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前后轴发育即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12.5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给予5×10-8mol/L和10-7mol/L外源性视黄酸处理1.5h。应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观察视黄酸对心脏特异基因vmhc,amhc,nkx2.5和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vmhc,amhc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视黄酸处理会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前后轴发育异常,表现为vmhc表达细胞的范围缩小,amhc表达细胞的范围明显增大。视黄酸可以明显增强nppa在心脏的表达。视黄酸对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在48hpf后表现得明显。结论5×10-8mol/L和10-7mol/L视黄酸在12.5hpf处理斑马鱼胚胎对斑马鱼心脏早期发生没有影响。斑马鱼发育过程中,视黄酸对心脏的房室分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视黄酸支持心房的分化和发育,同时抑制心室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气胸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的肺外周孤立性病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检查,测试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术前患者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析发生气胸患者与未发生气胸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中共发生气胸20例(17.9%)。发生气胸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较未发生气胸患者显著降低,且发生气胸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术前患者并存COPD的几率高。结论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FEV1/FVC降低显著增加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生气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该文拟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七氟醚麻醉在颅内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40例18~60岁,ASA Ⅰ、Ⅱ级择期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BI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根据同一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来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指导组则通过BIS维持在(55±5)左右来调定七氟醚浓度,记录麻醉期间血压、心率以及BIS的变化,并测量记录2组患者七氟醚的用量.结果 指导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波动幅度较大,指导组的BI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麻醉过程相对平稳,七氟醚以及镇痛药的用量指导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BIS可为七氟醚用于颅内手术麻醉镇静深度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老年患者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年龄55岁以上ASA分级Ⅰ~Ⅲ患者80例,随机分4组(n=20),Ⅰ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Ⅱ组先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1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Ⅲ组先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mg/kg5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Ⅳ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四组异丙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各组诱导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记录术中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全程异丙酚给药量及术毕至唤醒时间对照组高于其他各组。Ⅰ组术中最低SpO2值在85%-90%之间或小于85%的病例数均多于其他组(P〈0.05),Ⅰ、Ⅱ组术中舌根后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Ⅲ和Ⅳ组,Ⅳ组苏醒期兴奋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麻醉效果达优者以Ⅳ组最少。术后下腹痛VAS评分0~2分者Ⅲ组优于其他组。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老年患者妇科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中不但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对术后下腹痛也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该研究利用叶酸拮抗剂甲氨喋呤(MTX)构建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制的斑马鱼模型后,观察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干扰作用以及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TX处理不同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于48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观察胚胎心脏发育情况并计数各组心脏发育异常个体的百分比及心率,评定MTX 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程度。用1.5×10-3 M的MTX处理6~10 hpf 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作为MTX处理组。于24 hpf及48 hpf 在显微镜下观察MTX处理组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情况。借助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 的方法检测BMP2b和HAS2在正常对照组及MTX处理组胚胎的表达水平。结果:胚胎早期发育阶段6~12hpf是斑马鱼胚胎对MTX的敏感时期。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并有心脏形态发育明显异常。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在心脏的表达于36 hpf及48 hpf下调。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BMP2b的相对表达量在12,24,36及48 hpf减少,HAS2的相对表达量在24,36及48 hpf减少。结论: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对早期胚胎的心脏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及心脏形态异常,并下调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的表达,这可能是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59-163]  相似文献   
16.
极低频磁场对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克隆和鉴定本研究室经DD法在Daudi细胞中筛选到的一个极低频磁场的特异反应基因 (MF 1) ,并在多种磁场敏感细胞中证实该基因反应的普遍性 ,为揭示磁场所致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克隆、序列分析MF 1片段 ;选择HL 6 0、L12 10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等细胞 ,用Northern技术观察该基因在不同条件的磁场辐照 (5 0Hz磁场 ,磁通密度分别是 0 .1mT和 0 .8mT ,辐照时间分别是 2 0min和 2 4h)后该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克隆测序及与GeneBank同源性比较表明 ,MF 1序列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1基因 (CO1)有 10 0 %同源性。HL 6 0、L12 10和CHL等细胞在 0 .1mT、0 .8mT磁场辐照 2 0min后 ,CO1转录水平 (分别为 0 .38± 0 .12、0 .37± 0 .0 4 )均比对照组 (0 .5 8± 0 .12 )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辐照 2 4h后 ,3种细胞该基因转录水平 (分别为 0 .4 6± 0 .0 9、0 .4 5± 0 .0 9)亦比对照组 (0 .6 5± 0 .0 6 )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O1是磁场辐照密切相关的反应基因之一。磁场可能通过影响CO1的转录水平来影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安全输血指输血既能达到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发生的并发症[1].2006年6月-2009年9月我科共为1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进行了输血,均达到预期效果,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盐酸羟考酮在颅脑创伤急诊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其对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颅脑损伤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 1~0. 15μg/(kg·min),观察组给予丙泊酚4~8 mg/(kg·h),盐酸羟考酮0. 1~0. 15 mg/(kg·h)。预痛处理: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予舒芬太尼0. 15μg/kg预先镇痛,观察组予盐酸羟考酮0. 08 mg/kg预先镇痛。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MBP、NSE、S-100B、D-D、CR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术后恢复时间、开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MAP及HR低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T1、T2时血清MBP、NSE、S-100B、D-D、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泊酚联合羟考酮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维持阶段,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预镇痛处理时应用羟考酮可较好管理术后疼痛,降低疼痛引起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少脑组织的二次损伤,为急性脑损伤手术麻醉及镇痛处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局部注射抗痨药物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淋巴结结核全身均可发生,是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临床即使按十字方针规范化疗,部分患者仍发生肿大淋巴结周围炎,干酪样坏死、液化,继而出现寒性脓肿,发病率高达20%以上,且常规用药疗程长,效果差,也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作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时间短,病灶愈合快的方法,即将颈淋巴结核分为单纯肿块型和寒性脓肿破溃型,局部应用抗痨药物,同时全身规范化疗,一般1~3月能达到临床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钟涛 《右江医学》2010,38(3):372-373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化疗在基层医院越来越多见.由于静脉化疗特有的毒副作用,使其有别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如何减少静脉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静脉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是临床工作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