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甲状腺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喉返神经 (RLN)损伤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 2 2 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主要分析RLN损伤与组织病理、术式、RLN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的关系。结果 RLN损伤率为 5 .3 % ,其中永久性损伤率为0 .88% ,与组织病理程度明显有关 (P <0 .0 1 ) ,亦与术式有关 (P <0 .0 5) ,还与RLN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有关 (P <0 .0 5)。结论 术中明确找到RLN并加以保护 ,将会降低RLN损伤率  相似文献   
52.
以我院 1980— 1990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 98例为对照组 ,1991— 1999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 10 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两组均以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降血糖 ,抗生素抗感染作为基础治疗 ;对照组除以上全身用药基础治疗外 ,创面以一般消毒剂消毒 ,除胰岛素、抗生素外不放其他药物。观察组除以上基础治疗外 ,加用潘生丁、阿斯匹林、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等西药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等或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中药行抗凝扩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与血管功能 ;补充维生素 ;应用高压氧 (HBO)、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肠梗阻患者的64排螺旋CT的影像表现,与最终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肠梗阻的64排螺旋CT病因诊断与肠梗阻的临床病因诊断具有较好一致程度,Kappa=0.93。结论 64排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收治的1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进行分组,分析患者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个月时114例患者中共计有46例患者发生股骨颈短缩,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为40.35%...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和正常胰腺组织放射损伤处理。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浸润性胰腺癌27例,根据治疗计划实施^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比较分析了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临床受益反应及其影响因素;24只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正常胰腺、肠系膜血管边缘植入^125I放射粒子,植入后第40天及第80天分别处死,取粒子植入处直径1cm范围内胰腺组织和部分肠系膜血管,HE染色评定胰腺组织及肠系膜血管慢性放射性损伤情况。结果(1)本组病例中,CR2例(8%);PR8例(32%):SD12例(48%);PD3例(12%):有效率40%疼痛缓解率为92%。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1%、29%和7%,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1.2个月。肿瘤体积大、植入粒子总活度高、术后未追加局部放疗显示术后生存率降低。本组2例(7.4%)发生术后胰腺炎,其中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2)家兔胰腺慢性放射损伤呈逐渐恢复趋势。血管内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性改变出现较晚,肌层变性及肌紊乱有明显修复。结论^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较少的姑息治疗方法,其胰腺并发症能够预防。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的干眼和睡眠障碍的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对调查人群完成干眼症调查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分级及泪液分泌试验等检查,对其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场社区615名老年人中,干眼患病率为37.4%,睡眠障碍患病率为68.5%,同时患有干眼和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有114人,共病患病率为12.5%。结论老年人干眼和睡眠障碍多同时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临床有肠梗阻症状病例64-MSCT表现。扫描采用64-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成像方式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多方法重建。结果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0.6%。手术病例结果与64-MSCT表现相符。主要包括大肠肿瘤,肠粘连性梗阻等。结论 64-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病因的诊断及提示肠缺血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PARγ1)基因高表达对游离脂肪酸(FFA)介导的胰岛βTC3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克隆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PPARγ1,并在βTC3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用半定量RTPCR对其表达进行鉴定。之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比较细胞暴露于较高水平FFA48h后的细胞活力。结果克隆出中国昆明小鼠PPARγ1全长基因,其cDNA序列与Genbank的PPARγ1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仅编码第421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由AAU变成了AAC。经鉴定PPARγ1基因有效地在βTC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野生型βTC3细胞暴露于较高水平FFA48h后细胞活力下降(P<0.01),且FFA浓度越高细胞活力下降越明显(r=-0.962,P<0.01);而PPARγ1高表达βTC3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PPARγ1高表达可保护胰岛βTC3细胞免于FFA介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对45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诺和锐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和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 结果 诺和锐强化治疗后,FP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结论 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