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46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例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陌生、日间活动少、吵闹、焦虑等。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睡眠时间、临床症状及血压值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01)。结论:住院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差,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临床上给药均依托血液、淋巴系统吸收、转运、分布到全身靶组织。本文探讨神经末梢吸收药物途径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有关皮内、穴位注射、贴敷的文献,检索词“神经末梢、吸收、皮内、穴位、注射、贴敷”,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删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章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固平行对照组,为未采用经皮内、穴位注射或敷贴者。治疗组为经皮内、穴位注射或敷贴者。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临床实验。质量评价主要考察治疗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20篇关于研究神经末梢吸收和皮内、穴位注射、贴敷的随机对照试验,11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均是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无论是传人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在其末梢部位都存在着一定选择性的吸收功能。当药物被分布到神经末梢部位后,特别是皮内、穴位、黏膜和某些部位的肌肉等神经末梢密集区,可被神经末梢吸收到神经细胞内.并随轴浆远程转运到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脊髓前角的胞体及其轴突、树突,进而到达相应的中枢神经部位及所联系的组织、器官,在局部形成较高药物浓度发挥药物作用。对一些小分子亲水性药物,还有可能通过神经细胞的缝隙连接实现跨细胞转运,从而发挥更广泛的作用。结论:在特定区域的皮内及穴位等神经末梢丰富的部位给药,可通过“神经末梢吸收一轴浆转运一缝隙连接传递一靶组织、靶器官效应”发挥作用。、由于该途径给药可在对应的靶组织、靶器官局部形成较高浓度,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3.
363例脑瘫患儿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智力发育与临床类型及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363例脑瘫患儿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分析智力发育迟缓与临床类型及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窒息和病理性黄疸与脑瘫患儿智力发育迟缓关系密切,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伴随智力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于痉挛型脑瘫(P<0.01)。结论窒息、病理性黄疸是引起脑瘫患儿合并智力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脑瘫临床类型亦与是否发生智力发育迟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钙素在骨的形成过稃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体内Ca代谢的重要激素.测定脑性瘫痪患儿血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其骨代谢生化特点及其相关的调控因素.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5-07/2007-07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120例为脑瘫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3个月~3岁.按2005年昆明全国脑瘫会议分型标准分为痉挛型印例,不随意运动型印例:按脑瘫程度分为中轻度36例,中度42例,重度4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的100名儿童为对照组:男57名,女43名,年龄3个月~3岁.②检测指标及评估: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钙、磷水平;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金标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并进行两组间、不同程度与类型脑瘫患儿间比较.结果:①脑瘫组忠儿血钙、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脑瘫组中痉挛型组血骨钙素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后者,骨碱性磷酸酶值、降钙素值则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重度脑瘫患儿的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降钙素低于对照组(均P<0.01);重度脑瘫患儿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轻度和中度(均P<0.05),降钙素低丁轻度和中度(均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钙、磷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调控保持正常,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升高则提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骨形成旺盛,骨重建活跃.  相似文献   
85.
86.
金冠钦  孙黎  苏克剑  沈金芳  杨娟 《中国药师》2011,14(11):1589-1590
目的:建立HPLC测定黄麦合剂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醋酸(30:70: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淫羊藿苷浓度在3.12~100.00μg·ml-1的范围之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2.65%,RSD为2.5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麦合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7.
王团球 《当代医学》2010,16(28):55-56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15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口服,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口服,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75.6%),显效19例(23.2%),有效1例(1.2%)。对照组:治愈25例(42.4%),显效20例(33.9%),有效6例(10.2%),无效8例(10.2%)。经统计学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24.23,P〈0.01)。结论奥硝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取得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高,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因妇科肿瘤疾病在我院住院需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麻醉后采用膀胱截石位,先用膀胱镜进行双侧输尿管插管后,再行开腹手术,手术结束后取出输尿管插管。结果:59例中无1例发生输尿管或膀胱的损伤,并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明确输尿管的位置,便于手术操作,能避免输尿管及膀胱的损伤,并且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9.
目的调查住院脑瘫患儿医院感染率,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康复中心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1855例次住院脑瘫患儿出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脑瘫患儿院感率和院感发生的部位,并对院感发生与年龄、合并症、其他系统疾病、住院天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55例次脑瘫患儿院感按病例计算院感率为44.91%,二次院感率为7.06%,院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82.20%)为主,消化道感染(12.72%)次之,院感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OR=1.021,95%C I:1.017~1.025)、有贫血(OR=1.949;95%C I:1.414~2.687)、佝偻病(OR=1.178,95%C I:1.053~1.565)、营养不良(OR=1.736,95%C I:1.324~2.120)是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瘫患儿院感率高,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低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是脑瘫患儿院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脑瘫患儿免疫力、适当缩短住院治疗天数、治疗其他系统疾病是预防院感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小组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康复中心2007年1月-6月间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5例,观察组32例根据其语言发育评估水平进行分组,同一水平者每两人一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语言训练;对照组43例进行一对一语言训练。6个月后应用中国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1]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11例患儿显效,16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3.4%;对照组14例患儿显效,21例患儿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1.4%;二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组训练可以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