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21.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比较两种结直肠癌前病变癌变机制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诊断的53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包括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及3例混合性息肉;同时选取45例传统腺瘤、50例结直肠腺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性息肉、20例SSA、3例混合性息肉以及45例传统腺瘤DNA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及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检测10例SSA、10例传统腺瘤、l例混合性息肉及50例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MLH1蛋白在增生性息肉中仅3例阴性(10%),在SSA、传统腺瘤中均呈阳性.MSH2、MSH6及MGMT蛋白在增生性息肉及SSA中的阴性率明显高于传统腺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2)结直肠SSA和传统腺瘤中KRAS基因突变比例为5/10,5/10;1例混合性息肉存在KRAS基因突变.(3)结直肠腺癌中,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8% (24/50)、6% (3/50)及4%(2/50).结论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与传统腺瘤在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MMR与MGMT在“锯齿状肿瘤”癌变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腺癌癌变过程中发生较早的重要遗传学改变.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其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的5例原发性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原发性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51~73岁,中位年龄56岁,其中病理分级G21例,G34例,肿瘤直径1.5~5.8cm,平均3.3cm。2例位于底部,2例位于体部,1例位于胆囊颈部。4例开腹行胆囊切除术+肝部分切除+肝门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胆囊癌根治术。术后1、2、3年生存期分别为75%、45%、20%,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结论 原发性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较罕见,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以及生长抑素治疗能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3.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3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3例IV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因子宫肌瘤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出IVL,其中1例在术中偶然发现子宫静脉内瘤栓并将其完整取出,另2例术后病理检查时才发现微小瘤栓,瘤栓组织形态符合良性平滑肌瘤.3例测定雌激素受体,其中2例阳性.3例术后均未经特殊治疗,随诊8~32个月,无异常情况.结论:IVL容易被临床忽视,应注重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根治IVL依靠彻底性手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有活性的激酶C受体(RACK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食管鳞癌细胞中RACKI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1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黏膜中RACKl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将病例按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吸烟与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中RACKl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RACKl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363,P<0.01).不吸烟组的肿瘤组织中RACKl高表达率为72.5%(29/40),高于吸烟组的46.6%(34/73)(X2=7.040,P=0.008).TNM l期和Ⅱ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RACKl高表达率为63.8%(44/69),高于TNMⅢ期的43.2%(19/44)(0=4.616,P=0.032).Ki67评分越高的肿瘤组织中RACKl的表达越低(x2=8.261,P=0.016).结论 RACKl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发生下调.食管鳞癌中RACKI的表达与吸烟、TNM分期及Ki67评分具有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l)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Methods West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RACKl expression in ESCC cell lines.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conducted to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RACKl and Ki67 in tumor tissues and adjacent normal epithelium from 113 ESCC patients in tissue microarra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CKI level and such clinieopathologic profiles as age,gender,location,smoking,differentiation degree and TNM(tumor,node,metastasis)stage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RACKl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ESCC tissues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adjacent epithelium(X2=63.363,P<0.01).An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RACKl was observed in 72.5%(29/40)ESCC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out a smoking history.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46.6%(34/73)of patients with a smoking history(x2=7.040,P=0.008).In addition,the rate of up-regulated of RACK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tage I andⅡgroup(63.8%,44/69)than that in stage Ⅲ group(43.2%,19/44)(x2=4.616,P=0.032).Moreover.the ESCC tissues with a higher Ki67 score showed a lower level of RACKl than that with a lower Ki67 score(x2=8.261,P=0.016).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RACKl is down-regulated in ESCC tissues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smoking,The expression of RACKl was associated with smoking,TNM staging and Ki67 score of ESCC.  相似文献   
25.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5年总生存率不足10%。手术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晚期ICCA患者放化疗抵抗,治疗效果不理想,亟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ICCA多种驱动基因改变及信号通路异常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探索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拟对ICCA驱动基因改变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食管腺样囊性癌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囊性癌(简称ACC)一般发生在大小涎腺,而发生在食管非常罕见,1954年第一次描述食管ACC,至1990年共有47例报告。我院25年来仅见2例,组织学图象与发生在涎腺的ACC一致,现进行简要的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病例报道 例1:患者男性,60岁,因吞咽不顺半年来  相似文献   
27.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多个系统,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最常见。目前关于NEN的研究主要包括肿瘤相关的基因、肿瘤相关的通路、肿瘤相关RNA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NEN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不同系统的NEN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区别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MSI是林奇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同时由于MSI阳性的结直肠癌比阴性者表现出更好的预后,且对5-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不敏感,MSI同样成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9.
北京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委员会举办的 2 0 0 0年新春联谊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召开 ,有 40 0余位病理工作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该医院病理科主任孙耘田主持 ,院长唐平章致欢迎词 ,市病理专科委员会副主任黄受方致新春祝词 ,该医院病理科刘复生发言 ,缅怀了我国已故的病理学家。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佘铭鹏、中华病理学杂志总编辑吴秉铨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德文先后致辞。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并由各医院的病理学工作者表演了节目。会议气氛热烈 ,表现了北京市病理学界团结、向上的时代精神2000年北京市病理工作者新春联谊会在…  相似文献   
30.
小肠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复阅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重新诊断;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S-100、Ki-67、P53及bcl-2蛋白等8种抗体表达;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8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69.7%、50.9%。单因素分析,患者预后仅与肿瘤大小及性别有关(P<0.05)。结论对男性小肠间质瘤患者应加以关注,小肠间质瘤直径大于5cm,应高度警惕其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