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抗肿瘤核糖核酸酶Onconase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nconase是第一个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的核糖核酸酶药物,用于治疗恶性间皮瘤。属于RNase A超家族,RNase活性低,细胞毒性强,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具显著杀伤作用;同时具有抗病毒活性,尤其是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功能是今后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此文综述了Onconase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包括Onconase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机制,药物开发进展、毒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有效性及hNSCs在EAE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从自然流产的孕9~15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10、15、21天经侧脑室注射移植未分化的hNSCs入大鼠体内,观察hNSCs对EAE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NSCs在EAE大鼠脑内存活、迁徙、分化的状况。结果:从人胎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hNSCs移植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Brdu、nestin、NSE、GFAP、CNPase染色阳性细胞,CNPase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hNSCs移植组大鼠自免疫后30天起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0、30天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hNSCs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受炎症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hNSCs移植能有效改善EAE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病灶数目。  相似文献   
13.
荨麻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梦月  李外  李晓波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4):1853-1855
 目的 研究荨麻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水溶性化学成分 进行分离;运用UV,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荨麻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硝酸钾(potassi- um nitrate,Ⅰ)、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Ⅱ)、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7-O-β-D-glucopyranoside,Ⅲ)、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Ⅳ)、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β-rutinoside,Ⅴ)、3,5-二 咖啡酰奎宁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Ⅵ)、芦丁(rutin,Ⅶ)。结论 化合物Ⅱ-Ⅶ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得,其中Ⅳ,Ⅴ为首 次从荨麻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其免疫活性.方法: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酸酶(RNase)保护试验观察壳聚糖对包裹的iRNA的保护作用;白细胞黏附抑制(LAI)试验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免疫活性.结果:壳聚糖与i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iRNA未被RNase的降解,白细胞黏附抑制率增高.结论: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5.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病后未彻底治疗而致,属于中医“慢乳蛾”、“石蛾”范畴。常规扁桃体剥离术和挤切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直至20世纪末均被作为标准的扁桃体切除术来应用。而电外科切除术一经问世即得到广泛支持,因为它可同时实现切割和止血。作者自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比较电刀凝切法与常规剥离法在儿童扁桃体手术中的优缺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双对吻挤压(DK crush)和经典挤压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311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DK crush组(n=155)和经典挤压组(n=156),随访时间8个月.一级及二级终点分别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和血管直径再狭窄及晚期丢失.结果 DK crush组糖尿病患者较多.经典挤压组及DKcrush组最终对吻扩张(FKBI)成功率分别为76%和100%(P<0.001).DK crush术式的不足包括造影剂用量大(P=0.04)、球囊数量多(P<0.01)、手术时间长(P<0.001),但是对吻扩张不满意率显著减少(27.6%比6.3%,P<0.01).临床随访率为100%,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为82%.经典挤压组累计再狭窄率为32.3%,而DK crush组为20.3%(P=0.01),经典挤压组分支血管再狭窄率高(24.4%比12.3%,P=0.01),而两组间主干血管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的累计MACE发生率为24.4%(FKBI失败组为35.9%,FKBI成功组为19.7%),显著高于DK crush组(11.4%,P=0.02).经典挤压组血栓栓塞率为3.2%(FKBI失败组为5.1%,FKBI成功组为1.7%),而DK crush组为1.3%(P>0.05).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无靶病变血运重建生存率为75.4%(FKBI失败组为71.2%,FKBI成功组为77.6%),而DK crush组为89.5%(P=0.002).结论 DK crush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扬州市琼花观社区55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逐步尝试与大型综合性医院联网,并且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分析个人健康档案,明确本社区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状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未病意识,有利于加强慢性病的防治。通过制定完整的双向转诊流程及规范,建立社区-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模式,将有效分流患者,缓解大中型医院医疗压力,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高社区医生对慢性病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对有序管理社区老年慢性病,降低病死率,控制致残率有一定的作用。课题通过研究扬州市慢性病的医保报销政策,并到社区医院实地观察,发现现有医保政策存在支付范围有限、报销制度单一、取药数量有限等不足,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慢性病医保费用的报销制度,指导并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费用,使医疗保险更加倾向于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RT-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NCBI发表的TMEV GD VII株(GI:62039)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RT-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脑腔接种方式感染9只BALB/c小鼠,感染后第6天采集动物的脑、心、肝、脾、肺、肾、盲肠内容物和血清等样本,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以GD VII RNA为模板,建立的RT-PCR方法能够扩增出约371bp的单一目的条带,敏感性验证显示能够检测到的最低GD VII cDNA量为0.69pg/μL;以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小鼠诺如病毒及正常小鼠脑组织为对照进行方法特异性验证,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脑腔接种感染小鼠,所有小鼠在接种第3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后肢麻痹等症状,其中2只小鼠于第5天死亡;采集心、肝、脾、肺、肾、脑、盲肠内容物及血清等样本进行检测,所有小鼠的脑组织均检测到GD VII RNA,而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对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TMEV GDVII株RT-PCR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小鼠组织中的病毒感染,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的精神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6-OHDA分别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从行为学角度(旋转实验),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6-OHDA制备的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活性氧物质(ROS)以及检测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1动物模型:PD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增加(平均316 r/30 min),与空白组(0 r/30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姜黄素预处理后,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206 r/30 min),与PD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模型:姜黄素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阻断由6-OHDA所导致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下降,抑制细胞内ROS水平;也可以通过抗凋亡的作用减轻Caspase-3的活化。结论姜黄素对6-OHDA制备的PD大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机制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蛙皮素对人永生细胞系 (GES 1)生长的调节和作用机制。方法 ①分子水平观察GES 1细胞胃泌素释放肽 (GRP)受体mRNA的表达。②利用受体化学交联和细胞膜组织化学法观察GRP受体蛋白表达。③观察不同浓度的蛙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GES 1细胞生长的影响。④观察蛋白激酶C (PKC)抑制剂对蛙皮素促进GES 1细胞作用的影响。⑤观察蛙皮素作用GES 1细胞后 ,细胞内三磷酸肌醇 (IP3 )和PKC活性以及观察蛙皮素对此细胞系作用后GRP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①GES 1细胞表达GRP受体mRNA ,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表达特异性mRNA。②GRP受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75× 10 3 ,该受体位于细胞膜。③蛙皮素可促进此细胞生长 ,而蛙皮素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此促生长作用。④蛙皮素对该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可被PKC抑制剂所抑制。⑤蛙皮素可引起细胞内IP3 含量显著增加以及引起细胞内PKC活性自细胞质向细胞膜转移。⑥蛙皮素作用GES 1细胞后可引起GRP受体mRNA表达增加。结论 此研究证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 1表达GRP受体mRNA和蛋白。蛙皮素对GES 1细胞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 ,引起细胞内IP3增加和PKC活性转移来实现的。蛙皮素作用后引起该细胞GRP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说明蛙皮素对其自身受体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