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HeLa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组(1‰ DMSO)、内质网应激诱导组(2 μg/mL衣霉素或500 nmol/L MG132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诱导)和内质网应激干预组[衣霉素或MG132+2 mmol/L 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B-呋喃核糖苷(AICAR)干预组、衣霉素或MG132+2 mmol/L 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干预组以及衣霉素或MG132+0.5 mmol/L AMPK抑制剂Compound C干预组],以探究各处理组中AMPK活性状态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收集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组诱导孵育后,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AMPK/T-172磷酸化水平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p-elf2α、Grp78和XBP-1s)的表达,并采用细胞内钙集群检测分析(Indo-1 ratiometric Ca2+ analysis)检测各组HeLa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衣霉素和MG132可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p-elf2α、Grp78和XBP-1s的表达。AMPK激动剂AICAR和二甲双胍干预可降低上述3种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的表达,并降低细胞胞浆内因内质网应激导致的Ca2+浓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的干预对上述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AMPK激活能缓解HeLa细胞中的内质网应激,维持细胞内质网的功能稳态,可能对提高肿瘤细胞的应激耐受能力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测定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简化维生素D含量测定的计算方法。方法:通过对各国药品标准中维生素D含量计算方法的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并对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统计了国内7家实验室的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结果,确定了254 nm和265 nm 2个波长下的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结论:采用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法计算维生素D的总量,简化了实验步骤,避免了随机操作误差。该方法快速、准确,为进一步提高维生素D制剂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袁松  刘飞  张保  李梦莹  王俊华  高峰 《中国康复》2019,34(5):231-234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sEMG)观察蝶形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蝶形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改良Ashworth量表(MAS)来评估2组患者患侧肘关节及腕关节的肌张力大小,采用简易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IEM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肱三头肌IEMG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肘、腕关节屈肌M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FMA-U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蝶形浴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痉挛,减轻因痉挛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刘阳  袁松  赵庄  何兰 《药物分析杂志》2018,(9):1507-1510
目的:建立^(19)F核磁共振定量(qNMR)测定片剂中含氟药物含量的方法。方法:以4,4′-二氟二苯甲酮为内标,氘代DMSO为溶剂,采用反门控去耦的zgfhigqn.2脉冲序列,利用^(19)F qNMR测定卡格列净片中卡格列净含量。试验参数如下:谱宽SW=40×10-6,射频中心频率O1P=-110×10-6,采样点数TD=128 k,采样时间AQ=3.5 s,弛豫延迟时间D1=20 s,扫描次数32次。结果:通过简单的过滤或离心处理后,使用^(19)F qNMR测得6片卡格列净片中卡格列净含量分别为98.2%、98.9%、101.0%、99.7%、99.2%,与HPLC外标法测定结果相近。结论:^(19)F qNMR可以用于含氟药物制剂中药品含量测定,这种技术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不受辅料等干扰,可以用于含氟药物制剂含量的高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5.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甲磺酸阿帕替尼原料药中甲磺酸阿帕替尼,提供一种有效的化学样品测定手段。方法以1,4-二硝基苯为内标,甲磺酸阿帕替尼为样品,DMSO-d6为溶剂,采用zg30脉冲序列在恒温(25℃)下获取1H-NMR谱。以δ7.50处样品定量峰和δ8.46处内标峰面积比值测定氢核磁共振谱,计算甲磺酸阿帕替尼的质量分数。并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甲磺酸阿帕替尼在0.01~0.05 mmol/L线性关系良好。原料药中甲磺酸阿帕替尼质量分数为96.66%,RSD值为0.33%。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的结果 96.25%基本一致。结论本法样品制备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甲磺酸阿帕替尼原料药中甲磺酸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高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病时间、术前炎症情况、合并症情况、腹部B超情况及手术方法,术后指标采用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确定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术前炎症重、有其它合并症、腹部B超异常的病例从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术前发病时间不是高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原腹腔镜有其特点,准确的术前评估,积极的围绕手术期处理、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均有助于提高高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同时测定甲酚皂溶液中3个甲酚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C~2 TrefoilTM CEL1(150 mm×3.0 mm, 2.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二氧化碳-甲醇,梯度洗脱,流速2 mL·min-1,柱温30℃,样品室温15℃,背压11.7 MPa,检测波长278 nm,进样量1μL。结果:甲酚皂溶液中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在3 min内实现分离,相邻主峰间的分离度分别为5.8和7.4。邻甲酚、间甲酚和对甲酚的检测限均为0.8μg·mL-1,定量限均为2.0μg·mL-1,线性范围均为4~200μg·mL-1(r=0.999 9,n=6),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n=9),97.5%(n=9)和98.4%(n=9),3批甲酚皂溶液中含甲酚分别为86.8%、86.9%和87.2%。结论:建立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能快速分离甲酚的3个异构体,操作简单,且极大幅度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绿色环保,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甲酚皂溶液中...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洗脱介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酒石酸茚喹诺啉的含量。结果:酒石酸茚喹诺啉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5%,在5~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柱层析法分离游离药物的柱回收率为101.0%,加样回收率为97.9%。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40.3%。结论: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测定酒石酸茚喹诺啉脂质体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用过氧化氢酶间接碘量法测定吐温80中非法加入的过氧化氢的含量。方法:用过氧化氢酶分解样品中的过氧化氢,通过间接碘量法测定分解前后样品中强氧化物的含量,计算样品中过氧化氢的含量。结果:检测了7个厂家18批吐温80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所有样品全都检测出含有过氧化氢,最高达到了185.3μg·g-1。结论:作为注射剂常用的药用辅料,吐温80中残留的过氧化氢会对注射剂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利用本法可以简便、快捷的检测出过氧化氢含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为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开展清洁与消毒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保障隔离病区的物表清洁与消毒质量。方法 通过检索全球COVID-19防控相关的循证实践指南,以AGREE II(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I)评价工具进行严格评价及指南的筛选,通过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及调查利益相关者即清洁与消毒岗护士对流程落实的认同度及观点反馈,最终通过小组会议形成隔离病区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指南,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合对清洁与消毒岗护士的调查结果,形成6大步骤40条具体内容及备注(评估计划与组织、人员准备与培训、物资准备与提供、实施清洁与消毒、医废处理与整理、监控反馈与改进)的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物表清洁与消毒流程。结论 基于循证实践指南构建的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可为疫情中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降低院内传播风险提供护理管理策略,为同质化落实清洁与消毒措施、保证隔离病区的清洁与消毒质量提供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