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案情摘要 2009年7月2日,我市为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签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工作专班到某一医疗机构检查时发现:该院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终止妊娠手术.同时发现一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地点未变更.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初步评价中医泡洗(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门诊6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药结合常规治疗(中药内服+西药内服)+中医外治和中西药结合常规治疗(中药内服+西药内服)治疗,在第0、7、14天分别观察患者关节肿胀数、晨僵、双手握力、病人对疼痛的VAS评分、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估、医生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评价调查表(HAQ)和中医证候评价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疲劳VAS评分第7、14天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评价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4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第7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肿胀程度第3、7天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焦虑积分第14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泡洗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乏力、疼痛、肿胀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焦虑,提高活动期患者病情的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现察“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寒湿痹阻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0例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及疲乏评分、医生的全面评估、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评价调查表(HAQ).结果:“痹玉康Ⅰ号”方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患者,治疗8周后中医症侯学评定总有效率达到95%,ACR20%改善率93%.结论:“痹玉康Ⅰ号”方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7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生津散治疗,对照组服用羟氯喹(HCQ)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2周后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即有改善,治疗4周后口眼干症状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生津散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症状。  相似文献   
45.
干燥综合征(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风湿、西医风湿及药学领域专家,深入探讨SS的中医药治疗优势及优选方案。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后认为,SS早期诊断率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自身免疫异常是SS发病的关键因素,气阴两虚是核心病机;SS的舌象极具特点,可能成为本病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突破口;中医药治疗SS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系统受累、个体化治疗、缓解睡眠和情志障碍、疾病早期发挥“治未病”功效及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等方面具有优势,在SS不同阶段均有优势点;中药内服、外治、针刺和针刀均是可选的治疗手段;优选方案应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病情阶段、中医药优势综合制订。应深入研究SS的临床特点和生物标记物对本病患者进行分层,探索建立基于循证证据的SS中医精准治疗方案。基于SS舌象的独特表现,建立疾病早期诊断和不良预后识别模型,实现早期防治,改善预后。未来应大力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S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制定相关指南,优化和规范当前的诊疗,为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治疗SS的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1 医疗事故的概念 我国对医疗事故从来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为: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半枝莲、虎杖、银花、连翘、土茯苓、白鲜皮、生熟地、白芍、川乌、桂枝)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并以柳氮磺吡啶(SSZ)作为对照,以评价清热养阴除湿丸对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将80例活动期AS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12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24例给予SSZlg,口服每日2次。2月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为一评价点,观测患者ESR、CRP、BathAS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等症状体征改善,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明显下降,症状体征、BASDAI、BASFI、各项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28%和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J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ESR、CRP下降有明显作用,并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肝、肾、血液系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8.
陈爱萍  张秦  张胜昔 《北京中医》2008,(10):791-793
目的比较柴胡桂枝汤合小剂量激素与单纯激素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方法风湿性多肌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柴胡桂枝汤合泼尼松15 mg Qd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泼尼松15 mg Qd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C-反应蛋白、疼痛视觉量表、医师评估视觉量表、晨僵、上肢失举度等指标,并根据检测指标结果进行活动性计分,于12周及1年观察激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其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4.44%,对照组87.50%。随诊1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治疗组13.89%,对照组28.13%。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增强小剂量激素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疗效,并减少激素副反应。  相似文献   
49.
高眼压(定义是眼压≥21 mmHg、视野及视乳头正常、开角、无任何使眼压升高的疾病。)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为4-10%。许多学者报告,经过4-14年的随访,高眼压患者中仅有0-9%发展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般认为,青光眼在早期视野缺损及视乳头损害出现之前给予治疗为最好。但权衡高眼压患者的青光眼发生率很低,早期治疗所带来的负  相似文献   
50.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常见,由于肩锁关节在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伤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尤为重要。自2000年~2004年12月,作者采用喙肩韧带转移术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2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