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联合变异在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病毒学突破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CR-序列测定法检测27例在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HBVDNA反弹和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区(YMDD)、BCP区(T1762/A1764)和PC区(G1896A)变异情况,同时在两组中各选取10例患者检测C区变异情况。结果在27例病毒学突破患者中检出有病毒基因变异的病人19例(70.4%),其中联合变异10例(37.0%),而在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有病毒基因变异的病人5例(26.3%),其中联合变异1例(5.3%)。结论与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相关的病毒基因变异可以是单基因变异或多基因联合变异。  相似文献   
102.
美国重症医学会于 2020 年2月发表《2020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南—ICU成人急性和慢加急肝衰竭管理》。该指南由25名多学科临床专家和方法学专家组成专家工作组,提出并确定对肝衰竭重症患者和临床意义重大的30个问题;采用委员会的持续证据评估流程,对新产生的临床循证证据进行审查、评估、讨论,最终就ICU急性或慢加急肝衰竭的管理给出了29条推荐意见(来自30个人群、干预、对照和预后方面的问题),涉及5组(心血管、血液、呼吸、肾脏、和内分泌)。其中包括6条强烈推荐意见,19条有条件的推荐意见,4条最佳实践声明,还有两种情形由于证据不足专家组未给出推荐意见。本文就此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应答不佳的处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入组患者为基线HBV DNA>6 lg拷贝/mL,使用ETV或TDF满48周的CHB初治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统计48周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48周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应答的因素;分层分析比较48周后不同年龄、性别、基线HBV DNA、ALT、一线用药种类、HBeAg状态情况下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的应答率。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48周治疗后85.5%(141/16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66.1%(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基因型PC区,BCP的突变位点.结果: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9例检出G1896A变异率高于对照组(33.33% vs 5.26%,P<0.05),4例检出C1856T变异(14.81%).治疗组4份治疗前标本未检出G1896A、C1856T和BCP变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G1896A)及BCP(A1762T G1764A)双变异的患者中B基因型的构成比增高,分别为75%和50%,C基因型的构成比下降,分别为25%和50%.其中在BCP(A1762T G1764A)变异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例HBV DNA反弹患者治疗前未检出有基因变异,治疗后有2例检出变异,BCP变异1例,BCP PC变异1例.27例HBV DNA反弹患者BCP变异4例,PC变异2例,BCP PC变异8例.结论:BCP(T1762/A1764)变异、PC区(G1896A)变异可能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反弹有关.病毒变异导致的HBV DNA反弹可以是单基因变异引起,也可以是多个基因联合变异引起,拉米夫定治疗后B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A1762T G1764A变异.  相似文献   
105.
患者女,50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5年,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1997年5月21日入院。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Ⅲ度。入院时心电图(附图上)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min。P波呈两种形态间歇出现。一种类似“二尖瓣P波”,频率略慢时出现;一种略高尖,频率略快时出现。P-R间期固定在0.28s,QRS时间延长至0.14s。QRS波群在Ⅱ、Ⅲ、aVF导联呈rS型,S_Ⅲ>S_Ⅱ。在Ⅰ、aVL及aVR导联呈qR型,R_(aVL)>R_(Ⅰ、aVR)。电轴左偏—85°,V_1导联呈有切迹R波,V_5导联有宽而深的S波,S波增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的相关性,探讨PD-1在慢性HBV感染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肝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以HE染色评判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和肝纤维化程度(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肝组织中PD-1的表达,以红色为阳性表达区域,每张切片在高倍镜下(400×)选取5个不连续视野进行图像采集,采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分析,以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表示PD-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D-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P0.001)、0.700(P0.00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G4级组间,PD-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S2期与S3期、S3期与S4期间P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纤维化分期之间PD-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组织内的PD-1表达水平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发生、进展呈正相关。测定PD-1的IOD值有助于辅助评判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可以作为评判肝炎病理情况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7.
8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华  江建宁  刘志红 《广西医学》2003,25(9):1638-1639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88例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肝穿刺病理活检,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临床诊断为急肝、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与病理诊断分级相符率分别为50%、93.7%,15.4%,422%及74.7%;与病理分期相符率分别为50%,93.7%,15.4%,61.5%及41%。病理分级与分期显相关。结论:按1995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临床分度中有关中度异常范围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 HBV、HCV单一或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在肝癌高发区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5 2例作为病例组 ,并选择相同乡镇、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年龄± 5岁、同性别的原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 - EL ISA法对研究对象血清中的 HBVDNA、HCVRNA及其 HCVRNA基因亚型I型、 型、 型、 型进行定性检测 ,并对两组的阳性率进行配对 χ2检验分析。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的 HBVDNA、HCVR-NA、HBVDNA+HCVRNA、HBVDNA+HCVRNA I型、HBVDNA+HCVRNA 型、HBVDNA+HCVRNA / 型、HB-VDNA +HCVRNA 型的阳性率分别为 78.8% (4 1 / 5 2 )、34.6 % (1 8/ 5 2 )、30 .8% (1 6 / 5 2 )、1 .9% (1 / 5 2 )、2 5 .0 % (1 3/ 5 2 )、1 .9%(1 / 5 2 )、1 .9% (1 / 5 2 )和 1 5 .4 % (8/ 5 2 )、7.7% (4 / 5 2 )、1 .9(1 / 5 2 )、0 .0 % (0 / 5 2 )、1 .9% (1 / 5 2 )、1 .9% (1 / 5 2 )、0 .0 % (0 / 5 2 ) ,其中HBVDNA、HCVRNA、HBVDNA+HCVRNA 型两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0 5 )。结论 :HBV、HCV、HBV和 HCV的重叠感染及复制 ,尤其是 HBV与 HCV基因亚型 型的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其中 HBV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了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中丙型肝炎病毒及其基因亚型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病人52例作为病例组,并以配对方法选择相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年龄±5岁、同性别、同乡镇原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对研究对象血清中HCVRNA及其HCVRNA基因亚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进行定性检测,并对两组的阳性率进行配对χ2检验分析.结果肝癌组和对照组的HCVRNA以及HCVRNA基因亚型Ⅰ型、Ⅱ型、Ⅱ/Ⅲ型、Ⅳ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4.6%(18/52)、1.9%(1/52)、28.8%(15/52)、1.9%(1/52)、1.9%(1/52)和7.7%(4/52)、0.0%(0/52)、5.8%(3/52)、1.9%(1/52)、0.0%(0/5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HCVRNA和HCVRNA基因亚型Ⅱ型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其它HCVRNA基因亚型间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除了HBV的感染及复制外,HCV及其基因亚型Ⅱ型的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高发区中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肝组织免疫组化病人104例远期随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不同免疫组化与远期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前瞻性方法随访 6~ 8年前经肝穿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诊断的 132例肝病住院患者远期转归与肝组织免疫组化的关系。内容包括症状、体征、肝功能、HBVM、肝脾B超等指标。结果 随访到 10 4例中有 4例已死于肝硬化 ,病死率为 3 85 % ;存活 10 0例中 2例 (2 0 0 % )B超显示典型肝硬化改变 ,16例 (16 0 % )B超显示早期肝硬化改变 ,2 6例 (2 6 % )B超显示肝表面欠光滑 ,肝内实质呈弥漫性改变。肝组织HBsAg、HBcAg阳性者 ,ALT较易波动。结论 肝组织中HBsAg、HBcAg阳性者病情易波动 ,对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