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21.
保存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保存植物神经的肿瘤根治术对排尿和性机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病情实施不同保存植物性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188例:Dukes A期98例,完全保存神经;B期78例,保存一侧或两侧神经;C期12例,只保存S3、4神经。结果 术后自行排尿时间平均为:A期8.5d,B期9.0d,C期16.8d。保存勃起和射精机能者:Dukes A期分别是96.9%和100%;B期是47.4%和50%;C期均为0。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者占12.8%(24/188),其中Dukes A、B、C期分别为4.1%、20.5%和33.3%。5年生存率Dukes A、B、C期分别是77.6%、52.6%、33.3%。结论 保存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和减少5年生存率的同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现状、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年至 2020 年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中心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 2 241 例,术后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 55 例, 对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 手术发生率为 2.45%,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瘘(45.46%)、肠梗阻(40.00%),其余原因包括出血(5.45%)、感染(5.45%)、切口裂开(1.82%)和腹腔引流管嵌顿(1.8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 = 4.608 ;95% CI = 2.116 ~ 10.035)、合并心脑血管疾病(OR = 11.769; 95% CI = 6.106 ~ 22.684)、低蛋白血症(OR = 2.312; 95%CI = 1.121 ~ 4.768)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OR = 1.907; 95% CI = 1.005 ~ 3.619)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拟合良好,ROC 下面积为 0.781。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为吻合口瘘和肠梗阻,对男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低蛋白血症及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应注意加强防范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帮助识别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3.
左侧梗阻性大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锦  刘宝善  左明  刘超  徐林 《四川医学》2004,25(4):383-384
目的 探讨左侧梗阻性大肠癌Ⅰ期切除吻合的技术 ,适应征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左侧梗阻性大肠癌 ,实施Ⅰ期切除吻合术 75例 ;实施Ⅱ期或Ⅲ期手术治疗 79例作对照。结果 Ⅰ期切除吻合组切口感染 8例 ( 10 8% ) ,切口裂开 5例 ( 6 8% ) ,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 2例 ( 2 7% ) ,吻合口瘘 3例 ( 4 % ) ,并发症为 2 1 6% ;Ⅱ或Ⅲ期手术组切口感染2 3例 ( 2 9 1% ) ,切口裂开 16例 ( 2 0 3 % ) ,并发症为 49 4(P <0 0 5 )。 3、5年生存率 ,Ⅰ期切除吻合组为 84%和 40 1% ;Ⅱ或Ⅲ期手术组为 3 0 2 %和 9 2 % (P <0 0 5 )。结论 左侧梗阻性大肠癌 ,Ⅱ、Ⅲ期手术不但使病人受多次手术之苦 ,延长了治疗时间 ,还会增加并发症和降低生存率 ,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术  相似文献   
24.
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上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察,发现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杂种犬9只,体重7.5~12.okg。用硫喷妥钠25也g/kg体重作静脉麻醉。左腹股沟作切口显露股静脉,供反复穿刺取血用。术前右肘静脉穿刺输入5%GNS(50Oml),至术后输完为止。经上腹正中切口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PLT)计数与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 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CRC病例486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术前血小板计数与肿瘤部位、T分期和M分期有关(均P<0.05)。不同术前血小板水平间的生存曲线在CRC患者及直肠癌患者 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结肠癌患者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 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814,95% CI:1.056~3.115);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直肠癌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2.718,95% CI:1.132~6.526),但在结肠癌患者中未发现此关系(RR=1.396,95% CI:0.705~2.765)。 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它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关其与结肠癌患 者的预后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癌的"保肛"术式,目前流行的有保存一定长度直肠的Dixon手术(前切除术)、全直肠切除的Parks手术(结肠-肛管吻合术)、切除内括约肌的改良Bacon手术(结肠-肛门括约肌间沟部位皮肤吻合术).笔者认为,保肛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排便功能和避免发生排便闲难,应首选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AR).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和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包括肝、肺同时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1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其中同时性肺转移22例,异时性肺转移24例)和9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生存情况,分析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单纯性结直肠癌肺/肝转移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46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58(6~104)个月,5年生存率为478%;其中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化疗组(P<001)。9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2(3~38)个月,3年生存率为333%,5年生存率为0%;其中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非手术及非局部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低于异时性肺转移。对于严格挑选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或肺转移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浸润型直肠癌合理的根治性切除范围与术后效果。方法 对未发现肝脏及其他远处转移的浸润型直肠癌 ,在实施标准性根治术 315例 (简称单一手术组 )的基础上 ,又按Dukes’A、B、C不同分期分别实施缩小性根治术 (D2 ) 116例 ;标准性根治术 (D3) 4 6 0例 ;扩大性根治术 (D4 ) 199例 (称分期手术组 )。结果 排尿机能障碍单一手术组 2 76例 ,占 78% ;分期手术组 5 75例 ,占 6 0 1% (P <0 0 5 )。性机能障碍 (仅统计男性 )单一手术组 174例 ,占 83% (174 2 10 ) ;分期手术组 383例 ,占 76 3% (383 5 6 2 ) (P <0 0 5 )。复发率单一手术组为 4 4 8% ;分期手术组为 4 5 5 % (P >0 0 5 )。 5年生存率单一手术组为 5 5 9% ;分期手术组为 5 4 3% (P >0 0 5 )。结论 单一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复发率和 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意义 ,术后生存质量分期手术组优于单一手术组  相似文献   
29.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机能保存术三类。诚然扩大清扫的范围,能提高癌的根治性效果,但是,为了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能保存机能的早期癌、及其某些分化良好或远离神经的癌,就不应损伤盆腔内的植物性神经,以保存术后的排尿和性机能。我院于87年元月至今,已对25例男性直肠癌病人,实施了保存植物性神经的手术,现就手术方法,病例选择,术后效果等诸方面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两社区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科学制订该地区和类似地区癌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方便抽样对凉山两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77人,平均得分47.52(满分为100分),癌防知识总知晓率为48.0%,经性别标化后为47.3%。“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根治约1/3的癌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约1/3癌症的发生”两题正确率最高,均为91.5%;“癌症只会在中老年人群发生”“癌症不会传染”两题正确率次高,分别为85.9%和80.8%;“我国筛查覆盖面较广的癌症包括哪些”“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哪些”两题正确率最低,分别为5.6%和8.5%;“癌症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哪些因素可导致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两题的知晓率次低,分别为16.9%和18.6%。18~39年龄组癌症防治知识得分高于40~59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凉山两社区居民癌防知识知晓率低于四川省其他地区,40~59岁组人群是重点人群。鉴于该地区经济、卫生的脆弱性,应把其作为国、省癌防的重点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制定中长期多方式宣传计划;针对薄弱环节改进宣传内容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