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439篇
内科学   23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893篇
预防医学   351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44篇
  4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变形指数在乳腺肿物超声诊断中的应用王燕①刘明瑜②吴祥德吴国祥那桂萍③本文运用变形指数(deformityindexDI),对声象图上肿物的形状作定量分析,认为DI值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是一个辅助的客观指标。1资料和方法本组90例,系1993年至1...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素预防枸橼酸咖啡因所致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早产儿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A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B在治疗组A的基础上,生后第8天给予重组人促红素。三组患儿均在生后第8天开始给依地酸铁钠口服溶液,疗程共3周;对比三组早产儿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 Ret)、红细胞比容( Hct)、血红蛋白( Hb)、血清铁蛋白( SF)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其应用鼻塞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天数、呼吸暂停的天数及输血例数。结果经治疗后患儿Ret、Hct、Hb水平及输血例数、应用鼻塞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天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的天数观察组A与观察组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多于另外两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素能有效预防枸橼酸咖啡因所致的早产儿贫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因化疗诱发的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收集的62例ALL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伴随高血糖分为无高血糖组30例和高血糖组32例,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化疗后生存状况.结果 化疗前,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均显示正常.化疗期间,无高血糖组患者血小板浓度低于50×109/L的发生率为30.00%(9例),感染发生率为40.00%(12例);高血糖组血小板浓度低于50×109/L的发生率为56.25%(18例),感染的发生率为65.62%(21例),高血糖组患者血小板降低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糖组(P<0.05);无高血糖组的血小板平均浓度为(88.21±7.94)×109/L,明显高于高血糖组的(52.79±8.7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Zubrod评分、白细胞数目、是否出现肝肿大及核型Ph(+)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复发率为28.13%(9例),无高血糖组患者无复发或死亡情况发生(P<0.05);无高血糖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3.61个月,明显长于高血糖组患者的12.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69.10%,明显低于无高血糖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治疗ALL诱发高血糖症状会增加临床并发症风险,增加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依鲁替尼(ibrutinib)在体外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Namawal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细胞周期分析法检测依鲁替尼作用于Namawal细胞株后,对其增殖、细胞周期等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电镜观察药物作用该细胞株后48H细胞核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ibrutinib作用于Namawal后BT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经依鲁替尼处理后的Namawal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依鲁替尼下调BTK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活性。结论:依鲁替尼通过抑制p-BTK活性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治疗Burkitt淋巴瘤的潜在新药。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增殖及其ERK/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大鼠5%、10%、20%空白血清与5%、10%、20%含药血清对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10%含药血清对Eahy926细胞ERK/Nrf2-HO-1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可以促进Eahy926细胞的增殖;在Eahy926细胞中,10%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够促进ERK的磷酸化、Nrf2核转位和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大鼠血清组和10%空白血清组.结论 10%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诱导ERK磷酸化介导Nrf2入核和HO-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疫苗管理方法,为河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的疫苗分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各级CDC和预防接种单位第一类疫苗库存量,计算各地区第一类疫苗的疫苗系数;依据疫苗系数(疫苗库存量/估算月平均疫苗用量)进行疫苗分发,利用疫苗系数方差对各地疫苗库存均衡性进行评价。结果以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为例,2017年4月17日-12月4日河南省各地市这2种疫苗的疫苗系数四分位间距、极值与中位数均呈现减小趋势。乙型肝炎疫苗、MPV-A、DTaP、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疫苗系数从2017年4月17日的3.58-10.77缩小到12月4日的4.15-6.12;5种疫苗的疫苗系数方差分别下降了85.76%、86.95%、82.67%、92.97%和83.63%,且均下降到2以下。结论利用疫苗系数及其方差对全省疫苗进行分发实现了河南省各地区疫苗库存的均衡。  相似文献   
117.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我国新生儿病房的不良事件筛查工具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结合文献及专家咨询法形成筛查工具;通过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9月30日2个月回顾性研究及2016年5月9日至2016年6月9日一个月实时观察研究,记录筛查指标及不良事件,验证本工具可行性。结果:回顾性研究纳入病例782例,筛查指标总计887例次(1.13例/次),独立不良事件391例次(0.50例/次);筛查指标发现的不良事件占78.8%,筛查工具阳性预测值为0.39,其中新生儿普通病房0.4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0.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研究纳入筛查指标417例次,独立不良事件261例次,总阳性预测值0.64,高于回顾性研究阶段(0.45),其中阳性预测值有统计学差异的筛查指标为“皮肤完整性受损”及“抗生素应用”(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的筛查工具对新生儿普通病房不良事件监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加强医务工作者如实、及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培训,可提高本筛查工具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8.
[摘要]一直以来,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被认为是代谢废物和毒性气体,导致环境污染及人类死亡。 直至1949年,Sjostrand T首次报道,机体降解血红素产生胆红素IXa的同时会产生等当量的 CO,内源性 CO 受到关注,许多学者致力于内源性 CO 的产生、代谢、生物学效应、检测方法等研究,内源性CO作为一项检测指标逐渐被应用于临床。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用于评价内源性CO产生水平的矫正室内一氧化碳的呼气末一氧化碳值 (ETCOc)作为一 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也开始应用于临床。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许多常规的检查方法应用于新生儿存在潜在很多弊端,不易被家属接受,存在延误诊疗的风险。因此,寻找一种能用于早期诊断新生儿常见疾病,并持续评估患儿病情动态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分析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长学制儿科学医学生90人,包括早临床组(G1,二年级第三学期,n=47)和临床见习组(G2,四年级第七学期,n=43)。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进行对比。两组分别抽取24名、20名学生参与一次临床课程教学,对比组间形成性评价和随堂测试得分,以了解两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差异。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临床兴趣及早临床兴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1.000)。学习方法有部分差异:G1组课后学习时间更长(Z=-2.36,P=0.018),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Z=2.53,P=0.011),学习方式更依赖于作业(P=0.020),预习率更高(Z=-5.07,P<0.001)。学习能力有部分差异:G2组文献检索能力更强(χ2=10.57,P=0.001),G2课堂及延展课堂表现得分更高(t=-3.18,P=0.004;t=-10.14,P<0.001)。学习效果方面,G2仅一道多选题正确率高于G1(t=-2.46,P=0.022)。结论 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和能力接受临床课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根据我市结防所痰检室2001~2005年的检测资料,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及同期的菌阳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