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1.
乳糖酶是一种由小肠细胞分泌的消化酶.其功能是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则会引起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出现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  相似文献   
92.
饮奶习惯与乳糖酶缺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由于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人体内乳糖酶活性低或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食用乳及乳制品后不能完全分解乳糖,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失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五城市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3类机构中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ADL、健康和营养等方面。判断失能与营养评价分别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ADL-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4929人入选本研究,根据失能情况分为病例组(20分,n=379)与对照组(≥60分,n=4550)。两组年龄、城市、机构、所患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呼吸、体温、水肿、黏膜、皮肤弹性、咀嚼能力及牙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者中,营养状况正常占50.9%(2509/4929),存在营养风险33.66%(1659/4929),营养不良15.44%(761/4929),两组营养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OR=3.41)、咀嚼功能较差(OR=2.03)、心血管系统疾病(OR=1.87)、90岁(OR=1.84)、泌尿系统疾病(OR=1.55)是老年人AD-失能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营养状况(OR=0.73)和消化系统疾病(OR=0.51)是老年人AD-失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90岁、咀嚼功能差、营养不良、患有精神神经、心血管及泌尿等系统疾病的老年人ADL-失能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94.
我国营养调查数据表明,人群膳食钙的摄入量只占推荐摄入量的50%,钙的摄入量严重不足。那么,如何提高钙的营养水平、何时补钙效果最好、什么食物有利于钙吸收、哪些因素会抑制钙吸收呢?  相似文献   
95.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贫血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贫血因素调查詹国瑛孙建琴孙晓红我们在贵州省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及学科设置均具代表性的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两所大专院校265名18~24岁大学生(少数民族占82%)进行营养性贫血及其膳食因素的调查。膳食调...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饲料维生素E (VE) 和硒 (Se) 对大鼠急性损伤期肝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50%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饲料中添加适量VE(250 mg/kg)和Se(0.2 mg/kg)进行营养干预,用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的方法检测抗氧化剂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用原位凋亡(TUNEL)技术结合组织学形态观察的方法检测抗氧化营养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注射CCl4后大鼠ALT和AST值均显著增高;肝细胞凋亡数少于正常对照组; 饲料补充VE和Se后肝损伤程度减轻;肝细胞凋亡数增高。结论: 饲料中添加适量VE和Se可减轻CCl4对大鼠肝细胞的损伤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社区健康教育的需求与方式。方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饮食控制为主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教育后,食物摄入更合理,参加运动的人也多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背景:高血脂可导致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共识。 目的:探讨老年人在衰老进程中血脂水平的变化规律。 设计:横断面调查。 单位: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 对象:选择2000-07/2004—08在上海华东医院进行企业体检的职工和指定在本院就诊的干部605名。均自愿参加观察。男541名,女64名。其中〈70岁者91名。≥70岁者514名。曾患冠心病者271名,患恶性肿瘤者83名,患其他疾病者251名。 方法:对人选的605名体检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同时进行病史询问及一般体格检查。受检者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当日上午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的含量。正常值(总胆固醇:3.6-6.5mmol/L;三酰甘油:0.4-1.8mmol/L)。血清异常标准(总胆固醇:〉5.72mmol/L;三酰甘油:〉1.72mmol/L)。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年龄、疾病类型、性别体检者的血脂检测指标比较。结果:纳入体检老人605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不同年龄体检者血脂检测指标比较:血总胆固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以后开始逐步降低,70-74岁体检者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体检者(P〈0.05)。丽血三酰甘油水平随年龄增长有逐步升高趋势,仅75—79岁体检者略有下降。②不同疾病类型体检者血脂检测指标比较:恶性肿瘤组体检者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其他疾病组,冠心病组体检者血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恶性肿瘤组及其他疾病组。③体检者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胆固醇检出率为15.5%,高三酰甘油检出率为35.9%。男女两性间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血脂代谢随年龄增长发生的改变与不同性别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疾病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189例,随机分为九味肝泰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3例。九味肝泰组口服九味肝泰胶囊,1粒/次,3次/d。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片/次,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九味肝泰胶囊和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用量同上。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肝功能、白细胞介素(IL-10)、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九味肝泰组、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愈显率分别为73.01%、82.53%、95.23%,总有效率分别为88.88%、93.65%、98.41%,联合治疗组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九味肝泰组和恩替卡韦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天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10、HA和TGF-βl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九味肝泰组和恩替卡韦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GSH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MD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调节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接上期)(五)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1.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糖尿病的合理膳食结构主要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脂饮食、地中海饮食等。多项研究表明,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安全、有效地减轻体重(2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