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31.
肺气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终末期患者最终心肺功能衰竭.肺减容及肺移植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2004年7月及2004年12月,我们分别为2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成功实施了单肺移植,同期对侧肺减容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2.
邹卫  王三锡 《江苏医药》1989,15(4):216-217
胸膜间皮瘤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至1988年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岁;均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13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 lung cancer by video enhanced minimal access muscle sparing thoracotomy (VEMAST). Methods: 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was carried out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 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was intubated into trachea. One lung ventilation of the healthy side was done during operation. An incision of 8-10 cm long was made along the 4th or 5th intercostals. The lobectomy could be performed under VATS.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was injected locally into the area where surgical cleaning of lymph node around was considered to be unsatisfactory or desection of the tumor was not complet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ith VEMAST was successful in 29 patients. A conventional lobectomy by thoracotomy had to be done due to unusual bleeding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 involved during VEMAST in one case and the procedure was interrupted because the pulmonary artery cloud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umor in another patient. There was no dead case or the patient who had any severe complication or adverse response to the radiant. Conclusion: Radionuclide therapy was performed to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 lung cancer with VEMAST in case that surgical resection was considered not to be satisfactory. Minithoractomy assisted with VATS lobectomy and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therap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some selected stage II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34.
13例局限型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及临床诊断分析南京胸科医院胸心外科邹卫,王三锡,詹乐寰,张家麒关键词局限型胸膜间皮瘤;诊断中图号R734.3我院自1973年至1992年治疗局限型胸膜间皮瘤13例,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7例。年龄19~...  相似文献   
135.
TNF—α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TNF-α基因导入胃癌细胞系MKN28和BGC823,经筛选获阳性克隆MKN28-TNF和BCC823-TNF.对TNF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证明外源TNF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获得表达;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1%和 66%.HTdR掺入率在TNF基因转染细胞明显降低.转染后的肿瘤细胞丧失了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TNF基因导入胃癌细胞后,细胞生长及致癌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为TNF最终能用于临床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6.
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92年6月至2002年7月对64例双侧肺大疱施行同期切除修补手术,本文探讨双侧同期肺大疱切除修补手术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64例中,男59例,女5例。年龄14~78岁。单侧气胸43例,发生气胸1~12次;双侧气胸17例,发生气胸1~4次。上述60例气胸发作时有气急、咳嗽、胸闷、胸痛,其中39例呈发作性撕裂样胸痛。无气胸发作,但有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8.
肺切除术后早期活动的可行性研究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肺切除病人术后24h内早期下床活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5月41例行肺叶切除病人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术后24h内即下床活动者为加速康复组,术后第2天开始下床活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首次活动前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心负荷指标和疼痛度的变化等活动安全性指标和相关康复效果观察指标,分析影响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前后SPO2、心负荷指标和疼痛度的变化均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例均未有跌倒或胸管滑脱现象发生;两组病例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d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1);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示疼痛是影响病人术后早期活动的主要因素(P=0.008)。结论肺切除术后24h内早期活动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有效止痛是促进病人早期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9.
肺淋巴回流遵循一定规律,各肺叶淋巴回流通路是肺淋巴回流的解剖学基础。大量回顾性分析表明,肺原发肿瘤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其转移途径基本遵循肺淋巴回流通路。由于肺、纵隔间淋巴回流通路复杂,交通支广泛,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具有跨区域、跳跃性转移的特点,因此,为保证完整性切除,推荐采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随着对纵隔淋巴结的功能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证亦出现了争议。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为既保证完整性切除又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纳米活性炭是一种新型淋巴示踪剂,有望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深入对肺淋巴回流规律的认识,可以加深对NSCLC淋巴结廓清术及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的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手术,既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又避免盲目廓清所带来的损害,并能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术后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0.
单肺移植供肺的切取与肺保护液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例同种异体人体肺移植供肺的采取手术,探讨肺动脉灌注、手术技巧、供肺的修剪及人体肺移植供肺的保护及灌注液种类对供肺的影响。方法脑死亡患者,胸正中切口后肺动脉插管,4℃改良低钾右旋糖苷(LPD)溶液行肺动脉灌注,及时胸腔内降温,肺组织在膨胀状态下切取后再行肺静脉相同溶液逆行灌注,仍以4℃LPD溶液保存,右肺修剪后植入受体患者右胸腔。结果供肺采取手术时间25min,冷缺血时间160min,肺动脉灌注时间12min,逆行肺静脉灌注时间2min,肺组织完全呈白色,质地柔软,无损伤。植人后标查动脉血气分析证明植人肺氧合功能良好,手术后仅有轻微排异反应症状发生。结论供肺切取手术技巧,肺动脉顺、逆灌注的方法均是保证肺移植成功的关键。改良LPD溶液作为保护液,可减少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HLA配型在肺移植中可能并不是绝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