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7 毫秒
71.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73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治疗的73例原发性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73例GIST施行肿瘤完全切除者68例(其中1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切除术),行肿瘤不完全切除仅取活检者5例,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6例获随访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0%、78.2%、74.1%,根据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计数分级的肿瘤恶性程度风险分级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2),极低度及低度风险组与高度风险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高度重视原发性GIST的初次手术治疗,积极行肿瘤完全切除以提高疗效,对肿瘤恶性程度风险较高者需扩大切除范围,应强调腹腔镜下GIST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检测α-catenin、Snai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α-catenin、Snail在115例结直肠癌、19例结直肠腺瘤、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分析α-catenin、Snail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α-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均呈保存型表达,在结直肠腺瘤中阳性率下降为52.6%,而在结直肠癌中进一步降低,仅为42.6%;Snail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中阳性表达率为10.0%,在结直肠腺瘤中上升为26.4%,而在结直肠癌中进一步上升至53.9%.α-catenin、Snail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侵犯、Dukes分期及患者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 α-catenin表达下调,Snail表达上调的结直肠癌病期晚,预后差;α-catenin、Snail的表达类型可作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42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膜瘤患者进行详尽的影像学随访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和分析其疗效.结果 428例脑膜瘤中,影像学诊断167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61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82例,颅底211例,脑室内23例,其它部位112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平均周边剂量12.5Gy,平均中心剂量26.3Gy,剂量曲线40%~50%.随访2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病灶明显缩小57例(13.3%),病情稳定297例(69.4%),病灶增大6例(1.4%),其中43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7例肿瘤血管染色明显减少.59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发现脑膜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和肿瘤间质增生.治疗后68例(15.9%)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能通过其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减少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多数脑膜瘤产生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手术治疗中出血以及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的治疗作用.对于无法或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复发性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4.
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组织学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从术前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的组织学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术前病理下实的51例大肠癌经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至2次,5至30天,平均12天后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切片行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1级、Ⅰ级21例,Ⅱ级24例,Ⅲ级5例,总有效率98.0%,16例淋巴结转移,其组织学疗效0级5例,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总有效率68.8%。结论 术前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组织学疗效显著,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75.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随着个体化抗肿瘤治疗观点的提出,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MDR检测将成为提高化疗疗效的必经之路^〔1〕。现已发现。除Pgp介导的MDR外,DNA拓朴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是另一与肿瘤MDR密切相关的基因,春在肿瘤细胞内含量减少及性质改变是导致许多肿瘤MDR的重要机制^〔2〕。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胃癌的化疗效果颇不理想,体外研究已证实胃癌细胞内TopoⅡ水平与胃癌化疗敏感性及MDR均有关^〔3,4〕,但有关TopoⅡ与胃癌临床关系的报道很少。为此,我们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opoⅡ在胃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胃癌术前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及TopoⅡ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SPARC (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 即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为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各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调节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相互作用、溶解黏着斑完成抗黏附反应;抑制细胞增殖及调节生长因子活性等。SPARC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活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SPARC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恶性淋巴瘤nm23、CD44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nm23、CD44在正常淋巴组织和不同恶性程度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7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组织标本中nm23、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染色阳性细胞数应用四级半定量法评估阳性强度并分为高、低表达组。结果(1)在正常淋巴组织中nm23、CD44呈低水平表达。(2)随淋巴瘤恶性程度的提高,nm23和CD44表达均增强(P<0.01)。(3)CR率在nm23低表达组为74.5%,高表达组为45.2%;CD44低表达组为67.2%,高表达组为42.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者均低表达组为75.6%,两者均高表达组为40.9%,差异有显著性(P<0.01)。(4)nm23低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组(P<0.01);CD44低表达组生存率也高于高表达组(P<0.05);而两者均低表达组、一者高表达组及两者均高表达组间1、3、5年生存率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nm23、CD44表达水平不仅可反映淋巴瘤的恶性程度,而且可作为淋巴瘤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8.
【摘要】目的 探讨MMP-1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436例胃癌组织及92例邻近正常胃粘膜组织石蜡标本中MMP-11的表达。结果 MMP-11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胃癌组织 (0 vs 47.5% χ2=73.424,P<0.01)。MMP-11表达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分化、侵犯深度、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脉管侵犯、Lauren分型相关,而与组织类型、性别无关。胃癌患者中肿瘤大小≥5cm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为62.8%,明显高于肿瘤大小<5cm患者(36.7%。χ2=28.781, P<0.001);弥漫型胃癌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为明显高于肠型患者(85.9% VS 10.7%。χ2=246.751, P<0.001);T3、T4期胃癌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96.2%,明显高于T1、T2期的10.5%、30.3%,(χ2=80.969, P<0.001);Ⅲ期、Ⅳ期胃癌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95.7%,明显高于Ⅰ期、Ⅱ期MMP-11的7.8%、14.4%(χ2=198.170, P<0.001);脉管侵犯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脉管侵犯者(70.0% VS 16.4%。χ2=122.193, P<0.001);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为68.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MMP-11的阳性表达率(12.7%。χ2=130.382, P<0.001);远处转移胃癌患者的MMP-11阳性表达率为95.1%,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39.7%。χ2=64.455, P<0.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P11的表达在TNM分期高,脉管侵犯,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发生率高,结论 MMP-1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参与了胃癌的浸润转移进程。检测MMP-1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浸润,肿瘤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11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肝素酶多肽在胃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3种针对肝素酶多抗原肽(MAP)的自制抗体和针对肝素酶全蛋白的商品化抗体,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32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抗原的表达状况;采用卡方检验、生存曲线等方法分析肝素酶抗原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32例胃癌组织中肝素酶MAP2阳性率65.2%(86/132),商品化抗体阳性率60.6%(80/132),而MAP1及MAP3均则阴性。MAP2与商品化抗体相似,其表达阳性率在有脉管侵犯、浆膜受累、远处转移、低未分化和TNM分期Ⅲ、Ⅳ期的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阳性表达者预后较差,1年、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肝素酶MAP2多肽与肝素酶全蛋白相似,其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