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84篇
  免费   3340篇
  国内免费   2722篇
耳鼻咽喉   289篇
儿科学   363篇
妇产科学   428篇
基础医学   3701篇
口腔科学   642篇
临床医学   4608篇
内科学   4513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1724篇
特种医学   1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355篇
综合类   7011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768篇
眼科学   760篇
药学   4021篇
  19篇
中国医学   2402篇
肿瘤学   258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898篇
  2021年   1679篇
  2020年   1268篇
  2019年   1034篇
  2018年   1008篇
  2017年   1137篇
  2016年   935篇
  2015年   1464篇
  2014年   2002篇
  2013年   1828篇
  2012年   2642篇
  2011年   2756篇
  2010年   1949篇
  2009年   1663篇
  2008年   2114篇
  2007年   2115篇
  2006年   1906篇
  2005年   1904篇
  2004年   1471篇
  2003年   1513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932篇
  1999年   724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反义cDNA(pAdeasy-hTERT)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腺病毒介导的pAdeasy-hTERT作用于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端粒酶活性、Westem杂交鉴定hTERT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hTERT cDNA水平、PCNA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用流式细胞仪对转染后肿瘤细胞的周期进行分析。结果pAdeasy-hTERT在体外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hTERT表达。结论pAdeasy-hTERT显著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长,可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2.
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 将10个长度0.8~1.0 mm、宽度0.35 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 h后,将10 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 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 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 h和6 h,Z=-0.958,P=0.338,3 h比9 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 h死亡13只;48 h死亡1只,溶栓后8 d和12 d各死亡1只).结论 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23.
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等问题。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79例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8例(98.7%)手术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粘连而中转开放修补。平均手术时间为88min,平均术后住院4.6d,18例(22.8%)病人术中发现有1个以上的隐匿性缺损。术后并发症:术后短期内修补区腹壁明显疼痛58例(73.4%)。腹壁缝合点较长时间疼痛6例(7.6%),浆液肿14例(17.7%),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肠瘘,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腰部切口疝的病人术后复发。结论 多数病人腹壁切口疝可以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及补片修补术,并可在术中发现其他隐性缺损,手术安全性较高。对腹腔内广泛粘连而影响操作器械进入及粘连分离者,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服用醋酸精氨酸对创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6例创烧伤患者(实际完成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服用醋酸精氨酸0.4 g·kg-1·d-1;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酪氨酸,剂量同前,均连用7 d。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比较患者创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创伤患者治疗组(29例)创面(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8)、(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5.5)、(22±6)d(33例,P< 0.05);烧伤患者治疗组(12例)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各为(20±5)、(28±6)d,与对照组(22±8)、(29±8)d(1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其中治疗组1例占2.44%,对照组1例占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以上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服用醋酸精氨酸能显著促进创伤患者创面(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其确切疗效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10月~2005年4月儿科门诊静脉滴注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组,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中药、第二代头孢和氨基甙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ICU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死亡率,评价中医辨证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纳入研究的85例ICU危重症患者于入ICU及出ICU时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阳类证和阴类证两型,对所有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型病人在进入ICU及出ICU时的APACHEⅡ分值,并与死亡率比较。结果:初始为阴类证的患者在入ICU及出ICU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初始为阳类证的患者(P=0.0001及F〈0.05),死亡率亦显著高于阳类证患者(P=0.0369):治疗后由阳类证转为阴类证患者APACHEⅡ评分较维持阳类证者增高(P=0.0161),而阴类证转为阳类证的患者APACHEⅡ分值较维持阴类证者减低(P=0.0424)。结论:中医证型对危重症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阴类证患者的预后较阳类证患者差,证型转换可能引起预后改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中型听神经瘤听力保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显微手术58例.其中,试图听力保存的中型肿瘤22例.术前、术后行听力学检测纯音听阈(PTA)、言语识别率(SDS)和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58例病人中,听力得以较好保存的4例.除去未考虑听力保存的大型肿瘤,22例中型肿瘤中听力得以保存的(较好保存PTA 60dB,SDS≥50%;部分保存PTA≤60dB,SDS≥50%)9例.12例肿瘤和耳蜗神经粘连重,10例没有粘连或粘连轻.结论 肿瘤与耳蜗神经的分界面是否粘连是听力保存的重要影响因素.术中神经监测对指导肿瘤切除是有益的,但术者的局部解剖知识和显微外科技术仍是手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KC)NF-k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大鼠KC,在过夜培养后冲洗两遍(不含血清),加入内毒素(LPS)10ng/ml刺激原代培养的KC,观察不同浓度谷胱甘肽乙基酯(GSHE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KCTNF-a释放和KC内谷胱甘肽(GSH)及NF-kB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后,对NAC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凝胶滞留电泳法测NF-kB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GSH水平。结果 LPS诱导KC中GSH水平无变化;GSHEE和NAC可提高KC中GSH水平(P〈0.05),降低NF-kB活性和TNF-a释放(P〈0.05)。NAC与BSO合用时KC中GSH水平无变化,TNF-a释放降低(P〈0.05)。结论 NAC通过抑制KC中NF-kB的激活和TNF-a的释放调节KC功能,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增加GSH介导。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0.
就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外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强脾脏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反应性和NK活性,血清溶菌酶含量也有所增加。综合各项指标,9-顺式和全反式混合物的作用最明显,提示一定浓度的9-顺式对于提高β-胡萝卜素对机体的总体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