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毒素血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制备具有广泛交叉性和保护性的单克隆抗体是对抗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类脂A(lipidA)是内毒素的毒性中心,结构极为保守,因而制备抗li...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Y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不但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方法:用双黄连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法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细胞脱氧酶的活性,用Sandwich ELISA法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免疫细胞技术,检测NF-κB活性及胞浆内IκB含量。  相似文献   
24.
对pDJH2片段DNA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插入片段为1811个核苷酸;可读框2个:ORF1,1-565bp;ORF2(从最后一个密码倒算)1-662bp,计算机序列同源性或类似性匹配(alignment)表明,ORF1与ORF2的核苷酸类似性为49.36%;ORF1与L.kirschneri(L.alstoni)流感伤寒型omp核苷酸序列类似性为49.26%;ORF2与L.alstoni类似性为51.56%;ORF1与其它细菌(包括螺旋体)omp核苷酸序列对准比较,序列类似性均在43%以上。经查阅EMBLDNA序列数据库未见类似序列。作者认为pDJH2的1.9kb插入DNA片段(ORF1与ORF2)可能是具有保护作用的omp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25.
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外膜单克隆抗体凝集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Three McAb were produced against an outer envelope preparation from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Lai by fusion of SP2/0 myeloma cells with immune BALB/c mice spleen cells. The fusion rate was 96% and th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50%. One of the hybridomas, E4B11C9, reacted with 13 of the 13 serovars of the Icterohaemorrhagiae serogroup in 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 (MAT) but did not react with the 18 representative serovars of L. interrogans and L. biflexa serovar patoc and Leptonema illini. For all non-reactive serovars the MAT titres were greater than 1:25. The McAb, E4B7G5, reacted similarly with all serovars except smithi and tonkini. E4B7D4 reacted also similarly with all serovars except serovars birkini, ndambari, bogvere, smithi and tonkini. Therefore, 3 McAb showed serogroup specificity and partial serogroup specificity by agglutination. The agglutination titres were high and hybridomas were stable, so it might be useful in providing a simple, rapid metho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 isolates such as pathogenic L. interrogans in place of the complicated and time-consum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测中药复方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酯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抑制效应.方法 双黄连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观察双黄连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Sandwich ELISA法及定量免疫细胞技术,检测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LPS刺激后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κB)及核内NF-κB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较高浓度的双黄连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在LPS刺激下,胞浆内IκB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核内NF-κB p65含量显著增高;双黄连注射液预处理后能显著抑制IκB的降解及NF-κB的表达,在亚细胞生长抑制浓度条件下,其抑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可负相调节细菌LPS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黄芪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 line EVC-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增殖效应,具剂量依赖性,且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与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3例男性HAVD患者为HAVD组,以61名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振动接触组,以64名男性非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人群血浆中肌球蛋白轻链2(MLC2)、内皮素-1(ET-1)和黏着斑蛋白(VC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AVD的关联指标,以之构建新的多变量模型指标Y,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查判断HAVD的指标。结果 3组人群血浆中MLC2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HAVD组振动接触组对照组(P0.05)。HAVD组人群血浆中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振动接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群血浆中VC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工龄、吸烟、饮酒和自觉症状等混杂因素后,MLC2水平越高者,发生HAVD的风险越高(P0.05);ET-1水平越低者,发生HAVD的风险越高(P0.05)。采用MLC2、ET-1判断HAVD的ROC曲线下面积(A_Z)分别为0.820和0.524,采用以MLC2和ET-1构建的Y判断HAVD的A_Z为0.799;A_Z由高到低依次为MLC2YET-1(P0.01)。结论HAVD患者血浆中MLC2与ET-1水平均与HAVD有关联;MLC2作为生物标志物筛查HAVD的效果优于ET-1。未发现VCL与HAVD有关联。  相似文献   
29.
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黄芪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line ,ECV30 4 )共同培养后 ,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在黄芪注射液浓度为 3 .12 5mg时产生增殖效应 ,增殖率为 3 .10 % ;浓度为 12 5mg时 ,增殖率为12 . 10 % (P <0 .0 5 ) ;浓度为 5 0mg时 ,增殖率为 4 8 .31% (P <0 .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无细胞毒性 ,有显著的增殖效应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心肌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心肌损伤患者144例,其中心肌炎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86例;另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2 h、36 h、72 h、7 d时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值并记录分析.结果 AMI组入院时、12 h Mb、H-FABP水平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高峰均出现在12 h;心肌炎组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K-MB水平在入院时,12、36、72 h,AMI组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峰出现在36 h;cTnI、Hcy水平在入院时、12 h、36 h、72 h、7 d时AMI组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cTnI水平在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峰出现在36 h.CK-MB和Hcy水平在心肌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H-FABP和cTnI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且在心肌炎患者中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CK-MB和Hcy对心肌炎患者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