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男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98名无骨折史上海市男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饮酒史、吸烟史、合并其他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史,腰椎1-4(L1-4)、左侧股骨颈、总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中国模式计算个体10年骨折发生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标准的个体。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5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段10年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分析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4组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将受试者按体重分为4组:消瘦组(体重指数,BMI18.5 kg/m2),正常组(18.5≤BMI24 kg/m2),超重组(24≤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骨量减少比例。结果仅3名受试者达到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高危患者标准。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为0.53±0.4(0~4.0);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为1.62±0.76(0.4~5.4)。10年髋部骨折发生概率在40~69岁期间随年龄增长升高,其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及按体重分组组间骨量减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RAX中国模式运算结果可能低估上海男性10年骨折发生概率,尤其是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FRAX中国模式对男性骨折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治疗高峰时段护理流程再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针对普外科的6个病区,选取不同病区不同层次护士60名对治疗高峰时段护理流程再造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住院超过3d的患者或家属63人,对治疗高峰时段护理流程再造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再造后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7% (52/60)上升到98.3% (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5,P=0.023).再造后护士的满意度由原来70.0% (42/60)上升到100.0% (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5,P=0.006).护理质量反馈由原来的91.5分上升到98.5分.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原来68.3%(41/60)上升到98.3% (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6,P=0.038).结论 在治疗高峰时段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保证了护理医疗安全,实现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护士满意度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网和电生理检查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旨在为临床长RP。心动过速鉴别提供帮助。方法1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动过速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RP’〉P’R,P。在Ⅱ、Ⅲ、aVF导联倒置,RP’间期为350±25ms,心率为1664-30bpm。11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室房逆传跳跃现象。心房程序刺激无明显跳跃现象,11例均可由心房StS: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发作,且容易诱发,容易终止。心动过速发作时,5例CS9.10A波最早,6例HiS的A波最早,其中1例静推ATP心动过速终止。11例患者中9例经房室结改良消融传统慢径获得成功,2例在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再发作心动过速。结论长RP’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如能排除慢旁道和房速,应考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大学生集体宿舍住宿、集体食堂就餐的人数众多,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散发、暴发乃至流行[2].应积极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锌指蛋白217表达与卵巢癌组织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ZNF217)的表达与卵巢癌组织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新鲜卵巢癌手术标本60例.将卵巢癌组织制成癌细胞悬液,ATP法检测顺铂化疗敏感性;将卵巢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用于ZNF21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ATP法检测顺铂化疗敏感性显示,在60例卵巢癌组织中,对顺铂耐药、部分敏感和高度敏感的例数分别为14、29和17例.耐药、部分敏感和高度敏感的卵巢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ZNF217蛋白的表达,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1,P=0.010),而且ZNF217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顺铂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r=-0.394,P=0.002).结论 卵巢癌组织ZNF217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其顺铂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6.
林虹  于志峰  陈红昊  王志凌  李育红  武学润 《中草药》2018,49(22):5373-5377
目的探讨甜梦口服液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接诊的90例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维持原有利培酮剂量不变,治疗组联合使用甜梦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桡骨骨密度、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血清PRL水平为(80.64±35.12)ng/m L,低于对照组[(145.46±45.73)ng/mL],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TESS评分、CGI评分分别为(2.64±1.25)分、(1.54±0.47)分,对照组TESS评分、CGI评分分别为(4.27±3.16)分、(2.39±0.66)分,治疗组TESS评分、C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桡骨骨密度为(-0.27±1.46)SD高于对照组的(-0.95±0.86)SD,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电图以及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甜梦口服液可以改善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有效降低血清PRL水平,提高桡骨骨密度,改善月经不调和溢乳情况,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2 662名20岁以上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MS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了解MS的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结果:MS标化患病率为13.63%,男性患病率明显大于女性(20.59%比9.11%,P<0.01)。且MS中各组分的患病率男性都显著大于女性(P<0.01)。M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增长而增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血糖、三酰甘油、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年龄、血尿酸和血总胆固醇含量均为MS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MS患病率达13.63%,肥胖是MS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PVC)性质与伴随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7年8月-2007年8月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DCG)筛查的4936例PVC的心电图资料及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偶发PVC 2444例(49.51%),频发PVC1 249例(25.30%),高危PVC 1243例(25.19%).引起PVC的病因:功能性PVC 2 364例(47.89%),冠心痛1597例(32.35%),高血压病653例(13.23%),心肌炎206例(4.18%),心肌病116例(2.35%).结论:PVC的数量多少与其严重程度及危害性不一定成正比,而与基础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59.
针灸为主治疗焦虑症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60.
介绍工作疏离感的概念,护士工作疏离感的评估工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从个体层面、组织和工作层面、社会层面系统综述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与离职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