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7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联合治疗组3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GCS、NIHSS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GCS、NIHSS、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GCS、NIHSS、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GCS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鞍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鞍结节和前床突脑膜瘤8例,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 结果 17例鞍区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5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5例后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手术死亡或重度残疾患者. 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显露并治疗大部分鞍区病变,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趋于老龄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其中1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严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梗死面积直径〉4cm或累及半球2个以上脑叶,或梗死面积超过半球的1/3,有明显的脑水肿、颅内压高和意识障碍,临床发病急、病情凶险,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者。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而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约30%~40%,是脑血管病中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1]。针刺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证实其对控制脑出血病情发展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皮素(ET)抗体、ET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的干预作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ET抗体组(C组)、ET受体拮抗剂组(D组),每组10只.用非精确定位穿刺法将实验组大鼠自体尾静脉血200μl注入右脑实质内制备大鼠尾状核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模型.B、C、D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ET抗体、ET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每日1次,连用3 d.处死大鼠,观察其胃黏膜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血清ET-1,血清、脑、胃黏膜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胃黏膜病理变化并进行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线粒体比表面(Rsv)和体积密度(Vv).结果 制模后,血清ET-1无明显变化;血清、脑、胃黏膜MDA显著升高,SOD显著下降,脑组织含水量也明显升高;脑、胃壁细胞Rsv及胃壁细胞Vv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B组胃黏膜溃疡发生率为30%,溃疡指数为15,其他组肉眼均未见溃疡灶.与B组比较,C、D组血清、脑、胃黏膜的MDA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C组脑含水量较B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D组间脑神经细胞、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中的Rsv、Vv变化及各组间血清ET-1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抗体、ET受体拈抗剂均可有效减轻大鼠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发展,ET抗体的干预效果似乎稍优于ET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自体尾静脉血建立尾状核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实验动物模型的作用和效果。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用非精确定位穿刺法将实验组大鼠自体尾静脉血200μL注入右脑实质内,72h后处死,观察胃黏膜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血清内皮素,血清、脑、胃黏膜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含水量,脑、胃黏膜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胃黏膜溃疡发生率为30%,溃疡指数为15,两组血清、脑、胃黏膜的MDA、SOD,脑神经元细胞、胃壁细胞超微结构电脑图像定量分析中的线粒体比表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含水量及胃壁细胞线粒体体积密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皮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胃组织光镜可观察到组织坏死出血病灶,电镜见部分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内质网稀疏或扩张。结论:200μL自体尾静脉血穿刺注入法可有效达到构建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小儿较少见,头部外伤后出现脑梗死的小儿更少见。随着CT应用的普及,过去常误诊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的外伤性脑梗死患儿不断被临床确诊,现将我院1990~1997年收治的18例小儿急性外伤性脑梗死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8.
9.
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较为理想且应用广泛的术式.传统方法是剖腹放置分流管,但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逐步被应用于V-P分流术[1~4].国内通常采用普通腹腔镜三孔法(5mm、5mm、10mm),而我院采用创伤更小的微型腹腔镜三孔法(5mm、5mm、2mm),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卫余  朱飚  吴旭  卢刚  王坚 《浙江医学》2002,24(6):363-364
颅底外科手术位置较深 ,为充分显露病灶 ,需要对脑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牵拉 ,因这种牵拉造成的脑损伤称为脑牵拉伤(brainretractioninjury,BRl)[1]。现对本院1992年5月至2001年8月颅底手术中发生的21例BRI作一分析 ,以探讨防治的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 ,女8例 ;年龄14~68岁 ,平均43.6岁。行颅底肿瘤切除术17例 ,动脉瘤夹闭术4例。牵拉致脑水肿7例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11例 ,脑梗死3例。BRI发生于术后第1天3例 ,第2天5例 ,第3~5天9例 ,第5天后4例。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