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产前检出的肾积水的临床特征和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检出的肾积水的临床特征及生后处理.方法 对2001年6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产前检出的89侧肾积水、15侧肾输尿管积水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生后利用超声检查和利尿性肾图进行随访.患儿出现相关症状或肾功能下降则行手术治疗.对无需手术患儿仅观察自然病程.结果 89侧单纯肾积水中,42侧(47.2%)自行缓解,24侧(27.0%)需行手术,另23侧仍处于观察中.15侧肾输尿管积水中,10侧肾输尿管积水消失,4侧肾输尿管积水需接受手术,1例仍在观察中.结论 胎儿期出现的肾积水存在明显的自发缓解倾向,患儿生后需进行超声检查和利尿性肾图随访,出现相关症状或肾功能下降即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52.
培菲康在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培菲康治疗腹泻和便秘的疗效,并验证其在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将腹泻患者80例和便秘患者80例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完全一致,观察组加服墙菲康胶囊。结果:腹泻患者对照组总有效80.0%,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便秘患者对照组总有效率67.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在治疗腹泻和便秘方面疗效良好,在肠道菌群失调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3.
应激状态下新生儿对不同剂量外源性脂肪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应激状态下新生儿应用两种不同剂量脂肪乳剂时的脂肪代谢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将17例胎龄>35周,手术后需TPN>1周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低剂量脂肪乳剂组(1g·kg~(-1)/d)8例,普通剂量对照组(2g·kg~(-1)/d)9例。在TPN前、TPN第3天和第7天分别观察TG、TC、PL、FFA、HDL-C、LDL-C、Apo-A_1和Apo-B变化,结果低剂量组TPN1周期间,TG、TC、PL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TG、TC在TPN第3天升高(但<1.50g/L),第7天回到基值;PL持续升高,Apo-A_1/Apo-B的比值1周变化为:低剂量组1.47→1.60→1.41,对照组1.20→0.85→0.96,它的变化与TG、TC等血脂变化相一致。从研究中得出,足月新生儿TPN时选用1g·kg~(-1)/d对血脂几乎没有影响,用2g·kg~(-1)/d虽然有一过性升高,但仍<1.50g/L,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人类高位和低位隐睾患儿睾丸引带内肌肉组分与睾丸位置的关系。方法收集隐睾患儿术中废弃的睾丸引带,以麻醉下未降睾丸的位置位于内环口以上的腹腔型隐睾为高位组(n=11),已出内环口但未出外环口的腹股沟管型为低位组(n=62),分别进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其组织构成。结果 11例高位组患儿均未观察到引带内肌肉或肌肉样结构;62例低位组患儿中43例可观察到横纹肌结构,且排列较分散。人类高位隐睾引带组织HE染色主要表现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含较多成纤维细胞、少量小血管,未见横纹肌组织结构;低位隐睾引带HE染色,则表现为混合性组织,可见较疏松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少量血管和较多纤维,可观察到横纹肌。高位引带Masson染色可见其组织中结构较致密,含有大量胶原纤维成分和少量小血管;低位引带Masson染色可见疏松的胶原纤维成分、小血管、横纹肌结构。横纹肌特异性免疫荧光MY-32染色在高位组未观察到阳性信号,低位组中可见明显横纹肌结构。结论人类隐睾睾丸引带在高位与低位时其组织肌肉成分存在差异,高位隐睾睾丸引带未见肌肉成分,低位隐睾睾丸引带中存在横纹肌。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家兔肌注头孢硫脒和头孢硫脒盐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健康家兔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肌肉注射等摩尔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Matlab程序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判断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头孢硫脒和头孢硫脒盐的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0.106±0.034)和(0.075±0.019)mmol/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887±1.660)和(6.293±0.707)mmol.min/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9.697±1.753)和(10.758±3.196)min,血浆清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9.908±10.532)和(51.547±9.383)min。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吻合良好,所得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头孢硫脒与头孢硫脒盐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4%。结论头孢硫脒与头孢硫脒盐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儿童期起病的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OPCA),并复习文献,以获得对此病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漏诊。方法对1例7岁儿童因脑膜脑炎进行MRI检查而偶然发现其小脑及脑干萎缩的OPCA影像学改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病例不仅存在脑膜脑炎,而且具有双手精细动作欠佳、OPCA的MRI突出特点。结论MRI诊断OPCA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儿童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时应及时行MRI检查;许多疾病可出现OPCA情况,其可归为一种具有临床病理改变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综合征。  相似文献   
57.
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是肺癌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我科于1990~1997年收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75例,其中15例以肺外转移为首发症状,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2~71岁,平均56.2岁。其中脑转移6例,骨转移9例。9例经病理及细胞学确诊,脑转移以CK、脑电图显示占位性病变为准,摄片发现溶骨性破坏为骨转移。首先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为1天~14个月,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为3~30天。2结果2.1以肺外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发生率为8.57%(15/175)。2.2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6例。2例以偏瘫、神…  相似文献   
58.
59.
临床应用针麻进行手术,虽然有适应证广,安全度大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长处,但明显地存在镇痛不全的缺点。不少作者报导联合用药以提高针麻效果,因此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选择合理的增效药物。在针刺镇痛的研究中发现:电针镇痛时,脑内阿片肽释放增加,小剂量纳洛酮可以部分拮抗,提示阿片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联合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在理论上应该增  相似文献   
60.
198 6年 5月~ 1996年 5月 ,我院收治老年患者胆汁性腹膜炎 30例。本文旨在对其围手术期处理中诸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80岁 ,平均 69.5岁。其中胆囊坏疽、穿孔 2 5例 ,术后胆漏 5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30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 ,其方法主要是去除病因、彻底地腹腔清创术及置硅胶管引流。全部患者均治愈。2 讨  论2 .1 术前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通过体检 ,结合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必要时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此法简便易行 ,阳性率高 ,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