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士官人才,本文从教学方法、教材编写以及考核方式3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优化诊断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课程评估及技能考核中。本文介绍了标准化病人的发展历史,对其在血液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肝脏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午后间歇性低热、盗汗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本例患者在排除肝内结核和原发性肝癌的基础上,行经皮CT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查示:Ki-67增殖活性15%~20%,CD20、CD79a、Bcl-2和PaX-5阳性,CD5、CD10、CD3、CD7、CD23、CD43、MUM1及cyclinD1阴性。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 (典型的淋巴上皮病变)可确诊原发性肝脏MALT。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方案化疗6个疗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随访至2010-04-21已存活12个月。回顾性分析文献中49例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2(36~85)岁,男∶女为0.91∶1。影像学检查以孤立性病变较多见,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CT(18F-FDGPET-CT)扫描有助于对肝脏MALT淋巴瘤进行分期。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推荐在行手术治疗后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结论原发性肝脏MALT罕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结果和免疫表型特征,淋巴细胞IgH基因重排和染色体易位检测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水煎液和含药血清的化学成分,探讨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按照四君子汤处方中药材比例制备水煎液,灌胃6只大鼠后2 h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水煎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有效成分。结果: 四君子汤水煎液中检测出10种化学物质,其中皂苷类7种,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e、Rg1、Rb2、Rd、Rg3、甘草酸;黄酮类3种,分别为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香豆素。含药血清中检测出人参皂苷Rb1、Re、甘草酸共3种化学原型成分,甘草次酸、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共2种代谢产物。 结论: 四君子汤水煎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来自人参及甘草,其中人参以原型化合物,而甘草则以水解产物的形式存在于在血液中。  相似文献   
15.
距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距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其治疗方法本身便带来许多并发症。本文就距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分型、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作为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短期的并发症,如胰腺炎、出血及穿孔.其中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的免疫球蛋白(IVIG)是从超过1000例健康人群的混合血浆中提取而成(一般为15000例)。它的半衰期与正常人体血清中IgG相似,主要包括完整的IgG分子及其他正常血清中的lgG亚群分子,同时还包括微量的IgA、IgM、IgG的F(ab’)2片段以及可溶性的CD4、CD8及HLA 分子。临床上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IVIG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组织和器官移植,以防治移植后的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本文就IVIG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移植上的应用作一综述。一、IVIG的免疫凋节机理1.免疫球蛋白Fc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Fcγ受体的阻断作用。IVIG可以暂时性的阻断脾脏巨噬细胞的Fcγ受体功  相似文献   
18.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信使,可由鞘氨醇激酶(SphX)催化产生,并作用于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介导多种生物学行为。研究表明,SphK、S1P及S1PR的异常与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淋巴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1PR1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相互作用也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发病,因而具有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军卫生后勤事业的迅猛发展,卫生士官已成为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重要力量,对维护官兵健康、提高医疗救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卫生士官的任职教育已成为完成军队卫生后勤保障任务的关键[1]。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对诊断学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是卫生士官人员为基层部队提供有力保障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 23例难治性ANLL患者采用FLAG方案治疗,氟达拉滨(Flud) 25 ~ 30 mg·m-2·d-1(50 mg/d),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Ara-C)0.5 ~ 2 g·m-2·d-1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 μg/d,第0天至第5天或至中性粒细胞(ANC)计数≥0.5×109/L,皮下注射,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73.91 %(17例),1个疗程CR率为52.17 %(12例),总的CR率为65.22 %(15例)。初发难治CR率85.71 %;晚期复发CR率87.5 %。结论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NLL总体疗效较为满意,尤其对于初发难治和晚期复发患者,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是治疗难治性白血病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