
中国医学   718篇
肿瘤学   2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3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例共191 例(279 只眼),行白内障术后3mo以上,随访视力、眼屈光度及并发症,计算测量误差及SRK-II公式误差。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 .5 者200 只眼,占71.7 % ;矫正视力< 0.1 者13 只眼,占4 .7 % - 眼轴越长,近视性眼底病变越重。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 只眼(0 .7%) 。眼轴长度测量误差值平均为0.53mm ,SRK-II公式计算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1.12D。结论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较一般人群差,且眼轴越长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建立一种黄花败酱胶囊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为展开剂,λs=530nm,λR=680nm,SX=3。结果:黄花败酱胶囊中含有齐墩果酸-3-0-β-D-葡萄糖(1→3)-α-L-鼠李糖-(1→2)-β-D-木糖的含量为37.5323mg/g。结论:采用该法测定黄花败酱胶囊,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局部植入给药的药物浓度时空方程。方法 将局部药物浓度时空方程构建为空间分布函数和时间分布函数(药物浓度经时方程)的积函数。并以加权平均及多元分析的数学手段予以证明及推导。结果 四维时空的局部植入给药的药物浓度时空方程的通式为:C(t,X,Y,Z)=F(X,Y,Z).C(t),F(X,Y,Z)=B0 B1X B2Y B3Z B4r3 B5r2 B6r,C(t)=A1e^-Ket A2e^-Ket A3c^-Ket.。两维变量的简化的药物浓度时空方程为:C(t,ρ)=F(ρ).C(t)F(ρ)=D0 D1ρ D2ρ2 D3ρ3,C(t)同上。结论 推导基本合理,并在初步的动物试验探索中得以验证。理论有较好科研价值,有助于揭示局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组(A组)43例,尿激酶1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12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d,共12d;常规治疗组(B组)37例,硝酸甘油10m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共12d,复方丹参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共12d。观察两组治疗UAP总有效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计数(BPC)、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纤维蛋白原定量(FB)。结果两组UAP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62.2%(P<0.05),轻微出血发生率两组间及治疗前后BPC、ACT、F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主动脉等粘附分子的变化及甘糖酯干预的影响,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糖尿病对照、高、低剂量甘糖酯共4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脏和主动脉CD54和/或CD106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血小板表面CI)62p的表达水平;应用甘糖酯治疗8周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测定表明高剂量甘糖酯组有明显降低,(CD54高=36.04±11.01%,VS CD54DM=65.09±14.92%,P<0.05),而低剂量甘糖酯组降低不明显;甘糖酯时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影响不大;(2)肾脏和主动脉CD54、CD106免疫组化显示甘糖酯能降低其表达并减轻组织病理变化,且与剂量有关.(3)甘糖酯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与剂量有关(高剂量组BG治疗前=20.93土4.22mmol@L-1,BG治疗后=15.76±2.39mmol@L-1,P<0.05;低剂量组BG治疗前=17.35±1.13mm0l@L-1,BG治疗后=13.52±6.24mmol@L-1,P>0.05).结论糖尿病粘附分子的增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和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发病因素,甘糖酯可降低CD54、CD106对糖尿病并发症有延缓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藻酸双酯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该药在 0.125g·L~(-1)下无干扰作用。结论:该药采用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iNOS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变化。 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IBD后 6h、2 4h、48h、5d不同时点脑皮层iNOS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 PCR产物 ,用内参半定量分析iNOSmRNA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变化。 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没有iNOSmRNA表达 ,HIBD 6h开始表达 ,HIBD 2 4~ 48h为表达高峰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此后逐渐下降 ,HIBD 5d仍可检测出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在HIBD后 2 4~ 48h最显著。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iNOS基因表达 ,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9.
气固顶空色谱法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中环己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中环已烧残留量。方法:研碎供试品,置针管中于60℃保温作气固顶空平衡,顶空气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氢焰检测器,SE-30固定相,柱温80℃。结果:方法的精密度RSD为2.8%,回收率为101.4%,10~11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3.4ng·mL~(-1)。结论:为类似难溶性固体药物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良性和恶性腹水中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 (SIL 2R)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0例良性、2 4例恶性腹水病人的腹水中SIL 2R与INF表达。结果 良性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分别为 12 10 2 0± 2 6 3 72U/ml、79 32± 2 2 39ng/L ;恶性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分别为 6 10 36± 189 2 3U/ml、2 0 0 1± 2 2 2 5ng/L ;良性腹水组SIL 2R与TNF浓度均明显高于恶性腹水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联合检测两者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2 %、83%、90 %。结论 检测腹水中SIL 2R与TNF含量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