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71.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COL1A2在头颈部鳞癌(HNSC)中的表达及相关功能。方法 利用TIMER2.0数据库分析COL1A2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通过GEPIA数据库、UALCAN数据库分析该基因在HNSC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COL1A2基因蛋白互作网,DAVID数据库分析与该基因互作蛋白基因的相关功能;最后通过GCBI基因雷达数据库预测该基因可能参与的调控网络和转录因子。结果 COL1A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有差异表达。COL1A2及相关蛋白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其参与了4个细胞组分、5个分子功能、11个生物学程序、7条信号通路,在基因调控网及转录因子预测发现,COL1A2与多种蛋白、转录因子、lncRNA、micRNA等相互调控。结论 COL1A2与HNSC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多种蛋白、转录因子共同调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2.
孟玉菡  李双  胡婷  马丁  卢运萍  汪辉 《癌症》2010,29(1):15-19
背景与目的:宫颈腺鳞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病理类型,发病率较低。本研究分析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探讨宫颈腺鳞癌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4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选取同期88例宫颈腺癌作为对照组,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腺鳞癌患者肿瘤直径>4cm占47.7%,对照组占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为低分化者研究组占56.8%,对照组占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11)、FIGO分期(P=0.013)、间质浸润(P=0.05)、淋巴结转移(P=0.017)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P=0.032)和淋巴结转移(P=0.01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2年总生存率和2年无瘤生存率宫颈腺鳞癌患者分别为83.3%和80.7%,宫颈腺癌患者分别为87.1%和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腺鳞癌具有瘤体大、组织学分化差的临床特点,FI...  相似文献   
173.
HBV基因组特殊的结构及生活周期特点决定了其易于突变。突变改变了病毒的生物学行为和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前S/S开放读码框(ORF)以点突变为主,可引起免疫逃避,与隐匿性HBV感染有关;前C/C-ORF以G1896A突变常见,与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细胞癌(HCC)、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生相关;P-ORF的突变主要发生在逆转录酶区(RT区),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关系密切;X-ORF突变主要是重叠于该区的核心启动子的A1762T和G1764A的双突变,与HBe Ag阴性CHB、HCC、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相关。明确这些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可为HBV感染者制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综合表现的差异性,以提高临床对结节病与肺结核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的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归纳分析结节病和肺结核两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检验相关值的变化。结果结节病组22例,肺结核组28例,结节病与肺结核两组临床症状对比,咳嗽、气促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胸部CT检查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双肺门淋巴结肿大,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的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难以鉴别的结节病与肺结核,通过临床症状、胸部CT影像及T-SPOT.TB检查进行分析可以提高两者的鉴别率。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构建适用于本科护生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体系,为本科护生带教老师专项培训提供目标依据及考评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体系内容,采用德尔菲法对19名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的专家进行3论咨询.结果 最终拟定的核心能力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12项二级指标及42项三级指标,并明确了每一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内涵.结论 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指标内涵,专家积极性较高、权威程度较高、意见协调一致,咨询结果可靠、有效,体系构建合理,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6.
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 基因型分布的特点.方法 采用针对HCV三种主要基因型1,2,3和1b亚型设计的型-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套式PCR扩增HCV基因组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检测55例HCV IgG阳性血清的HCV RNA,并对其中40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CR检测的抗HCV IgG阳性血清标本55例中,50例为HCV RNA阳性,阳性率为90.91%;对40例HCV RNA阳性的血清进行分型,发现23例为1b型,15例为2,1 b混合型,HCV-1b亚型含有率为95%,其余两例分别为2型和1,2混合型.结论 该地区HCV流行优势株为1b亚型.  相似文献   
177.
增殖诱导配体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1998年新发现的TNF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体液免疫,并在T、B淋巴细胞的成熟与活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调查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220例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0.62±7.2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隐瞒、家庭所在地、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造口对性生活的影响程度、有无造口并发症进入回归方程(P<0.001),可解释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总变异的75.0%。结论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减轻患者自我隐瞒倾向,给予患者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对降低其病耻感程度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针对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应主动对其进行性健康教育;针对居住在农村的患者,应注意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和随访途径。为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应切实教会患者如何进行造口护理操作,并指导患者对造口进行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30例患者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通过术前常规护理及心理、饮食干预,术后指导四肢康复锻炼和严密观察骨水泥渗漏,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积极配合PVP治疗,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术前充分地准备,术后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观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