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益心泰有效组分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兔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丙基硫氧嘧啶混悬液灌胃制作兔CHF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兔分为模型组,益心泰有效组分低、中、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干预4周后比较各组兔一般情况,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并采集心肌、肝脏组织标本,比较各组兔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VST、LVPWT均升高(P<0.05),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IVST、LVPWT均降低(P<0.05),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均下降(P<0.05)。与益心泰有效组分低剂量组比较,益心泰有效组分中、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IVST、LVPWT均降低(P<0.05),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均下降(P<0.05)。正常对照组肝脏组织形态结构大致正常,各给药组肝脏组织形态改变较模型组有所减轻。结论 益心泰有效组分可改善CHF兔一般情况,降低IVST、LVPWT和心脏指数、肝脏指数,减轻肝脏病理结构损伤,改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2.
心烦是临床常见症状,机理复杂多样。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入手,从太阳表闭日久、药后正邪交争,阳明伤寒、虚热扰心,中焦寒热错杂、胃虚上逆,胃火亢盛、肾阴亏虚,胆气虚寒、胸中气机失和,怒气伤肝、气逆动火,少阴阴亏、水热互结,心火偏旺、气阴两虚,亡血、气血两虚等九个方面对心烦的病因病机加以阐述,并分别从麻黄汤、芍药甘草汤、甘草泻心汤、玉女煎、温胆汤、化肝煎、猪苓汤、清心莲子饮、圣愈汤九首方对其进行方药分析,以期对临床治疗心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3.
眩晕是一种病因多样的临床常见疾病,《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后世医家论治眩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湖湘名医郭志华教授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分别从肝阳上亢、肝脾不足、肝肾阴虚三个证型进行论治,临床过程中,精准辨证,对证处方,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检索并结合文献筛选血府逐瘀汤11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匹配靶点官方名称。从OMIM、DrugBank、DisGNET、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构建“单味药—共有靶点—疾病”网络。建立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 筛选后得到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192个,作用靶点394个;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且排序靠前的通路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松弛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主要与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本方中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山柰酚、柚皮素与靶点蛋白蛋白激酶1、白蛋白、胰岛素结合较好。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血府逐瘀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55.
肾盂肾炎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临床以尿频、尿急、尿道疼痛为主要症状.急性发作期伴有高热寒战,尿道灼热,腰痛,尿血,小腹坠胀,肾区叩痛.慢性期,病之日久,反复发作,小便不畅,淋漓不已,腰酸痛,膝软乏力等.本病多属于中医淋证范畴,女性高发.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是由细菌、大肠菌感染而造成.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而中医根据病因病机,病情发展变化,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辨证施治,且能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OCD)患者与健康人静息状态下脑自发活动的差异,以及差异脑区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1例OCD患者(OCD组)和21名与OCD组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后,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间脑自发活动的差异;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OCD组进行症状评估,并对两组间有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OCD病程、Y-BOCS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OCD组右侧眶额回及右侧小脑脚ALFF值显著增高(t=5.92,t=3.87;P0.05);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枕下回ALFF值显著减低(t=-4.11,t=-3.20;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右侧眶额回ALFF值与OCD病程呈正相关(r=0.571,P=0.009)。结论:OCD患者额叶、尤其是眶额回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小脑、枕叶等后脑区功能活动异常可能也参与了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AMI后心室重构是心肌对损伤及心脏超负荷的一种反应,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明显增加,而RAAS的激活作为心室重构的主要促发因素,对心室重构的影响已成为共识。因此抑制RAAS激活,改善心室重构,成为防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高血压病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查阅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及临床资料,从中草药、耳穴压籽、穴位贴敷、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等特色疗法,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进行综合、归纳。结果中医药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个性化治疗,治未病理念的早期干预,均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危险事件,平稳降压。结论中医药综合干预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扬长避短,尽最大的程度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才能更好的运用中医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实现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区内的环境实时监测、螺情预警与管理。方法以四川省仁寿县为例,基于Arc GIS Engine 10.1开发组件,设计建立林业血防工程实时监测、螺情预警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果该平台除具有螺情数据编辑、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外,还具有环境实时监测、螺情预警等专题功能。结论该平台功能强、易操作,可为基层林业血防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0.
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陈五苓散组、胶股蓝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1个月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造模成功指标。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主动脉VSMC肌动蛋白的变化。结果茵陈五苓散对动AS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退斑块、维持主动脉组织结构及功能,使细胞肌动蛋白表达趋于正常。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良好的抗AS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肌动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