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学验证是替代试验方法从开发到接受之间的必然过程,近年来,用于代替体内皮肤刺激或腐蚀试验的体外重建皮肤替代物的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皮肤模型和检测方法.在遵循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皮肤模型及预期毒性终点的特点,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验证标准,以规范皮肤模型和体外方法的开发、标准化和比对验证,推动替代方法的认可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左心室肌组织Na+-K+-ATP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mRNA的表达及其活性以及厄贝沙坦干预。方法采用两肾一夹制造肾性高血压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厄贝沙坦组(50 mg.kg-1.d-1),每组7只;另设假手术组大鼠7只;测量各组大鼠术前、术后血压,用药8 w后,测量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左心室肌组织(LV)Na+-K+-ATP酶α1亚单位mRNA、CaN mRNA及心钠素(ANP)mRNA表达,生化酶学方法检测心肌Na+-K+-ATP酶、CaN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RHR血压、LVM I及心肌ANP mRNA表达明显增加,心肌Na+-K+-ATP酶α1亚单位mRNA表达及其活性明显降低,CaN mRNA表达及其活性升高;与RHR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能降低RHR血压、LVM I及心肌ANP mRNA表达,上调Na+-K+-ATP酶α1亚单位mRNA表达(P<0.05)并增加其活性,降低CaN mRNA表达(P<0.05)及CaN活性。结论 RHR左心室肥厚发生及逆转与心肌Na+-K+-ATP酶α1亚单位mRNA、Ca...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和损伤与多种皮肤功能下降和皮肤疾病密切相关.传统皮肤抗氧化剂的生物学评价多采用局部皮肤损伤模型或疾病动物模型,随着皮肤氧化损伤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和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利用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或重建的皮肤模型为测试系统,建立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抗氧化效应评价和筛查,以及机制研究和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4.
田华  秦瑶  代虹 《中国药业》2013,(19):75-76
目的分析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住院患者265例,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家庭自储药品的存放、检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家庭自储药的管理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XIAP进行干预,以探讨XIAP能否抑制细胞凋亡。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1~3天龄)心肌细胞至第4天,脂质体介导转染pDsRed2-XIAP、pDsRed2-N1质粒和不转染的心肌细胞分别设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以物理性缺氧(95%N2+5%CO2)方式培养,在6h、12h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调亡,结果采用统计学SPSS11.5软件包进行单项方差分析。〈0.05,有显著差异。结果①缺氧后经TUNEL检测,各组均有心肌细胞凋亡;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多;③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与空白组明显减少(〈0.01)。结论缺氧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XIAP能明显减少缺氧诱导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人起病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61例成人起病经典T1DM患者,对患者入组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和微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两组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起病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成人起病经典T1DM患者161例,男80例,女81例。T1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为27.3%(44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分别为5.6%(9例)、14.9%(24例)和18.0%(29例)。微血管并发症组的男性比例、病程、受访时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素氮、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较无微血管并发症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长病程(OR=1.093,95%CI=1.023~1.168)及收缩压(OR=1.049,95%CI=1.021~1.078)、糖化血红蛋白(OR=1.214,95%CI=1.006~1.464)和血尿素氮(OR=1.487,95%CI=1.113~1.987)水平升高是成人起病经典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结论:应重视长病程、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的成人起病经典T1DM患者,其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水平现状,为调节睡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问卷调查法,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某三甲医院(定点收治)某病区40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讨论其睡眠相关影响因素及焦虑水平。结果本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PSQI总分(14.67±4.67)分,SAS总分(51.55±10.10)分。睡眠质量与焦虑经Pearson分析呈正相关(r=0.92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患者主观认为疫情严重程度以及焦虑状态是影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睡眠质量整体较差,应完善相关应急措施,加强对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心理疏导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减轻焦虑,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EST)是通过ECVAM正式验证的胚胎和发育毒性的动物试验替代方法。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多项优化的EST方法通过基因转染、利用人来源的干细胞、增加检测通量、组合检测终点、量化检测指标等方式,提高了EST方法预测胚胎毒性的科学相关性和检测效率。在整合测试策略的原则之下,经过大规模化学物质的前验证和标准化试验,新的EST方法可单独或作为组合试验的一部分可以应用于先导药物的研发和化学品的胚胎毒性预测及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秦瑶 《现代养生》2022,(6):901-903
目的 分析呼吸衰竭患者行高流量吸氧抢救治疗期间的常见护理风险,观察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其中2021年1-12月入院的45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2020年1-12月入院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高流...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翻指宫底向宫腔内陷,使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出的病症,系产科罕见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若诊治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孕产妇病死等.子宫内翻多发生于产后,而引起产后急性子宫内翻的原因常见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及时发现和治疗产后子宫内翻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结局,降低病死率.本文回顾总结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3例子宫内翻患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