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中药百里醌(Thymoquinone,TQ)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小鼠模型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MPTP构建PD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以百里醌10mg/kg、20mg/kg、40mg/kg给药7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GSH,western bloting检测Nrf-2/HO-1通路及ferroptosi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线粒体严重肿胀,空泡化,腔内出现周边不清絮状物,嵴断裂、减少;TQ 10mg组线粒体肿胀,大部分局部空泡化,嵴断裂、减少;TQ 20mg组线粒体中重度肿胀,大部分局部空泡化,嵴断裂、减少;TQ 40mg组线粒体轻微肿胀、部分嵴断裂,少数中重度肿胀,局部空泡化。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MPTP可显著增加PD模型小鼠脑内NT、8-OHdG含量,减少GSH含量,同时引起FT、FTR的...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和帕金森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经临床症状和右侧唇腺病理确诊的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出现帕金森综合征样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并不少见,但合并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不多见,国内尚未见报道。予以甲泼尼龙0.5g冲击治疗3d后,患者眼干、口干症状改善,且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也较前好转。结论:干燥综合征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样临床表现,文献报道均为女性,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方法与其他帕金森综合征不尽相同,目前主张激素治疗,但疗效不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s disease,WD)患者共情能力损害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共情能力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中文版人际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hina,IRI-C)对25例脑型WD患者和25例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health control,HC)进行研究.结果 WD患者组IRI-C总分(46.10±10.13)分,想象力(13.30±4.83)分,共情性关心(17.60±5.60)分均低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3,P1=0.008;t2=-2.49,P2 =0.012;t3 =-3.99,P3 =0.005),且WD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sorting test,WCST)持续性错误率与IRI-C总分、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均呈负相关(r1=-0.62,P1=0.022;r2 =-0.61,P2 =0.013;r3 =-0.68,P3=0.009),WD组的Stroop色字实验与IRI-C总分、想象力均呈负相关(r1=-0.65,P1=0.017;r2=-0.54,P2=0.036).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能力缺陷,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其共情能力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髓鞘碱性蛋白(MBP)、勿动蛋白A(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R模型。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90min后进行,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min,每天针刺1次,共14d。各组大鼠在7、14d两个时间点各取10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脑组织VEGF、GAP-43、SYN、MBP、Nogo-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4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Nogo-A的表达增多,SYN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SYN、MBP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P<0.05),Nogo-A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①电针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②电针能通过上调各时间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VEGF、GAP-43、SYN、MBP的表达,下调Nogo-A的表达,促进血管、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恢复,从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血管单元。  相似文献   
46.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确诊的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特点进行总结、研究,加深对其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防止误诊、误治与漏诊.方法 回顾分析2例近期在安徽中医学院就诊LS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肌活检及肌肉病理的多种染色检查情况.结果 2例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无力;血肌酶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电图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 对120例W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睡眠问卷测评和多导睡眠检测(PSG).结果 HL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睡困难、RLS发病率脑型组高于肝型组(P<0.05).结论 HLD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是HLD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电生理和肌肉病理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4例患者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电生理和肌肉病理检查确诊为DM。并分析DM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有颞肌萎缩和四肢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同时4例患者均有脱发;2例患有白内障;3例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肌肉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Ⅰ型纤维萎缩、大量肌核内移和核链形成,肌膜下肌浆块和环形纤维的形成。结论临床以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遗传性疾病要及时考虑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可能,肌电图和肌肉病理是诊断该病的关键,必要时可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的脑电图(EEG)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对34例TS患儿的长程动态脑电图(EEG )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EG异常11例,异常率为32%,其中7例为节律慢化、慢波增多等非特异性改变,5例为典型或非典型的癫?样放电。结论:部分 T S患儿EEG可出现异常,且EEG的异常率与病程有一定的关系。EEG可作为TS早期筛查及评判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0.
<正>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如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血液动力学改变和栓塞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风"、"偏枯"等范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