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及部分实验室检测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3419例,年均发病率30.79/10万,年均病死率0.09%,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率为全国发病率的4.38倍。报告伤寒病例占73.54%。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区为黔西南州,其次是贵阳市和安顺市。全年均可发病,5~9月发病占62.30%。男女病例之比为1.28∶1,5~55岁发病占88.31%。农民发病占33.43%,学生占25.53%。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423起,报告病例20214例占19.55%,暴发疫情呈逐年减少趋势;暴发地点多在贫困农村、学校和城郊结合部;水型暴发起数占50.57%,食物型18.39%。流行菌型79.87%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19.31%。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及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6.44%、11.49%、8.05%、4.6%、2.3%及1.15%;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菌素敏感,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93.18%、2.27%及1.62%;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呈多重耐药。结论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明显降低,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日益严重,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流行菌型及药敏监测势在必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控制措施,保证"洁净的饮用水、卫生的食物和有效的健康教育"等最基础和重要的措施落在实处,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伤寒副伤寒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我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食用犬的鼠疫感染情况,评估当地人群通过食用犬肉感染鼠疫的风险。方法 通过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 2012—2014年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采集当地用于食用的犬只血清334份,当地农家犬血清172份,同时在甘肃及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采集当地牧羊犬血清226份作为对照检测血清F1抗体。甘肃省犬只中25.71%为血清F1抗体阳性,青海省犬只中阳性率为18.18%,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采集犬只全部为阴性。结论 我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食用犬只中尚未发现鼠疫感染,当地人屠宰、食用犬肉目前无感染鼠疫的风险。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平坝县2009年甲肝应急综合措施的防控效果,为今后甲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3~15岁正常人群免疫状况及疫苗接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对疫情采取以甲肝疫苗应急接种为主,辅以传染源管理、饮用水消毒、食品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应急综合措施,比较综合措施落实前后甲肝发病率,评价其防控效果。结果平坝县3~15岁正常人群甲肝感染率55.53%(241/434),接种甲肝疫苗2个月后抗一HAVIgM阳转率77.08%(37/48)。综合防控措施保护率为86.29%,2010年发病率比2009年下降91.96%(X2=155.79,P〈0.叭)。结论平坝县甲肝发病与易感人群免疫力水平密切相关,采取以甲肝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可及时有效地控制甲肝流行。  相似文献   
44.
遵义市城区人口约60万,体制改革后分为红花岗区和汇川区,属贵州伤寒副伤寒(以下称伤寒)高发重点地区,2003年两区伤寒年发病率分别达361·22/10万和1744·23/10万。为了解高发地区伤寒流行因素,病例临床诊断治疗现状,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2004年3月24日~4月10日,对两城区2003年6月以来报告的散发伤寒病例随机抽取350例(红花岗区200例,汇川区150例),通过询问和查看病历记录等方式,用设计好的个案登记表开展流行病入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基本情况350例病例男性181例(占51·74%),女性169例(48·26%),家庭平均人…  相似文献   
45.
伤寒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常见病.这些地区的改水、改厕任务艰巨,短期内很难解决好.注射伤寒Vi菌苗是预防伤寒的一个有效措施.贵州省某所实行伤寒Vi菌苗(以下简称Vi菌苗)接种制度,即对所有人员都注射Vi菌苗,从1998年元月起所内陆续出现伤寒病人,呈现爆发流行,经调查认为是一起水型爆发.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 actin,F-actin)及其部分骨架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生物学行为和提高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效率提供线索。方法: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mDCs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研究细胞骨架F-actin的结构和部分细胞骨架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的mDCs的F-actin出现了明显重排,F-actin的表达量在3 ng/ml组下调(P=0.000),在5 ng/ml组上调(P=0.000)。(2)mDCs表面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的变化,长度在3 ng/ml和5 ng/ml组较对照组细、短(P=0.001,0.000);数量在1、3 ng/ml和5 ng/ml组较对照组少而稀疏(P=0.000);在7 ng/ml组mDCs表面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通过回归分析细胞丝状突起长度和数量与F-actin表达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828和0.746,P=0.000)。(3)细胞骨架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fascin1在所有实验组中均出现了下调(P=0.001、0.000);p-cofilin1与总cofilin1的表达水平比在1 ng/ml和3 ng/ml组均下调(P=0.000);profilin的表达在1、3 ng/ml和5 ng/ml组均上调(P=0.001、0.001、0.013)。结论:TGF-β1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影响mDCs的细胞骨架F-actin结构及其部分结合蛋白的表达,提示在临床上施行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时,需以适当的方式阻断TGF-β1的信号转导通路,这对进一步深入理解DCs的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夏秋季腹泻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细菌病原分布.方法 对2010 年6~11 月贵阳市6 所监测哨点医院的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气单胞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434 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高发年龄为0~岁(75.81%),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7~10 月;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207/434)和云岩区(51/434).434 例腹泻标本共检出48 株病原菌,平均检出率11.06%(48/434);其中以沙门菌、气单胞菌为主,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志贺菌、结肠弯曲菌,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志贺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是2~岁,达42.31%;病原菌以0~岁较高,占56.25%(27/48).大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占78.80%(342/434),而粘液便病原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便和稀便(x2=30.89,P <0.01).结论 贵阳市夏秋季腹泻人群以0~岁的婴幼儿为主,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明区和云岩区,病原菌依次以沙门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志贺菌为主,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有效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证实贵州省凯里市一起犬伤人致儿童死亡病例为狂犬病所致,了解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dFA实验初步检测犬和患儿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以RT-nested 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测定狂犬病病毒N基因全长序列,根据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dFA与RT-nested PCR检测显示犬脑和人脑组织标本均为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核酸阳性.经测序拼接均得到长度为1353 bp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犬脑组织(GZD)和人脑组织(GZH)检出的狂犬病病毒N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与我国各省已报道的狂犬病病毒基因1型流行毒株及疫苗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4%~99.6%和98.2%~100%,与我省往年报道的毒株N基因核苷酸和推到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此外,在与疫苗株的比较中,与CNT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进化树分析显示犬脑和人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N基因亲缘进化关很近,同属于基因1型狂犬病病毒.结论 从病原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证实了贵州省一起犬伤人致儿童死亡病例为狂犬病所致,其病原为狂犬病病毒基因1型,与疫苗毒株中的CNT毒株的亲缘进化关系最近,该起病例可能为我省境内传播,因此,应加强我省狂犬病疫区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鉴定贵州省-起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来源菌株(GZZA)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应用传统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菌株, 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16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菌株(GZZA)采用传统方法和PCR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 MLVA-16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布鲁氏菌各型代表菌株中的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聚类最近, 但在重复序列(VNTR)位点bruce42、bruce04、brace09和brucel6与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存在重复数目差异。结论该起疫情来源菌株(GZZA)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 其遗传特征与羊种生物3型菌株最接近, 但部分VNTR位点存在重复数目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