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寻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临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随机分为三组:反搏组30例,实施单纯体外反搏治疗,用广州产WFB-V型体外反搏装置,气囊压力0.035~0.04MPa,每次治疗50~6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牵引组30例,做单纯牵引治疗,用英国产AKRON-8908型颈椎牵引装置,取坐位,选适当牵引角度,治疗重量取5~15kg,每次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综合组30例,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单纯体外反搏和单纯牵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体外反搏加牵引综合治疗有显著疗效。反搏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分别与反搏组、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故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时期肠道菌群发酵液对结直肠癌中Lo Vo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肠道菌群发酵液干预Lo Vo细胞,采用CCK8法、凋亡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Lo Vo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应用RT-qPCR检测IL-6、STAT3、PI3KCA mRNA水平。结果增殖实验、凋亡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显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时期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显著抑制Lo Vo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P 0. 05),并减少IL-6 mRNA水平(P0. 05)。结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Lo Vo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其可能通过代谢产物之一丁酸影响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6例肝肾不足证S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按时取穴组)和对照组(非按时取穴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钙尔奇D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对照组实施常规穴位敷贴.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干预第4周末、干预第8周末采用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价功能障碍;于干预前、干预第8周末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OD1问卷表得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DI问卷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观察组干预后SF-36的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能有效改善SOP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且功能障碍的改善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愈佳.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让患者欣赏音乐,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方法:将不同风格及不同形式的音乐,分别运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患者;结果:通过音乐疗法后,绝大多数患者能克服心理障碍,调节好情绪,恢复良好心态以促进身心康复;结论:音乐疗法可广泛运用于康复科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85.
初发脑梗塞患者步行能力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霜  燕铁斌 《现代康复》2000,4(7):990-991
目的:预测初发脑梗塞信院患出院时的步行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1994年住院的初发脑梗塞患,共360例(14例死亡),204例入院时不能行走,按出院时能否独立行走分为行走组(95例)和非行走组(109例)。对发病时情况,入院后检查结果等参数进行单因素(t检验和χ^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尿失禁、大片梗塞及及住院天数2组间差异有显性(P〈0.05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16S rDNA探讨当归拈痛汤调控肠道菌群进而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J小鼠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的方法构建膝骨关节炎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拈痛汤低剂量组(0.819 g·kg-1)、当归拈痛汤中剂量组(1.638 g·kg-1)、当归拈痛汤高剂量组(3.276 g·kg-1)、美洛昔康组(0.975 mg·kg-1),每组6只。除给药组外,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4周后,分别收取小鼠粪便和完整膝关节,苏木素-伊红(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给药前后肠道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变化及相对应的功能预测。结果 高剂量当归拈痛汤和美洛昔康可以明显缓解KOA小鼠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结构的紊乱,维持膝关节软骨的完整性,提高关节软骨Ⅱ型胶原a1(Col2a1)表达,降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16S rDNA结果显示,高剂量当归拈痛汤可调整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与菌群结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拈痛汤组中这4种菌群丰富度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拈痛汤组中这三类菌群丰度明显升高(P<0.05)。对差异菌属进行功能学通路预测发现,各组间差异物种涉及到丰度较高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到生物合成及前体代谢物和能量的产生,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核苷和核苷酸生物合成、辅因子、假体基团、电子载体和维生素生物合成。结论 当归拈痛汤能够有效保护关节软骨,延缓KOA疾病进展,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益生菌、抑制有害致病菌生长实现的。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检测微小RNA-21 (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1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上述3组人群血浆中microRNA-21中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7.86±3.39,高于对照组的1.27±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32.57±21.13,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oRNA-21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外周血miroRNA-21含量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9.
养阴润肠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阴润肠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使用养阴润肠方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7d,分别记录治疗前、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评分及Cleveland便秘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治疗前后PAC-QOL比较,在治疗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生理积分、担忧度积分、满意度积分、总分均显著减少(P<0.01);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心理积分显著减少(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1个月后Clevelan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养阴润肠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在全身整体性调节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摄食吞咽训练同步颏下肌群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3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组)28例、摄食吞咽训练联合NMES组(联合组) 28例和摄食吞咽训练同步NMES组(同步组) 2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训练, 在此基础上, 联合组接受摄食吞咽训练联合颏下肌群NMES治疗(即摄食吞咽训练结束10 min后, 再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 同步组则在接受摄食吞咽训练的同时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 )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 并记录其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感染情况和湿性嗓音例数。结果治疗后, 3组患者的DOSS分级均优于组内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同步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后, 而联合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亦显著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出现6例和15例SAP病例, 与组内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