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1.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对照组)、高压电烧伤组(简称电伤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电伤前15 min、电伤后5 min内、电伤1 h、2 h、4 h、8 h 6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10只大鼠。测定每只烧伤SD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C)水平及血小板(PLT)数量的变化。结果 SD大鼠在高压电烧伤后PT、TT、APTT时间明显缩短,至伤后8 h PT、TT、APTT时间低于对照组时间。而Fib-C、PLT数量在烧伤后5 min即明显升高,至伤后8 h其浓度仍逐渐上升。结论高压电烧伤严重影响SD大鼠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人体营养必需氨基酸。它们不仅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糖脂代谢、凋亡及自噬而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血浆BCAA含量与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紧密独立相关,并参与疾病发生发展。因此BCAA不仅是具有潜在预测疾病与预后评价作用的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代谢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BCAA的生物学作用,其对糖尿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及ROI-C植骨融合的105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9例,年龄平均53.64±11.13岁(20~77岁);单节段76例,双节段23例,三节段5例,四节段1例,共置入ROI-C融合器141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患者吞咽不适的发生率,采用VAS、JOA、NDI评价临床疗效,并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和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80±7.04个月(12~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8.34±38.1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0.76±96.72ml。术前VAS评分为4.22±0.85分,术后6个月为1.48±0.62分,末次随访时为1.02±0.64分,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JOA评分为9.84±2.02分,术后6个月为14.2±71.81分,末次随访时为14.83±1.61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NDI评分为39.74±3.69分,术后6个月为12.71±2.82分,末次随访时为10.84±2.1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颈椎曲度平均为13.58°±7.51°,术后6个月为18.59°±7.11°,末次随访时为19.05°±6.9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椎间隙高度为3.19±0.41mm,术后6个月为5.03±1.11mm,末次随访时为4.62±0.8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早期患者吞咽不适和声音沙哑的发生率分别为4.76%(5/105)和7.62%(8/105),术后6个月上述症状均消失。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术后伤口血肿或感染、内置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安全、有效,可以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并且改善和维持颈椎整体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减少患者术后吞咽不适和声音嘶哑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郑文龙  王卓  马洁  赵帅  江国虹 《疾病监测》2015,30(4):337-341
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要原因.临床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临床分离株以O3:K6血清型为主,tdh和(或)trh基因携带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图谱具有明显的优势图谱,并且与血清分型具有一致性.而环境分离株(包括食品)多无优势血清型和优势PFGE图谱,tdh和(或)trh基因携带率远低于临床分离株,多在6%以下.各地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较大,但对氨苄西林等早期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环境分离株较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更为严重和复杂.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利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概率纤维束示踪技术(PFT)和图论法研究主观性记忆力减退(SMD)老年人脑白质网络改变。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2例SMD老年人,年龄59~75岁,既往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并随机选取28例无记忆力减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HC)组,年龄61~75岁,所有被试均完成3.0 T MR 3D T1WI和DTI。利用PANDA及GRETNA软件对DTI原始数据进行批运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间脑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Cp)、特征路径长度(Lp)、标准化Lp(γ)、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λ)、小世界性(ζ)、全局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节点效率(Ne)和节点最短路径长度(NLp)进行统计学分析,网络矩阵阈值设置为5%~50%,间隔5%,共计10个阈值,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为协变量。结果 SMD组与HC组脑白质网络均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即γ1(SMD:3.65±0.77,HC:3.74±0.79),λ≈1(SMD:1.35±0.03,HC:1.35±0.04)。当阈值设定为5%、30%和35%时,SMD组Cp较HC组明显减低(P0.05)。10个阈值下SMD组Eloc较HC组明显减低(P0.05)。SMD组后扣带回和额下回岛盖部Ne较HC组明显减低,而NLp明显增大(P0.05)。结论 SMD老年人脑网络具有小世界的一般特点,但部分区域节点传输效率减低,后扣带回和额下回岛盖部的网络属性改变可能与主观记忆力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CHD的患者247例,均接受静息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CHD患者采用静息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247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确诊187例CHD患者,非CHD患者60例。心电图诊断CHD的灵敏度为72.19%,特异度为56.67%,漏诊率为27.81%,误诊率为43.33%,阳性预测值为83.85%,阴性预测值为39.53%;心电图诊断CHD单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51.92%,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双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三支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轻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42.65%,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中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74.03%;特异度为56.67%;心电图诊断CHD重度狭窄患者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56.67%。结论静息心电图检查对CHD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多支病变、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包头市2012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包头地区流感病原谱构成及其变迁规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变异并作出预警。方法采用定量RT_PCR方法扩增咽拭子标本中血凝素(HA)基因,对包头市2012年两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47份,检出阳性标本79份,阳性检出率为14.44%,其中甲H3型流感占49.37%,乙型流感占41.77%,甲型未分型流感占8.86%,全年未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 2012年包头市流感病毒以甲3型和乙型为主,冬春季高发,易感人群为15岁少年儿童。提示流感监测应长期连续地开展,加强学龄儿童的监测,提高哨点医院监测质量,密切注意甲型流感流行株的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新变异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行Mammotome手术患者共301例,发生并发症者10例,占3.3%,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ammotome手术的301例患者中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为术中或术后出血.术中出血30 mL 1例,术后出血50 mL 1例,术后出血5~10 mL 3例,术后皮肤淤血5例.术中出血经压迫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行加压包扎并应用止血药;术后血肿可反复多次注入含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解血肿后将积血抽出;乳腺皮肤的淤血在1~3个月后自行消退,不需要进一步处置.患者随访1~3个月,无明显肿块残留、乳房变形、术后感染及气胸病例.结论 术中、术后出血是Mammotome手术的主要并发症.Mammotome术前准备不充分,初学者经验不足术中反复进针损伤血管,一次切除多个病灶,术后压迫不到位等是出血的主要原因.重视围手术期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技能,术后充分压迫及患侧制动,应用止血药,术后引流,分次抽吸出血,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CEA、ADA、CA125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08例胸腔积液患者CEA、ADA、CA125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他们各组之间的变化、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组与恶性组的A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与结核组的CEA和CA125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ADA≥38U/L、CEA≤12μg/L、CA125≤35U/ml为阳性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78.5%,以ADA≤38U/L、CEA≥12μg/L、CA125≥35U/ml为阳性界值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75.2%。结论胸腔积液CEAADA和CA125联合检测对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