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94篇
  免费   4573篇
  国内免费   1976篇
耳鼻咽喉   444篇
儿科学   853篇
妇产科学   585篇
基础医学   4010篇
口腔科学   905篇
临床医学   5397篇
内科学   5849篇
皮肤病学   663篇
神经病学   2253篇
特种医学   1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20篇
综合类   8058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4517篇
眼科学   1103篇
药学   5041篇
  64篇
中国医学   3347篇
肿瘤学   2668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1406篇
  2021年   2186篇
  2020年   1824篇
  2019年   1334篇
  2018年   1524篇
  2017年   1579篇
  2016年   1383篇
  2015年   1973篇
  2014年   2346篇
  2013年   2616篇
  2012年   3987篇
  2011年   4011篇
  2010年   3066篇
  2009年   2688篇
  2008年   3099篇
  2007年   2910篇
  2006年   2517篇
  2005年   2247篇
  2004年   1657篇
  2003年   1494篇
  2002年   1210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32篇
  1975年   16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不同对象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09-2013年共采样4 138份,合格3 654份,总合格率为88.3%。连续5年合格率依次为87.0%、86.2%、92.3%、87.9%和86.8%。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灭菌物品、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反渗水、物体表面、医院污水、医护人员手、透析液、消化内窥镜、空气、湿化液和注水瓶水,合格率依次为100.0%,100.0%,98.6%,96.0%,91.3%、90.4%、86.8%、86.7%、81.7%、74.7%、69.0%和61.2%。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潜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和感染监测工作,特别加强医疗用水、空气和消化内窥镜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考察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统计方法对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结果评定的影响,探讨不同实验方法的可比性。方法制备了天然污染小麦粉的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DON质量控制盲样,对全国47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粮食监测中心进行含量测定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用稳健统计算法A进行指定值、标准差和z比分数的计算;并用z比分数对参加考核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共43家检测机构按时提交了检测结果,A、B、C 3水平合格率分别是63.2%、93.8%和83.5%,考核总体合格率为79.1%。结论通过考核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了解我国DON检测水平的现状、各机构的检测水平差异和检测方法间存在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统计学方法评价测试结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ICU2012年1—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下呼吸道和静脉导管尖端分离的CRA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50株CRAB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下呼吸道20株、静脉导管4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呼吸道(6株)和静脉导管尖端(4株)的36株CRAB进行PFGE,结果表明主要为7个PFGE型(A~G),其中A克隆5株,B克隆2株,C克隆3株,D克隆4株,E克隆3株,F克隆8株,G克隆3株;其余8株菌为散发。该ICU分为Ⅰ、Ⅱ区,其中A、B、F克隆在两个病区间均存在。3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CRAB为同一克隆,其中2例血液、下呼吸道、静脉导管尖端为同一克隆,另1例血液和下呼吸道为同一克隆。对其中6例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CRAB进行PFGE分型,3例同属D克隆。对12例血流感染患者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为CRAB,分别与各自血液分离株为同一克隆。结论 ICU存在CRAB血流感染流行,患者间交叉传播是医院流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2013、2014年确诊的2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资料,对人和禽分离的H7N9病毒进行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发热和咳嗽是最常见的起病症状,所有患者均存在肺炎;20例(76.92%)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5例(96.15%)初诊时白细胞下降或正常,发病至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0 d。10例死亡,病死率达38.46%。患者分离的H7N9病毒株测序分析表明,发生了H7基因Gln226Leu和Gly186Val替换,PB2基因Asp701Asn突变。结论急性呼吸系统损害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部分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更容易从禽类向人跨种传播引起人类严重疾病,需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995.
麻痹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术后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降低肠梗阻发生率并减少住院日。其生理学机制可能与激活头-迷走反射,直接和间接刺激消化道激素分泌与运动功能有关。该方法应用于胃肠外科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而在妇产科领域,手术部位多位于腹部,目前对妇产科手术后应用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拟总结目前妇产科手术后咀嚼口香糖的应用现状,聚焦支持和质疑该方法作用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并提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象山海岛地区农(渔)村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病状况,提高宫颈癌的早诊和早治率,提升广大农(渔)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妇科内诊检查,采集宫颈细胞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 HPV)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妇科检查发现57.35%的农(渔)村妇女患有宫颈疾病,其中以宫颈糜烂发病率最高(21.35%);通过TCT检查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3.26%,癌前病变发生率120/万,宫颈癌发生率8.57/万。结论 TCT诊断结果采用TBS报告系统,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细胞学报告。40~50岁的育龄妇女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持续感染HPV者是重点干预和检测的对象。应加强农(渔)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将有助于宫颈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利用ARIMA模型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的可行性和意义,为预警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对2008-2013年手足口病逐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并对2013年手足口病各月发病率进行拟合。结果 ARIMA(1,0,0)(1,1,0)12能够较好拟合既往时间段手足口的发病率,2013年各月的预测值符合手足口病实际发病率变动趋势。结论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对预警、预测产生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加强北京市药品分类与代码的统一规范管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组织起草了《北京市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本文主要从药品编码体系现状及现存问题,统一编码标准的必要性及北京地区制定标准的工作进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9.
彭霞  黄笑  李丹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6):789-790
目的研究小儿肠梗阻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儿89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Diisobutyl ketone (DIBK) and diisobutyl carbinol (DIBC) are important organic solvents widely used as industrial intermediat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DIBC and DIBK have common metabolic pathways and metabolites, and as such, toxicological data on DIBK could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azards of DIBC. To confirm or refute this hypothesis a comparative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assessment of DIBK and DIBC was conducted. Dosing was via single oral gavage dosing in male SD rats, followed by blood collection, metabolite identification, major biomarker quantit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analysis. Overall, the major metabolites of both DIBC and DIBK in blood were their corresponding monohydroxylated metabolites (DIBC alcohol and DIBK alcohol) with the site of hydroxylation at the σ and σ-1 positions, respective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BC, DIBK, DIBC-alcohol, and DIBK-alcohol in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5 min to 120 h after single dosing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1) DIBC and DIBK are both well absorbed following oral gavage with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enterohepatic recirculation of DIBK, DIBC, DIBK-alcohol, and DIBC-alcohol; (2) DIBK and DIBC are interconverted metabolically in rats; (3) DIBC and DIBK have similar bioavailability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4) higher systemic exposure was found for DIBK-alcohol than DIBC-alcohol, implying that DIBC-alcohol may be more easily conjugated and eliminated in bile. In summary, the metabolic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 in systemic exposure to metabolites between these substances observed in the current study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DIBC might have a lower potential toxicity than that of DIBK. The current study results support that toxicological data on DIBK could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azards of DI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