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熵指数(En)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麻醉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在异丙酚-舒芬太尼麻醉全身麻醉下行OPCAB患者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En监测下,调整异丙酚、舒芬太尼输注速率使手术过程状态熵(SE)维持在45~55,反应熵(RE)-SE差小于10;对照组患者维持心率(HR)和血压(BP)变化不超过基础值的25%。记录手术过程、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中知晓情况等。测量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浓度。【结果】试验组麻醉过程中SE平均数为5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拔管时间显著减小,但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ACTH和皮质醇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熵指数监测指导0PCAB麻醉安全可行,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明确肝胆外科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肝胆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216例,术前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术前认知功能正常组167例和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组49例,术后前3天内采用中文版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3D-CAM)评估患者POD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POD发生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肝胆外科老年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术前MMSE评分对POD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脑血管疾病、血清白蛋白、POD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认知功能障碍、年龄增加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是肝胆外科老年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MMSE预测肝胆外科老年患者PO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取术前MMSE评分临界值21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和81.0%。结论 肝胆外科老年患者的术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7%...  相似文献   
23.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倍,并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本研究将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患者,评价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颌面外科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39.4岁,ASAⅠ~Ⅱ级,既往无药物成瘾史、癫痫病史和肝肾功能损害。病种包括颌面部骨折、颌面部畸形、颌面部肿瘤、颞颌关节病等。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组和芬太尼(Fen)组,每组30例。1.2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和阿托品0.01mg…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方法:95例困难气管捕管患儿,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全部病 例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平均插管时间(9.2±5.9)min;插管期间,患儿安静入睡,能较好地配合操作;发生呼吸抑 制4例、鼻衄5例、喉痉挛1例;术中、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结论:在完善的鼻咽喉表面麻醉和适当的安 定镇痛下经鼻盲探插管是解决小儿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预处理对CO2气腹所致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气腹组(C组)、气腹组(P组)和预处理-气腹组(PP组)。P组闭合法建立CO2气腹,腹压为15mmHg,维持90min后解除气腹,PP组预处理为5min充气和5min放气,反复两次后建立气腹,维持90min后解除气腹。C组不建立气腹,麻醉时间同PP组。解除气腹后60min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损伤程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PP组血清ALT、AST、MDA、TNF-α、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SOD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PP组ALT、AST、MDA、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显著增加(P<0.05);但3组间肝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处理能减轻CO2气腹所致肝脏损伤,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导致的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TNF-α、IL-6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气腹前的预处理减轻气腹所致肝脏损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气腹组(C组,n=6)、气腹组(P组,n=12)和预处理-气腹组(PP组,n=12).P组闭合法建立CO2气腹,腹压为15 mmHg,维持90 min后解除气腹,PP组预处理为5 min 充气和5 min 放气,反复2次后建立气腹,维持90min.C组不建立气腹,麻醉时间同PP组.解除气腹后1、24 h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P组、PP组解除气腹后1、24 h,血清ALT、AST、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显著降低(P<0.05),肝纽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PP组ALT、AST、MDA则显著低于P组(P<0.05),SOD显著大于P组(P<0.05),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减轻. 结论:预处理能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气腹所致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或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Blindnasotrachealintub taion ,BNTI)的效果 ,供临床参考。【方法】6 0例颌面外科全麻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氟哌利多组、咪达唑仑组 ,每组 30例。BNTI前 5min ,两组病人分别静脉注射氟哌利多或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记录用药前 (T0 )、插管前(T1)、插管后 (T2 )的镇静评分和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呼吸次数 (R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 ,病人对插管的合作程度和遗忘率。【结果】和T0比较 ,两组HR、MAP在T1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在T2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RR在T1、T2显著低于T0 (P <0 .0 5 ) ,SPO2 无明显变化 ;咪达唑仑组T1、T2镇静评分显著大于氟哌利多组 (P <0 .0 5 )。咪达唑仑组病人对插管的配合程度明显优于氟哌利多组(P <0 .0 5 ) ;咪达唑仑组遗忘率 (6 3% )显著大于氟哌利多组 (10 % ) (P <0 .0 5 )。【结论】咪达唑仑或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均可较好地抑制BNTI时心血管应激反应 ,但咪达唑仑可产生更好的镇静和顺行性遗忘作用 ,更适于BNTI。  相似文献   
28.
咪唑安定应用于局麻手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安定是目前临床上惟一的水溶性苯二氮艹卓类药 ,具有药效强、心血管副作用小等优点 ,已广泛用于各种情况的安定镇静。颌面外科手术由于血管神经丰富 ,美容要求高 ,故手术精细、时间相对较长 ,术中病人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应激反应增强 ,常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而加强围术期病人心理和生理保护是临床局部麻醉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观察了咪唑安定作为术前药用于颌面外科局麻手术的效果 ,并推荐合适用药剂量和护理措施 ,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 0例择期行颌面外科局麻手术病人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无严重疾病 ,…  相似文献   
29.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口服丙泊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1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ED50组(内含5个亚组)及LD50组(内含5个亚组),每亚组及对照组各10只。其中ED50组和LD50组口服不同浓度丙泊酚0.2ml/10g,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0.2ml/10g。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毒性反应和死亡小鼠只数。结果口服丙泊酚ED50为208.33mg/kg,LD50为835.80mg/kg,治疗指数(TI)为4.01,ED50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7.45±0.38)min,作用时间为(77.96±0.87)min。结论小鼠口服丙泊酚可产生有效可逆的镇静、睡眠和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