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革热属中医学"瘟疫"的范畴,按其不同的发病季节和证候特征,分属于"暑热疫"、"湿热疫"等,以实证居多,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从疫疠、毒邪着手,以清热、解毒、凉血等法治疗,而往往忽视化湿。本文从登革热的病机和病理本质、临床研究、现代认识,结合临提出化湿对于治疗本病的重要性,认为除清热、解毒、凉血等法之外,化湿亦为治疗本病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规范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21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中医四诊资料采集,分析其临床特点,归纳中医证型。【结果】(1)纳入观察的210例登革热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发热恶寒、肢体困重、纳呆纳差、头痛头重、脘腹痞满、小便黄、苔黄腻、脉濡等。(2)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阻遏>卫气同病>热入气分>热入血分>毒陷心包>阳气暴脱。(2)实验室指标检测方面:以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计数(PLT)减少和红细胞压积(HCT)异常较明显;而患者复查感染相关指标如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等均无显著升高,重要脏器损害相对较为少见。【结论】登革热可归属中医“湿热疫”的范畴,临床证型以卫气同病及湿热阻遏多见,治疗应注重清热化湿健脾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例PNSN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并作文献复习。 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82.4%)在肿瘤之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例(17.6%)在肿瘤之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Amphiphysin抗体、抗recoverin抗体、抗Titin抗体、抗Ma2抗体、抗SOX-1抗体、抗Zic4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4(23.5%)、3(17.6%)、2(11.8%)、2(11.8%)、2(11.8%)、2(11.8%)、2(11.8%)、1(5.9%)例。抗Hu抗体、抗Zic4抗体同时阳性者1例(5.9%)。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亚急性小脑变性6例(35.2%);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3例(17.6%);边缘性脑炎2例(11.8%);Lambert-Eaton综合征2例(11.8%);运动神经元病1例(5.9%);多发性肌炎(5.9%)1例;脑干脑炎1例(5.9%);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1例(5.9%)。 结论 多数诊断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早于原发肿瘤临床表现,需要对患者进行肿瘤筛查以及长期随访。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3岁,工人."因左侧肢体无力,反复神志不清8 d"入院.1周前无诱因下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伴口角向右歪斜、言语不清.发作性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头向左偏斜,双手摸索动作,两眼注视双手活动;每次持续10 s~1 min不等,每日发作20~30次.发作间期神志清楚,可应答,但言语减少,并出现饮水呛咳.于当地医院按"脑梗塞"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入院前20 d"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6.8℃,R 20次/min,P78次/min,BP 125/78 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可见散在片状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言语不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及咽部检查不能配合.  相似文献   
6.
正1 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因"发热5 d,腹痛伴呕吐3 d"于2019-9-19入院。患者于2019-09-15晚上出现发热,热峰达38.6℃,伴恶寒、全身乏力、肌肉酸痛,无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泌尿系感染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后发热反复。2019-09-17再次出现发热恶寒,伴上腹部持续剧烈胀痛,恶心呕吐、食入则吐;2019-09-19至我院急诊就诊,生命体征:BP 83/55 mmHg(1 mmHg=0.1  相似文献   
7.
癫痫灶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10):1790-1792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尽管有许多抗癫痫药物,仍然有20%的癫痫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其中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得到很好疗效。准确的癫痫灶定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迅速发展,癫痫灶的定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目前有很多技术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如普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咯血17h"于2017年3月17日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因入院前17h曾咯血1次(400~500 ml),色鲜红,无夹杂食物残渣,由家属送至我院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收缩压最高可达180 mmHg(1 mmHg=0.133kPa)]、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血压、血糖控制一般。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min,呼吸26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在重症患者肠麻痹中采取集束化肠道功能保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奇偶法原则,将本院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8例重症肠麻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将采取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集束化肠道功能保护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验证两组组间差异。结果两组重症肠麻痹患者AST、TBIL、DBIL、IBIL、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肠道功能保护具有借鉴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