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分别抽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抽提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电泳胶银染显色,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 5.0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加以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对照组凝胶蛋白点匹配率为(71±4)%,SLE组匹配率为(72±4)%.对照组凝胶共检出蛋白点(791±17)个,SLE组检出(781±17)个.有11个蛋白点在SLE患者组表达上调,9个表达下调.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为从淋巴细胞蛋白质谱变化的整体角度上阐明SLE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免疫调控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中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征。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Microgcan WalkAway40和纸片扩散法,对4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抗生索敏感性测定,PCR扩增细菌总DNA上的Ⅰ类整合子。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其中的基因盒。利用脉冲场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2株细菌含有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大小为1000、1200、1700和3000bp,22株细菌各含1-2个整合子。10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aadA1。12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1—OFRx,1700bp整合予含基因盒dfr17-aadA5,3000bp整合子两端分别含基因盒aadB、cmlA1,40株细菌被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在不同基因型菌株中发现了相同的整合子。结论:整合子在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中广泛存在,整合子是介导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基因分型结果提示整合子在细菌种内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73.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实验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锦  何建凡  刘建军 《疾病监测》2003,18(3):110-113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 ,即俗称的“两对半”。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 (HBV)的免疫反应状态 ,由于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 ,非传染病专业的医师很难准确掌握。因此采用简单快捷的诊断指标对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检测HBV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 ,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手段。荧光定量PCR(FQ -PCR)克服了常规PCR假阳性率高的缺点 ,实现对HBVDNA的定量检测 ,可为乙型肝炎提供…  相似文献   
74.
登革热(Dengue fever)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骨疼痛,皮疹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1978年在广东佛山发生我国建国后首次登革热流行,其后在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等地区相继发生本病的流行;进入90年代后期,在上述地区的流行有上升和扩散趋势。深圳自成立经济特区以来一直没有发现登革热病例,2001年12月18日,深圳市某医院首次报告疑似登革热病例,我们立即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深圳东门市场野生动物SARS病毒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深圳东门市场野生动物标本中SARS病毒进行监测 ,了解动物携带SARS病毒的情况。方法 对 2 0 0 3年 5月 7日至 12月在东门市场采集的果子狸、貉、鼬獾、猪獾和狗獾等 5种动物标本 ,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RT -PCR和SARS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月首先从 4份果子狸和 1份貉标本中分离到SARS病毒。 5月至 12月的 12 1份动物标本中共有 5 5份SARS病毒阳性标本 ,阳性率为 45.45 %。 5月份、10月份、11月份和 12月份野生动物标本中SARS阳性率分别为 50%、83.33%、34.78%和 44.87% ,其中 ,果子狸的SARS病毒携带率为 90 %。结论 东门市场售卖的果子狸可能是携带SARS病毒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SARS的传播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根据性别和感染途径不同,研究分析55例原发性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病毒载量和IL-2、sIL-2R、IL-6、IL-10、TNF-α、sTNFR-Ⅰ、Neopterin浓度.结果发现,HIV感染者中,女性患者CD3、CD4、CD8细胞高于男性,血浆病毒载量和IL-2、sIL-2R、IL-6、IL-10、TNF-α、sTNFR-I、Neopterin则低于男性,但彼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AIDS病人中,女性患者CD4细胞(24/mm3)明显低于男性AIDS病人(135/mm3,P<0.001)和女性HIV感染者(381/mm3,P<0.001),血浆病毒载量和sIL-2R、TNF-α、sTNFR-I、Neopterin浓度高于男性病人,且与女性HIV感染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经性途径感染者(S组)的CD3、CD4、CD8细胞和血浆IL-10浓度经静脉吸毒(Ⅰ组)和血液途径(B组)感染者,且CD4细胞数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1和P<0.05),血浆病毒载量和sTNFR-Ⅰ、Neopterin浓度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女性HIV感染者可能较男性及经性和吸毒途径感染者较血液途径感染者容易发展成为AIDS,因此在选择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间时应考虑性别和感染途径的差异及其对病程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disease ,HFMD)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由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侵犯儿童。该病的最初报告是 195 7年发生在新西兰的流行。 195 8年Robinson在加拿大多伦多从HFMD患者粪便和咽拭标本中分离出Coxsackie病毒〔1〕。我国自 1981年开始有HFMD发生报道 ,1983年 4~ 9月 ,天津市首次报告由CoxsackieA16肠道病毒引发的HFMD的较大流行〔2〕。1999年 5~ 9月 ,深圳市南山区出现HFMD的局部流行 ,经开展病…  相似文献   
78.
不同亚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毒株混合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是否存在不同HIV-1亚型混合感染,分析其传染来源,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对3例HIV-1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IV-1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并对C2-V3及其邻区36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计算基因离散率和系统进行化树。结果:3例感染体内有B和C或B′和E2种不同HIV-1亚型毒株序列,各亚型毒株与相应的Bcon、Ccon、Econ国际亚型毒株序列间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5.07%-7.26%、3.23%、5.38%-5.99%;同一个体内不同亚型毒株序列间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23.52%、20.69%、28.44%;根据gp120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发现有卖淫和静脉吸毒史妓女体内的sz46-1具有典型的欧美B亚型GPGR序列,sz8-2为GPGH,其他毒株均为泰国B(B′)和E亚型所特有的CPGQ序列;进一步系统树分析显示,sz12、sz46-1与Bcon丛集一起,sz1-1和sz8-2,sz46-2分别与Econ、Ccon丛集。结论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感染不同亚型HIV-1毒株,多种高危行为可能是导致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近几年流感病毒在深圳地区活动的特点及甲3(H3N2) 亚型毒株HA1 基因演变概况。方法 病毒分离采用常规的鸡胚双腔接种,毒株检定用常量半加敏HI测定。新鲜收获含病毒粒的鸡胚尿囊液用来提取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产物纯化,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近几年来深圳地区流感活动概况与全国情况相一致:在人群中仍同时流行H3N2,H1N1 亚型和乙型毒株,当甲型毒株活动减弱时,乙型毒株活动就增强,反之,甲型毒株增强时,乙型毒株就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H3N2 亚型毒株HA1 基因不断地发生点突变,这种突变严重受人群免疫压力所影响,1996 年的毒株与1995 的毒株相比,不仅氨基酸替换点中多数是位于抗原决定簇区或受体结合部位上,并增加两个糖基化位点,故导致H3N2 毒株於1996 年活动明显增强。结论 近来在深圳地区人群中仍同时流行着H3N2,H1N1 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然而,不同年其优势毒株是不一样的。1996 年H3N2 毒株活动增强是由于其HA1 区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所造成。  相似文献   
80.
吕天羽  王康  刘建军  何建凡  戴勇 《广东医学》2006,27(10):1454-1455
目的比较肾脏蛋白质双向电泳凝胶银染色法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方法利用蛋白质固相pH梯度双向电泳技术分离SD大鼠肾脏组织蛋白,应用银染色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两种染色方法,及ImageMaster 2D5.0凝胶分析软件对凝胶进行染色分析。结果银染后的可见蛋白点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多,银染色法与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平均匹配率为49.42%。结论银染法比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