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在小规模蛋白纯化系统AKTA prime上建立制各级纯化抗CD20(Fab')2:的方法.方法 将通过高渗溶液提取的周质腔蛋白抗CD20(Fab')2依次经过离子柱、疏水柱和亲和柱纯化,采用蛋白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其分离效果及纯度,同时测定其与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 在该纯化条件下一次可获得8 mg纯度为96.678%的抗CD20(Fab')2,其与CD20 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与采用亲和柱联合分子筛柱得到的抗体活性基本一致.结论 三步法制备级纯化抗CD20(Fab')2操作简单,能获得制备级高纯度抗 CD20(Fab')2.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探讨DAPT(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 ester)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凋亡、分化及扩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DAPT1μmol/L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18、p21、p27、CDK1、CDK2、CDK4、CDK6 mRNA表达水平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mcl-1、Bax、Bim、p53、Puma mRNA表达量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APT作用前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及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用单细胞培养检测DAPT作用前后单个HSC分化的变化;用长周期培养实验检测DAPT作用前后HSC扩增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Lin-c-kit+Sca-1+表型细胞经DAPT处理5 d后,小鼠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1、CDK2、CDK4、CDK6及p27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01),p18和p2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P<0.001);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p53、Pum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01),Bim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Mcl-1的表达量无差异。加DAPT处理5 d后,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G0期的细胞减少,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5),处于S、G2、M期的细胞数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表型细胞和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细胞凋亡增多(P<0.05)。单细胞培养10 d实验显示,每板形成的克隆数、每孔平均细胞数的变化及DAPT对单个造血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PT处理3 d后,小鼠骨髓细胞中HSC的扩增能力下降。结论:DAPT可加速小鼠骨髓细胞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耗竭,促进小鼠骨髓细胞Lin-c-kit+Sca-1+及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凋亡,降低小鼠骨髓细胞中HSC的扩增能力,但对单个CD34-Lin-c-kit+Sca-1+表型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感冒清热口服液的工艺。方法:对处方中的挥发性成分荆芥穗、薄荷、紫苏叶进行了挥发油提取条件的研究。以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三因素,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提油后的三味药材同防风等其它八味药的混煎工艺进行筛选,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混煎工艺中的浓缩密度,配剂前加入矫味剂蔗糖的浓度,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用量以及处方中防腐剂山梨酸钾的用量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论:依据原部颁标准项下的感冒清热口服液处方,并参照药典中感冒清热颗粒项下的制法研究出了感冒清热口服液的工艺。  相似文献   
24.
何杏  江培  王金宏 《黑龙江医药》2013,26(2):169-171
目的:从大黄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黄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硫酸-苯酚显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为490nm.结果:大黄中多糖含量为6.54%,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8%,RSD =0.73% (n =6).结论:实验建立的提取工艺简便可行,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25.
江培  何杏  王金宏 《黑龙江医药》2013,26(2):166-169
目的:以豆科植物槐的花蕾槐米为原料,提取多糖.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提取多糖,考查提取纯化条件,确定提取工艺.对提取的多糖进行定性和解析.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制备标准曲线并进行效能指标认证.结果:测得槐米中多糖含量为0.092mg/mg(多糖/原药材).结论:本研究结果在评价槐米内在质量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6.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共53个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病灶弹性成像情况,病灶按良恶性分为A组(28个,良性),B组(25个,恶性),观察弹性图特征并评分,测量病灶灰阶面积(GA)、弹性成像面积(EA),计算EA/GA比值,并进行对照。结果:弹性图上多数良性病灶的边界不及恶性病灶清晰;弹性成像评分在A、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EA/GA比值高于A组(P<0.01);较大的恶性病灶EA/GA比值大于较小的恶性病灶(P<0.01)。结论:弹性成像评分及其图像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对白血病细胞共刺激分子B7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双功能抗体antiCD3/antiPgp介导T细胞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细胞经AraC刺激不同时间后B71、B72分子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B71mRNA、B72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经AraC刺激的K562和K562/A02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CytoTox 96非放射性细胞毒性分析检测AraC联合antiCD3/anti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K562和K562/A02靶细胞的影响。结果:经AraC刺激的K562和K562/A02细胞B71、B72分子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TT结果显示,经AraC刺激的K562和K562/A02细胞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AraC联合antiCD3/antiPgp双功能抗体在0.39∶1~25∶1效靶比范围内,随着效靶比的升高,介导T淋巴细胞对K562和K562/A02细胞的杀伤率随之提高,对高表达Pgp的耐药K562/A02细胞尤为明显。结论:AraC可上调白血病细胞B7分子的表达,从而增强antiCD3/antiPgp双功能抗体介导的T细胞对靶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应用HPLC法测定感冒软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美国戴安公司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0.1%醋酸(30: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5μL。结果:葛根素在0.2-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92235x+26939,r=0.9978;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为1.82%(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体外稳定培养单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实验方法,在未来筛选可以促进HSC体外扩增的化合物。方法通过配制HSCs体外培养液并结合流式分选技术,我们建立了一种在体外不需要基质细胞支持的,稳定的,高通量培养单个HSC形成一个血细胞集落的实验方法。结果只需培养10~14 d即可观察到化合物对HSC的作用,并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替代人工计数血细胞分化情况,进一步节省人力,具有客观、重复性强的特点,满足了高通量筛选药物的要求,为后续的研究和化合物筛选工作打下基础。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使用BIO(一种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进而可以促进HSC自我更新的化合物)时,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该实验方法在有关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我院住院肾内科病案抽查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肾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肾内科2010年12月份~2011年4月份归档病历3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药品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0份病案中有20份病案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66.67%,抗菌药物品种达13种,主要是头孢菌素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10种、喹诺酮类1种、青霉素类1种、大环内酯类1种;用药过程中,单用占80%、二联占15%、三联占5%;DDDs排序前3位的是头孢美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所用的抗菌药物除克拉霉素、头孢呋辛DUI>1外,其余均DUI≤1。结论:我院住院肾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