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7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日常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现况,为制定学习生活环境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17个省(区、市)2 400所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日常通风换气情况的资料收集,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学校类型间通风换气情况.结果 317所学校(占13.2%)检测过空气环境中CO2浓度.CO2日常检测情况城区学校优于乡镇学校,在寄宿/非寄宿分层中,非寄宿学校优于寄宿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06,21.89,P值均<0.01).日常检测过CO、可吸入颗粒物和可挥发性污染物的学校比例依次为6.5%,7.5%,9.3%.在参与调查的学校中,80.8%有日常通风换气制度,其中在寒冷季节每天换气累计时间在90 min以上的学校有925所,占38.5%;少于30 min的学校有331所,占13.8%.结论 卫生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完善针对教室空气质量监测的规定和标准.建议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加强学校管理力度,为中小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2.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 分析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18个省(区、市)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曾阅读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报告率男生为45.8%,女生为8.5%;性行为报告率男生为14.8%,女生为5.6%.曾有性行为者中,有2名以上性伴侣者男生为41.7%,女生为28.5%;性行为系被迫发生者男生为12.7%,女生为18.8%;安全套使用率男生为48.5%,女生为51.5%;18.6%和20.5%的男、女生报告曾使对方或自己怀孕.西部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东、中部.结论 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更突出,针对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3.
中国城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分析我国大中学生吸烟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的213 253名大中学生,分性别、年级计算学生的尝试吸烟率、近期吸烟率和经常吸烟率.结果 男、女生尝试吸烟率初中为29.5%和14.2%,高中为52.4%和24.8%,大学为66.3%和26.9%.全国大中学生合计近期吸烟率为13.8%(男生为23.0%,女生为4.6%),其中初中男、女生分别为12.3%和女3.5%,高中生为26.3%和5.2%,大学生为40.5%和4.9%.男、女生经常吸烟率初中为0.52%和0.12%,高中为0.68%和0.10%,大学为1.07%和0.19%.各项吸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西部>中部>东部.男生随年级上升增势明显,女生高中阶段最高.结论 我国学生吸烟率有上升趋势;青少年控烟干预应向中、西部倾斜.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1990—2010年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结婚和生育的地区不平等性。方法 利用1990—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的已婚率和生育率。将各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计算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的不平等绝对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衡量已婚率和生育率与人均GDP的关联。结果 1990—2000年,全国15~19岁女性的已婚率从4.7%下降至1.2%,但在2010年反弹至2.1%。生育率从1990年的22.0/1 000人下降至2000年的6.0/1 000人,2010年进一步下降为5.9/1 000人。1990年,15~19岁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II和CI均P>0.05)。SII分析显示,2000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已婚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2.4%(95%CI:0.4~4.4)和2.3%(95%CI:0.3~4.2)。与此同时, 2000年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生育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12.9/1 000人(95%CI:5.4~20.5)和9.3/1 000人(95%CI:4.6~14.0)。已婚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2(P=0.02)和-0.17(P=0.03), 生育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7(P<0.01)和-0.26(P<0.01)。200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4%(95%CI:0.1~2.7),生育率平均下降7.9/1 000人(95%CI:2.9~12.8)。201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5%(95%CI:0.1~2.9),生育率平均下降6.7/1 000人(95%CI:3.2~10.1)。结论 2000年和2010年存在女性青少年早婚早育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早婚早育;减少收入不公平、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可能是改善早婚早育地区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5.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17岁女学生生长长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少数民族17岁女学生20年(1985--2005年)生长长期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土族、羌族、撒拉族19个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AM)和17岁女生身高、体重的变化.结果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女生的成年身高和体重有很大幅度提高.2005年各民族17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均超过150 cm,其中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1 cm的民族有6个:朝鲜族(1.47 cm)、土家族(1.38cm)、羌族(1.32 cm)、白族(1.25 cm)、回族(1.13 cm)和布依族(1.07 cm).体重每10年增速超过1kg的民族有6个:蒙古族(1.79 kg)、朝鲜族(1.69 kg)、藏族(1.66 kg)、纳西族(1.39 kg)、羌族(1.28kg)和回族(1.10kg).19个少数民族女生的AA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提前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土家族、瑶族和纳西族,分别提前2.15、1.76和1.38岁.结论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女生出现较为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但各民族女生青春期发育和成年身高增长幅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要给予生长长期趋势增长缓慢的少数民族更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我国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现状,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6年9-12月开展的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资料,选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6 054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现状。结果 2016年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到1 h、1~2 h、2~4 h、>4 h分别占35.3%、39.0%、18.4%、7.3%。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到1 h的报告率:女生(39.3%)高于男生(31.1%),郊县(36.9%)高于城区(34.2%),普通高中(48.5%)>大学(39.8%)>初中(32.6%)>职业高中(31.4%)>小学(27.4%),差片(36.6%)>中片(35.2%)>好片(34.0%),中部(38.8%)>西部(35.2%)>东部(3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每天户外时间不足1 h的报告率随年级变化明显,在高三达到顶峰,与各年级课业负担密切相关,性别差异在初一之后开始变得明显。河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 h的报告率最高,均超过40%,而北京、福建、广东最低,均低于30%。结论 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偏低,其中女生、普通高中生户外活动不足情况尤其明显,学生户外活动应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并充分考虑学生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8.
59.
即Ververck指数,计算公式为[体重(kg)+胸围(cm)]×100/身高(cm),它将3个形态发育指标结合在一起,综合反映人体长度、宽度、围度、厚度和密度,表示人体每1cm身高的重量和围度,并与心肺机能有密切关系。维尔维克指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18岁以后各年龄数值基本稳定。维尔维克指数@胡佩瑾 @季成叶  相似文献   
60.
背景和目的:人类生长的长期变化是反映人群公共卫生状况变化的一个指标,它帮助人们了解生长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且反映着不同代的人群间在生长和身材方面的生理学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一个半世纪以来部分国家儿童和成人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总结和比较美国、日本、部分欧洲国家儿童和成人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等长期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