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 查明某镇卫生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霍乱病例疫情规模、调查传染来源、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制定统一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食用菜品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共24人感染,其中10人发病,均参加了2009年7月14日一次午餐聚会,未参加者未发病.对参加14日午餐的265名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蒸甲鱼和花生米为危险因素,RR=3.6(95%CI:1.1~12)和RR=3.1(95%CI:1.2~8.0).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甲鱼宰杀与花生米共用盛装器具,甲鱼蒸煮时间45 min,花生米室温下存放超过16 h,甲鱼未熟及交叉污染花生米的可能性极大.结论 该起疫情为聚餐中食品受O139霍乱弧菌污染所致,传染源为体内带菌的甲鱼,传播途径为甲鱼蒸煮未熟透,且制作过程中污染了花生米,经食用后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霍乱防控工作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霍乱防控措施的成本效益,为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既往霍乱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近年来的防控经费投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结合四川省近年来霍乱防控取得的成效,对四川省近年来霍乱防控的投入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2年四川省霍乱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为3273.80万元,2003-2008年平均每年损失339.06万元,2003年以来平均每年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2934.74万元,而四川省2003-2008年平均每年投入的霍乱防控经费为68.5万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42.84。结论四川省采取的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控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四川省地震灾区18个对口支援县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Flu/vac)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报告和现场调查的Flu/vac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止2008—12—12,18个对口支援县共报告接种Flu/vac1714682人,报告接种率为97.78%。现场快速调查应种Flu/vac1619人,实种1583人,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7.78%。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结论此次Flu/vac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4.
2006年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哨点医院(成都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成都市儿童医院2006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106例的粪便标本,按国家监测方案统一制定的个案表进行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成都市儿童医院2006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106例的粪便标本中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RV)48.11%,星状病毒(Astv)7.14%,肠道腺病毒(AdV)3.57%,杯状病毒(HuCV)0,RV毒株G血清型分型结果为G3(32%),依次是G1(28%),G2(20%),G1+G3仅有1例(4%)。P基因分型结果为P4(75%),P8(15%),P10(5%),未分型(5%)。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RV仍是主要病原,其次为Astv,Adv。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四川省噬菌体6型霍乱的流行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998—2001年省噬菌体6型霍乱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专题调查、实验室检验鉴定结果以及各地霍乱防治工作总结等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和实验室结果分析。结果1998—2008四川省出现首例噬菌体6型霍乱病例,1998—2001年累计报告6b型霍乱2239例,死亡100例。6b型霍乱年平均发病率为0.66/10万,病死率为4.47%。疫情波及全省5个市(州)的20个县(区)。分子生物学试验:噬茵体分型6型菌株与同期流行的1型菌株完全一致,具有流行株的分子特征。结论噬菌体6型霍乱菌株具有引起霍乱流行的能力,且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6.
1997-2008年四川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四川省1997-2008年鼠疫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做好鼠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 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1997-2008年鼠疫监测工作总结资料.结果 四川省疫源地面积从1997年的21 000 km2增加到2007-2008年的25 545 km2,染疫动物从1997年的2种增加到2007年的9种及蚤类3种,检出鼠疫杆菌144株,鼠疫F1抗体阳性211份.结论 鼠疫疫源面积逐渐扩大,染疫动物逐渐增加,提示应高度关注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7.
2007-2009年四川省旱獭鼠疫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7-2009年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调查发现:每个年度均发生喜马拉雅旱獭动物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3种,包括喜马拉雅旱獭、牧犬和藏系绵羊;分离鼠疫菌25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9份、旱獭血清最高滴度1∶1024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28份、旱獭最高滴度1∶409600;发现蚤类4科10属11种,主要传播媒介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结论喜马拉雅旱獭动物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四川省狂犬病病例特征。方法收集四川省2007和2008年报告的480例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用Excel、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为1.78:1;农民占72.5%;伤人动物犬占97.3%,猫占2.7%,流浪动物伤人占49.4%,其中犬伤人病例中主动袭击占66.6%;共有54例病例有冲洗、消毒及注射疫苗,但依然发病。伤口未处理47.9%,自行处理32.7%,医疗机构处理19.4%,头面部暴露由医疗机构处理为48.1%;病例注射过疫苗的占16.25%,手臂和头面部暴露的注射疫苗率分别为66.7%和50.0%;16.3%的病例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发病。结论四川省狂犬病病例仍以男性农民为主,伤口规范处理率低;注射疫苗后发病占一定比例。今后四川省狂犬病防治工作重点应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规范伤口处理率,提高疫苗、免疫球蛋白注射率,控制流浪犬,同时对免疫失败者进行分析,探讨注射疫苗仍然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追溯霍乱传染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 2 0 0 4年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与常规监测的外环境和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追溯传染源 ,为预测疫情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O139群霍乱弧菌编码脂多糖 (LPS)特异性基因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复核菌株 ,霍乱毒素 (CT)基因引物PCR检测霍乱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进行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  2 5株受试菌株LPS基因 2对引物PCR结果均为阳性。所有 6株河水中分离的菌株均为CT基因阴性 ,其余均具有CT基因。 2 4株菌PFGE可分为 13个型。结论 LPS基因PCR检测结果从分子水平证实受试菌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河水中分离的 6株菌是非产毒株 ,其余菌株均具有致病性。环境水分离的O139群非产毒株之间以及产毒株与非产毒株之间遗传相关性较远。产毒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四川省从甲鱼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同期流行的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带型一致 ,在国内首次以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提示甲鱼可能是四川省近年霍乱疫情主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0.
流脑通常由A、B、C、Y或W_(135)群脑炎双球菌引起,目前已研制出A、C、Y和W_(135)群四价多糖菌苗,但是,B群多糖作为菌苗还缺乏足够的免疫原性,这可能是由于多糖与人体自身抗原(如脑髓甘油蛋白和类脂化合物)之间发生免疫交叉反应所致。外膜蛋白作为预防B群流脑流行的菌苗很可能是一种适宜的抗原,为了证实哪些外膜蛋白能作为今后菌苗的成份,必须了解血清型以及亚型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