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5pg舒芬太尼行腰一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椎管内禁忌证,无产科病理因素,ASAⅠ~Ⅱ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无分娩镇痛组(C组)。A组在珠网膜下腔注5μg舒芬太尼后硬膜外置管,接电子输注泵。B组只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接电子输注泵,泵内药液都为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C组不做镇痛,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VAS评分),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畀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的催产素使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鞘内注射5μg舒芬太尼行腰一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镇痛组,两者都不延长产程,对母儿的影响小,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滤器复用对血浆TNF-α、IL-6清除的影响。方法将需要行CVVH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首次使用透析器,B组为用过氧乙酸消毒后复用透析器(均为第1次复用),分别测定治疗开始后0,2,6 h血浆TNF-α、IL-6的浓度及0~2 h和4~6 h期间收集的滤出液中TNF-α、IL-6的浓度。结果透析开始后2 h和6 h血浆中TNF-α、IL-6的浓度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开始后0~2 h和4~6 h期间收集的滤出液中TNF-α、IL-6的浓度2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VVH时滤器复用仍能有效地清除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尤其是对IL-6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23.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变化规律,以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对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进行统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大于干体重5%有11例,小于干体重3%有15例,在3%~5%有46例。家庭支持度不够、患者的负性情绪、饮食和饮水不当是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的主要原因;体重增加过少与患者的年龄、残余尿量有关。实施规范化管理、个体化教育指导能帮助患者合理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24.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常见并发症[1],积极探索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有效方法在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采用参附针联合左卡尼汀针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临床特征,以探讨可能影响尿激酶溶栓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下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患者82例,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患者51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患者31例。将溶栓治疗有效的45例患者作为有效组,无效的37例患者作为无效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时间、溶栓治疗并发症(出血、血肿)发生率及溶栓治疗前动静脉内瘘基本情况。结果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血栓栓塞时间较短(P<0.05)。两组患者出血、血肿等溶栓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VF患者中,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吻合口内径、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较长,吻合口流速更快、血栓长度较短,瘤样扩张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VG患者中,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动脉吻合口内径较大、血流速较快(均P<0.05)。结论临床对于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患者,不能盲目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以免增加内瘘血管二次损伤、消耗有限的血管资源。内瘘血栓栓塞时间、吻合口内径、桡动脉内径、血栓长度、吻合口血流速和瘤样扩张等可作为是否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参考指标,以提高溶栓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危重型毒蛇咬伤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局部症状、实验室指标变化及预后。结果:总共33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观察,其中截肢1例,死亡1例,其余痊愈,治愈率93.9%。联合治疗后,患者一般状况改善,局部肿胀疼痛缓解,实验室指标改善。结论:血液净化联合中药外敷是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的重要手段,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盐酸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增强预防PONV的效果。方法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注盐酸恩丹西酮8mg,B组静注盐酸恩丹西酮8mg+地塞米松10mg,采用WHO规定标准评定PONV。结果术后第1个24h,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达Ⅲ级者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第2个24h,B组PONV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达到Ⅲ级者明显小于A组。结论盐酸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能增强预防PONV。  相似文献   
28.
血液透析加用血液滤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透析模式不断丰富 ,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日益提高。如何提高透析充分性 ,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 ,是当前血液净化疗法的一个临床课题。笔者对47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透析方式作比较 ,以期了解血液透析加用血液滤过的临床价值。1.对象 :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男性27例 ,女性20例 ,年龄42.4±16.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 ,糖尿病肾病2例 ,痛风肾病2例。透析时间5~123个月 ,平均47.0±23.7月。2.透析方法 :(1)血液透析加血液滤过 :23例 ,每周透析3次 ,其中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伴SHPT27例,其中行PTX18例,RFA9例。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12周、24周、52周血i PTH、Ca2+、P3-、Alb、Hb、Hct等变化;比较术后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两组i PTH均下降(P 0. 05),PTX组下降幅度大于RFA组(P 0. 05);两组血Ca2+均明显下降(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PTX组血磷下降(P 0. 05),RFA组术后l周、12周血磷下降(P 0. 05),术后24周出现反弹(P0. 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周PTX组血Alb较术前升高(P 0. 05)、术后52周RFA组血Alb较术前升高(P 0. 05),组间比较无差异;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Hb比较均无差异(P 0. 05); Hct除PTX组术后12周明显上升(P 0. 05),余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2)患者骨痛、皮肤瘙痒等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周低血钙发生率:RFA组77. 78%(7/9),PTX组94. 44%(17/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682,P=0. 409)。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RFA组44. 4%(4/9),PTX组11. 11%(2/18)例,RFA组高于PTX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7. 000,P=0. 000)。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SHPT,首选PTX,如不能实施PTX或需再次PTX的患者,可考虑RFA。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重比重与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90例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重比重单侧腰麻组、轻比重单侧腰麻组和常规腰麻醉,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三组分别推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10mg。重比重组:侧卧位穿刺,患肢朝下,腰麻针缺口朝下,注药后继续侧卧10min;轻比重组:患肢朝上侧卧,腰麻针缺口朝上,注药继续侧卧10min;对照组注药后即平卧,观察三组患者的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15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效果,Bromage评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比重、轻比重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HR与麻醉前比较下降不显著(P〉0.05),对照组麻醉后的MAP和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和HR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单侧腰麻组麻醉后的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战的例数明显多于单侧腰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比重和轻比重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副作用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