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不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点的少见的心肌病。我们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6例HOCM病人,均施行手术切除部分肥厚室间隔心肌,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Trastuzumab修饰四代聚酰胺-胺型枝状聚合物纳米粒对结肠癌SW480的靶向效果,为构建新型的靶向结肠癌的纳米递送系统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MTT法确定SW480细胞摄取PAMAM NPs和PAMAM-Trastuzumab NPs适当的浓度;通过激光共聚焦和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SW480对罗丹明B标记的PAMAM NPs和PAMAM-Trastuzumab NPs的摄取;并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定量研究SW480细胞对两者的摄取差别;尾静脉注射荷SW480瘤裸鼠研究两者体内分布情况.结果 PAMAM NPs和PAMAM-Trastuzumab NPs的浓度在0.2 mg/mL时细胞存活率较高且对SW480细胞的毒性较小.激光共聚焦断层扫描显示SW480细胞可以较好地摄取PAMAM-Trastuzumab NPs,同时流式细胞仪定量显示PAMAM-Trastuzumab NPs在SW480细胞的分布较PAMAM NPs高40%(P <0.05).PAMAM NPs和PAMAM-Trastuzumab NPs在移植瘤中的分布明显多于其他脏器,并且随时间的延长PAMAM-Trastuzumab NPs体现了更好的靶向效果.结论 体外与体内实验证明Trastuzumab修饰的PAMAM NPs对结肠癌细胞SW480有很好的靶向效果,可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较好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四代聚酰胺-胺型枝状聚合物纳米粒介导热休克蛋白质90(HSP90)基因表达对结肠癌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结肠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和转染HSP90基因表达组,对比不同时点三组肿瘤的大小,评价抑瘤效果.通过Western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HSP90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单核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8、IL10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转染HSP90基因表达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脾单核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 治疗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2和INFγ含量较荷瘤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IL10含量基因表达对荷瘤小鼠结肠癌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激发免疫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4.
自发性气血胸常突然发病。过去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但往往因反复复发与继发感染,而引起进行性肺功能损害。我院1981年3月~1988年12月对24例青壮年特发性白发性气血胸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中,男23例,女1例。年龄18~47岁,平均25岁。左右侧各12例。病灶位于肺尖部者22例(22/24)。单纯气胸18例,气血胸6例。有明显发病诱因如剧咳、抬重物者15例。入院时患侧肺压缩50%~95%不等(平均75%),术前肺压缩均超过70%。并经严格的内科治疗,共作胸穿143人次(人平10次以上),抽出气体195L(人平7.8L),最多的穿刺24次,抽气共40L,作胸膜腔闭式引流20人次,置管4小时~38天。发病至手术时间10小时~84天。发病后出现休克者3例,其中1例发病后在4小时内引出血性胸液1700ml,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体征,疑进行性胸内出血紧急剖胸手术。  相似文献   
35.
笔者最近对几所中高级医院1990年上半年的群众来信进行了抽样调查。认为加强新时期的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良好的医疗道德风尚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仍是当前医疗卫生战线搞好廉医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管理学和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6例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m23的阳性率为65.7%,与病人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肿瘤临床分期越高,nm23的阳性率越低;腋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率明显低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nm23基因可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环氧化合物交联牛颈静脉带辩管道的外观形态,组织稳定性及流体物理性能的特征。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辩管道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照组(Control组,n=8)。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管壁厚度,管腔外径及瓣膜的抗返流性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各组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结果PC组外观形态,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性能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A组血管变硬。呈淡黄色,抗返流性能下降,与P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组及GA组的组织含水量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Control组(P〈0.05),PC组和GA组的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较Control组均升高(P〈0.05);PC组组织断裂强度G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氧化合物能有效交联牛颈静脉带辩管道提高其组织的稳定性,且能较好的保护瓣膜的抗返流性能。  相似文献   
38.
CXCR4在VEGF-C介导的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为研究干预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mRNA的表达及VEGF-CmRNA的表达,探索其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Boyden趋化小室法检测CX-CR4不同表达状态乳腺癌细胞的趋化活性和趋化抑制性。结果45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CXCR4mRNA和VEGF-CmRNA的表达。37例CXCR4mRNA呈高表达,表达率为82.22%,73.33%的VEGF-CmRNA高表达(33/45);VEGF-CmRNA高表达组的CXCR4mRNA的高表达率大(P<0.05);CX-CR4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XCR4的配体SDF-1对乳腺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为75%,经抗CXCR4单克隆抗体处理后癌细胞的平均趋化率下降至34%,CXCR4被特异性抗体封闭前后的癌细胞趋化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CXCR4的表达和VEGF-C的表达与肿瘤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XCR4的功能状态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活性。由此提示,通过干预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VEGF-C的活性可能成为阻断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用光交联剂SANPAH将不同浓度鼠抗人CD34抗体接枝于经过去细胞和光氧化后的牛颈静脉表面,明确接枝鼠抗人CD34抗体的最佳反应摩尔比和最佳浓度.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生物材料实验室完成.按4个不同摩尔比(1:0,1:10,1:20,1:50),SANPAH和4个不同浓度[0.665 μmol/L(100 mg/L),1.33 μmol/L (200 mg/L),6.65 μmol/L (1 g/L),13.3 μmol/L (2 g/L)]鼠抗人CD34抗体进行反应后,经紫外线照射光化学接枝于经过去细胞和光氧化后的牛颈静脉上,各组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滴加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摩尔比和浓度反应结合的荧光效果,从而初步推断出最佳的反应和结合的摩尔比和浓度.结果:随着鼠抗人CD34抗体的浓度的升高,荧光整体上是越来越强,但是当浓度高于6.65 μmol/L时,荧光差别不是很明显;当二者的反应摩尔比为1:20时,荧光最强.结论:最佳的鼠抗人CD34抗体和SANPAH反映接枝的浓度是6.65 μmol/L,最佳的摩尔比是1:20.  相似文献   
40.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切除术在治疗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59例VAMT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MT下行肺叶楔形切除术12例,单肺叶切除术43例,双肺叶2例,全肺2例,其中双侧开胸同期手术1例。无围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0mL。中转开胸率1.7%(1/59),并发症发生率5.1%(3/59)。胸腔引流时间平均3.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7d,近期效果满意。结论:VAMT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肺部良性病变、孤立性转移瘤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差、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而将其用于治疗Ⅱ~ⅢA期NSCLC时应有选择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