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01.
陈新  陈瑜  许睿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91-92,100
临床麻醉工作中,尊重患者自主权是知情同意的基础,知情同意反映了患者自主权与医学干涉主义之间的相互妥协.在信任基础上的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的最佳体现,也是对医学干涉主义的尊重,从而为患者的最佳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02.
王芳  许睿  耿智隆  马龙 《医学争鸣》2007,28(20):1875-187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氯诺昔康或奈福泮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F组:芬太尼1 μg/kg 丙泊酚2 mg/kg;L组:氯诺昔康0.16mg/kg 丙泊酚2 mg/kg,N组:奈福泮0.4 mg/kg 丙泊酚2mg/kg.术中根据患者反应,适时静脉追加丙泊酚0.5 mg/kg.观察和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痛评分、定向力恢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术中MAP,HR,SpO2,RR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或下降,以F组变化最大(P<0.01),术后患者均在2 min左右清醒.三组注射疼痛及术后宫缩疼痛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注射疼痛程度较高,L组术后宫缩疼痛程度较低.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可靠,加强镇痛作用的同时未见加深丙泊酚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为一种价优效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较高,如对其采取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抢救各种并发症,可使病死率下降.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中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在800~1000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采集动脉血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SjvO2)血氧分压(PaO2、PjvO2)、血氧含量(CaO2、C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乳酸含量(aLac、jvLac)。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CaO2与CjvO2明显下降,而aLac与jvLac明显上升(P<0.05),且术中C组aLac和jvLac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实施GDFT,能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05.
复方五指柑胶囊是由五指柑、十大功劳、岗梅、山芝麻等中成药组成的复方制剂,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设计来评价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风热感冒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119例口服复方五指柑片,每次4片,每天3次。治疗3 d后经统计分析得到,试验组综合临床疗效愈显率为63.3%,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80.7%。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复方五指柑胶囊服药量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个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可显著改善便次改变、便质改变、排便异常、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主症,两组的主症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7.
黄为君  黄敏  许睿 《山西护理杂志》2012,(12):3214-3215
[目的]探寻适用、高效、病人满意度高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将乳腺癌病人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多媒体光盘进行功能锻炼,专科护士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对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运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期的效果,评价右美托咪啶在术中唤醒中的效果。方法:16例拟行大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术中需唤醒以确定大脑皮层功能区位置,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两组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TCI全麻诱导,行气管内插管。调整丙泊酚血浆TCI浓度,维持麻醉深度级别Narcotrend Stage(NTS)D2~E1,根据手术操作需要调整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2~6 ng/mL。取出颅骨后,A组停止输注丙泊酚,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8μg/kg,15 min匀速静注。继以0.3μg/(kg.h)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输注根据手术操作需要在2~6 ng/mL之间调整。A组准备唤醒时调整右美托咪啶输注速率为0.1μg/(kg.h),调整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1~1.5 ng/mL。B组准备唤醒时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在1~1.5μg之间,调整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在1~1.5 ng/mL之间,直至NTS上升至B0~B2之间,行术中唤醒,唤醒期观察指标:唤醒时间、每分钟呛咳次数和体动次数、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唤醒期间指令反应情况。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监测及电刺激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和病灶切除,然后再次实施全麻至手术结束。结果:唤醒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每分钟呛咳次数和体动次数A组显著少于B组;唤醒期间A组SBP、MAP、HR均低于B组;唤醒期间指令反应情况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功能区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期间,右美托咪啶在唤醒时间方面长于丙泊酚,不良反应的发生上少于丙泊酚,循环系统稳定性方面优于丙泊酚,对指令的反应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9.
复方五指柑胶囊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五指柑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①急性毒性试验,取NIH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采用最大给药法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d,观察期间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②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每组20只,3个试验组用复方五指柑胶囊2.01、1.02、0.51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个月.观察一般状况测量动物器官指数,进行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复方五指柑胶囊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0g/kg,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370倍以上;长期毒性以复方五指柑胶囊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复方五指柑胶囊是一种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蓄积性毒性作用、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三桠苦用80%乙醇渗漉提取,提取物用色谱技术分离,采用波谱技术(EI-MS、1H-NMR、13C-NMR等)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桠苦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出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5, 3′-三羟基-4′-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1)、3, 7-二甲氧基山柰酚(2)、香草酸(3)、β-谷甾醇(4)。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三桠苦素C,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