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痔上动脉结扎合保护肛垫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痔上动脉结扎合保护肛垫整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96.0%,对照组总治愈率60.0%,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肛缘水肿、肛门渗液比较方面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痔上动脉结扎合保护肛垫整形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法对肛肠手术后尿潴留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肛肠科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前给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仅给予心理诱导、按摩、听水声治疗,观察治疗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尿潴留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此耳穴贴压法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治疗后尿潴留发生率低,而且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47例,给予患者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评估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评分及布里斯托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结果:治疗两周后,47例患者Wexner便秘评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risto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47例患者Wexner便秘评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两周后(P<0.05),Bristol评分高于治疗两周后(P<0.05)。结论: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耳穴贴压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尿潴留是肛门直肠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1]。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法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麻元通便止痛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量、肠神经递质及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元通便止痛汤低、中、高剂量组(6,12,18 mg·kg-1)及莫沙必利组;模型组、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 d,建立STC模型;模型建立后,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 C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期及治疗期粪便数量及含水量;计算各组大鼠碳末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1,3,4,8(AQP1,3,4,8)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大鼠碳末推进率、排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NO,NOS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结肠NO,NOS含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AQP1,3,4,8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元通便止痛汤组及莫沙必利组结肠AQP1,3,4,8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型(P0.05)。结论:麻元通便止痛汤可改善STC大鼠肠道功能、排便数量及粪便含水量,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结肠NO,NOS含量及AQP1,3,4,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摘要: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按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其有效率可以达95%,优于对照组;可以显著提高首次排尿量和缩短排尿时间。 结论: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是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是十分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应对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80),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应对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以及3个月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应对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正>尿潴留是肛门直肠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肛门手术后尿潴留(排尿困难)的发性率为30%~40%[1],国内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2%~52%[2],发生原因可能与环境、心理因素、性别、年龄、疼痛刺激、手术处置和麻醉等有关[3]。病人通常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 观察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将满足研究要求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持续疗程均为8周。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UC疾病活动指数(DAI)变化、肠镜下黏膜积分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所参与研究的病例均顺利完成该治疗,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AI、Baron内镜评分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细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在本治疗阶段的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对试验进程并无影响,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能显著提高U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肠黏膜炎症,保护UC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