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Q-PCR)方法在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CML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年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ML患者的BCR-ABL水平分布在164%~469%,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患者的BCR-ABL水平降至0.1%~0.2%,伊马替尼组患者随着治疗BCR-ABL水平逐渐下降,在治疗一年后降至0.1%~0.3%。治疗前后患者的BCR-AB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伊马替尼组患者的BCR-ABL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RQ-PCR方法监测BCR-ABL水平可以作为CML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2.
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医生,现在我成了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 当医院决定成立一支医疗小分队去抗洪一线大堤为民服务的消息一出,我便主动请缨要求参战,院领导同意了。  相似文献   
73.
许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7):172-173
目的:就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运动干预对其治疗作用等分析,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功能改善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http://www.ninds.nih.gov/heahhand_medical/pubs/post-polio.html,Nov.10.2004,http://www.post-polio.org/ipn/pnn11-4d.html.和中国期刊网1998—01/2005—02期间关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运动(sport)”,“小儿麻痹后遗症(Post—Polio Syndrome)”。资料选择:有关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病因及健康问题,如何治疗等文献国外报道较多,通过文献及网站查阅,最后选择相关文献20篇。资料提炼:在20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5篇,给予删除;对1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8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刊、儿麻痹后遗症产生的病因有前柱细胞感染理论、新肌肉细胞的老化和体内激素分泌影响等。临床症状表现除了有早期的肌肉疲劳和虚弱之外,患者还会产生呼吸困难、失眠、吞咽困难等其他症状。目前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及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但国内仍有近百万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有待矫治和康复,运动干预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症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并伴有多种临床症状。运动干预在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功能改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13 8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其初步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表 1 两组溃疡痊愈情况比较例 (% )组别 n愈合显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 1 3884(60 .87) 4 9(35 .50 ) 5(3 .62 ) 1 33(96 .38)对照组 1 2 5 73(58.40 ) 2 9(2 3 .2 0 ) 2 3(1 8.40 ) 1 0 2 (81 .60 )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我院纤维胃镜检查 ,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1] ,共2 63例 ,其中门诊 10 9例 ,住院 15 4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3 8例 ,男 10 7例 ,女 3 1例 ,年龄 2 1~ 60岁 ,平均 3 5岁 ,病程…  相似文献   
75.
Huntington舞蹈病是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动作和痴呆为其特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国内较为少见,现将我们1994年11月遇到的1例,结合其家系调查,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先证者(Ⅲg),女,44岁,大专文化,山东省郓城县人.因敏感多疑10年,进行性颈部、躯干及四肢不自主扭转舞动2年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984年4月无何原因地缓慢发病,表现孤僻、少语、多疑、害怕、失眠,有时自语自笑,病情渐加重,不能正常上班.于1988年、1989年先后2次住本院诊治,均诊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氮平、氯丙嗪等系统治疗,精神症状有所  相似文献   
76.
许玲  谭建兰 《海南医学》2010,21(2):137-13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晕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产妇652例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健康教育、一对一责任助产、预防产后出血等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分娩产妇886冽为观察组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晕厥发生率为5.5%,对照组晕厥发生率为12.3%。结论通过认真做好卫生宣教,加强预见性护理,预防产后出血,及时控制和处理产后出血等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VATS治疗肺大泡患者8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VATS治疗肺大泡的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8.
胡蓬勃  许玲  王晓宇  周国军  吴立强  孙斌 《河北医药》2012,34(11):1687-1688
百草枯(paraquat,PQ)属有机杂环季胺类除草剂,易溶于水,在酸性及中性中稳定,遇碱分解,口服吸收率低,为5% ~15%,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2 h后达药学峰值,15~20 h后血浆浓度缓慢下降,在肾小管中不吸收,多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在体内主要集中在肺,其浓度可为血液浓度的1~90倍.百草枯对人毒性强,对全身多系统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肺组织特征性损伤最为突出.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口服致死量为30~40 mg/kg,病死率60% ~80%[1],超大剂量中毒患者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中、重度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肺泡内出血水肿, 3周后出现不可逆肺间质纤维化,最终死于肺功能衰竭,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9.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宽口径、厚基础、整体优化,突出特色和鼓励个性发展,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四个原则,在广泛调研、充分沟通基础上修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遵循标准、突显特色、加强实践、重视能力、教学改革等方面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氧疗、营养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尼可刹米静脉滴注;B组给予经鼻或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C组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的同时静滴尼可刹米,疗程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结果B、C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PaCO2的下降较B组明显。C组治疗后的分钟通气量大于B组。结论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衰竭,增加通气量,尤其在改善高碳酸血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