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鼠原性内皮抑素(Es)联合小剂量阿霉素治疗裸鼠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DFG—ESDNA,建立乳腺癌裸鼠模型,将肿瘤生长均匀的裸鼠分成对照组、ES组、小剂量阿霉素组、ES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治疗组。分别于肿瘤对侧背部皮下注射1X10^6(0.1mL)转染ES的人成纤维细胞,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mg/kg。每周测量1次肿瘤大小,根据V=0.52×L2XW计算体积。结果:ES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ES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与小剂量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其抗乳腺癌生长的疗效,为今后探索乳腺癌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癌、17例癌旁组织和12例良性病变肝组织中STAT3与Bcl-xL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52例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表达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STAT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9.23%(36/52)、52.94%(9/17)和25.00%(3/12);Bcl-xL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38%(34/52)、41.18%(7/17)和16.67%(2/12).STAT3表达阳性的肝癌组织的平均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STAT3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STAT3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30具尸体60侧股外侧皮神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描述了60侧股外侧皮神经的行程和分支,测量了股外侧皮神经与骼前上棘的距离,穿出间筋膜的位置和股外侧皮神经的宽度,为股外侧皮神经做为神经移植体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膝交叉韧带重建术,从康复训练光盘制作思路、内容构架、脚本制作和制作关键等方面介绍了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训练光盘的制作过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低温冲洗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渗出、颈部肿胀、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8-12℃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创面。对照组不冲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低温冲洗可有效控制或减轻腔镜手术后渗液渗血、组织肿胀和伤口疼痛。  相似文献   
18.
计算古典概率的若干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古典概率计算这个概率论学科教学中碰到的首个重点与难点,提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若干简化方法。将古典概率的计算明确分解为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根据欲求概率的事件A的本质特征选取适当的样本空间Ω,使它满足"有限、等可能"且AΩ;第二步是计算Ω与A所包含的样本点数nΩ与mA,强调应当重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Rh2对Lo Vo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用于研究抑制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功能作用的Rh2浓度和作用时间。设置空白对照组及Rh2实验组(5、10、20、40、60μmol/L),通过划痕试验,对Lo Vo细胞划痕加药处理24 h后,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转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Rh2对CD4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0~40μmol/L Rh2处理Lo Vo细胞24 h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随Rh2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Rh2对Lo Vo细胞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划痕试验和Transwell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增加,其对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增强,20μmol/L以上浓度的Rh2处理Lo Vo细胞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的升高,CD44、MMP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定位方法在气胸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气胸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支气管气囊测压法(position by bronchial cuff pressure,PP)组、传统听诊法(position by stethoscopy,PS)组和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position by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PF)组,分别使用PP法、PS法和PF法对DLT进行定位。另选择非气胸胸科手术患者48例为非气胸(non pneumothorax,NP)组,使用传统听诊法定位。比较各组位置准确率、定位耗时和插管并发症。结果 PP组位置准确率高于PS组,PF组位置准确率高于PS组和NP组(P<0.05)。PS组、PF组和NP组定位耗时长于PP组,PS组和PF组定位耗时长于NP组(P<0.05)。4组气管隆突和支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咽痛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胸可能会降低PS法的定位成功率并增加定位耗时,左支气管PP法比PF法或PS法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