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构建一个能应用于T-bet转录活性研究和大规模筛选的报告基因质粒.方法 以IFN-γ基因的CNS-22 T box结合位点序列为基础,人工合成顺式元件DNA(TbRE),重组连接到报告基因载体pLUC-MCS中.经测序验证后,转染293T细胞检测报告基因对T-bet的响应,并通过电泳迁移率检测(EMSA)证实T-bet与TbRE元件的特异结合.结果 成功构建了TbRE-LUC报告基因质粒.经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证实外源表达的T-bet对报告基因的表达可以有20倍左右的激活,并且存在剂量效应,T-bet的表达量与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经电泳迁移率检测验证,T-bet可以与TbRE顺式反应元件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了T-bet转录活性相关的报告基因质粒TbRE-Luc,该报告基因系统反应灵敏,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规模筛选T-bet转录调控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2.
重组促凋亡蛋白TFAR19对CNE-1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促凋亡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高纯度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分别和人类鼻咽癌细胞株CNE-1共同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TUNEL检测及DNA片断化分析,观察TFAR19对细胞的促凋亡效应。结果不同浓度TFAR19蛋白均可促进细胞凋亡,加入5、10、15、20、30 mg/L的TFAR19蛋白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凋亡率分别是:15.26%、29.48%、37.11%、54.20%、72.36%。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2.40%。结论TFAR19蛋白可直接进入CNE-1细胞并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3.
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从文献浏览来看,目前国际凋亡研究的热点已集中在发现新的凋亡分子和新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分析,同时,基于促凋亡机理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也有重要的进展.过去,在传统的肿瘤治疗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放、化疗机理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但同时往往造成对正常细胞的损害.新一代基于促凋亡机理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案是选择具有高度选择性地促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技术药物,通过直接诱导肿瘤凋亡或抑制肿瘤的抗凋亡分子达到治疗目的.例如,TNF-α突变体、TRAlL、P53基因,针对Bcl-2,Bas,Raf,Myb的反义寡核苷酸等已进入临床实验,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为促进基于凋亡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有必要加强对凋亡机理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探讨凋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新的重要凋亡分子或促凋亡药物作用的靶分子.本综述重点介绍凋亡的基  相似文献   
74.
机遇与挑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心血管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医学生物学正面临着一次更深刻的革命。面对21世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应该为我国的医学生物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必须走向世界,为世界医学和人类的健康,做出它应有的贡献。一、历史的回顾我国的心血管分子生物学,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我国,1985年才发表了第一篇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的论文———高血压大鼠心肌心钠素基因的表达;1986年才获得国家第一批基金的资助———心钠素/tpA的基因工程(八六三计划)和心血管病的分子…  相似文献   
75.
用负向选择增富法成功地获得人GM-CSF cDNA克隆,筛选阳性率提高至1/170。用该cDNA转染的CDS-7细胞上清可测出集落刺激活性。经亚克隆化后在大肠杆菌表达出重组人GMCSF,可维持细胞株BMU-2的生长并促进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76.
T7RNA聚合酶/启动子系统高能效特异地转录mRNA,可用于在原核和真核细胞表达目的基因,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T7表达系统的构建、应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7.
白细胞介素-1(IL-1)及阿片肽作为免疫与神经系统之间调节的介质与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及病理生理的变化密切相关。我们探讨了IL-1和阿片肽在培养的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IL-1β明显促进大脑皮层细胞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及亮脑啡肽分泌增加;对β-内啡肽分泌有一定影响;IL-1受体拮抗剂能抑制IL-1的作用;亮脑啡肽不能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细胞IL-1βmRNA表达及IL-1活性改变。提示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中,IL-1和阿片肽间仅存在单向作用,IL-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作用可能依赖于阿片肽的神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8.
乙型肝炎病毒preS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乙型肝炎病毒完整preS抗原高效表达克隆,该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一分子量约31kD的融合蛋白,由MS2、白细胞介素3N端14个氨基酸接头和preS抗原组成,在IL-3N端与MS2连接处有凝血酶识别位点,可被该酶切开。  相似文献   
79.
高活性人重组双体GM—CSF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基因融合与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经白细胞介素—3(IL—3)的N端亲水序列串联起来,插入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含凝血酶识别序列的MS2—双体GM—CSF融合蛋白。表达蛋白经凝血酶消化后,可去除MS2细菌蛋白,获高活性的双体GM—CSF分子(G2)。利用GM—CSF依赖性细胞株TF—1检测活性表明,G2的比活性高于单体GM—CSF的10倍以上,为研制新一代GM—CSF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人类新细胞因子(CKLF-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类新细胞因子--趋化素样因子1(CKLF-1)蛋白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了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凝血酶切割获非融合重组蛋白,并进行体外活性鉴定。结果:CKLF-1原核表达蛋白获得了高表达,纯化后获得约90%纯度以上蛋白,发现其可以与肝素结合,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其对人中性粒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大鼠的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结论:CKLF-1原核表达蛋白具有与真核表达蛋白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