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7097篇
  国内免费   332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277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699篇
内科学   55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1020篇
预防医学   3139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175篇
中国医学   500篇
肿瘤学   25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24篇
  2022年   1222篇
  2021年   1086篇
  2020年   1261篇
  2019年   1134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张露  陈媛  李俊良  张华  谢春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3019-302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氯化铝染毒所致NG108 - 15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铝致学习记忆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NG108 - 15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溶剂对照)、姜黄素组(16 μmol/L姜黄素)、铝组(160 mg/L氯化铝染毒 )、铝+姜黄素组(160 mg/L氯化铝染毒24 h后,给予16 μmol/L姜黄素处理24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吖啶橙/嗅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计数凋亡细胞数并计算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qRT - PCR检测细胞中PKC、NMDAR1、NMDAR2B 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PKC、NMDAR1、NMDAR2B的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 way ANOVA),组间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 = - 5.547、 - 4.948,P<0.001),PKC、NMDAR1、NMDAR2B的mRNA(t = 4.926,P = 0.003;t = 6.330,P<0.001;t = 4.224,P = 0.019)和蛋白(t = 20.638,P<0.001;t = 4.509,P<0.001;t = 17.388,P = 0.002)表达水平降低, 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细胞凋亡率升高(t = - 5.153、 - 7.390,P<0.001);加入姜黄素处理后,与铝染毒组相比,铝+姜黄素组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 = 2.930,P = 0.006;t = 4.907,P<0.001),PKC、NMDAR1、NMDAR2B 的mRNA(t = - 10.337、 - 6.621、 - 6.847,P<0.001)和蛋白(t = - 30.551、 - 7.451、 - 26.294,P<0.001)表达水平升高,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细胞凋亡率降低(t = 2.707,P = 0.01;t = 4.632,P<0.001)。结论 上调PKC - NMDAR信号通路表达,可能是姜黄素减轻氯化铝染毒所致NG108 - 15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对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全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由1.24人上升到1.69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4.20%、81.60%、84.47%,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分别上升了237.50%、115.29%、38.88%,研究生学历人数分别上升了167.47%、105.88%、301.85%。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稳步增长,但存在疾控人员总数相对不足、省级疾控中心年龄结构老化、县级疾控中心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年共报告1 714例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5例/10万,无明显季节性分布,男性发病率(3.14/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2.07/10万),1~6岁儿童居多(55.43%),以散居儿童(45.22%)和集体单位儿童(托幼机构、学校)(42.47%)为主;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的病例占91.72%;AFP病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38%;27.48%的病例为短暂性肢体麻痹;16.45%的病例残留麻痹。结论 贵州省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的高敏感性和及时性,保持常住儿童脊灰疫苗高覆盖率,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随访时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病例肌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保护成年后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分析大气污染物与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肺癌死亡人数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肺癌病人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浦东新区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肺癌死亡资料,利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并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的影响。结果 大气污染物(PM10, SO2, NO2)浓度与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呈正相关。PM10, SO2, NO2浓度对居民肺癌死亡风险的影响均在累积8 d(Lag 0~7)最强。PM10, SO2, NO2浓度上升10 μg/m3累积8 d(Lag 0~7)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分别上升1.09%(95%CI:0.35%~1.83%), 3.78%(95%CI:1.98%~5.61%)与2.76%(95%CI:1.10%~4.44%)。女性人群肺癌死亡对PM10与NO2的影响不敏感(P>0.05)。大气污染物对高龄人群与低文化水平人群肺癌死亡效应较强,人群间效应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可以升高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以累积8 d(Lag 0~7)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CHARLS第四次调查,将中国28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依据安德森模型对19 136例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探讨。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4.7%,其中,西部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47.3%),四周就诊率最高(18.2%); 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女性(男性OR=0.782,95%CI:0.675~0.905)、文化水平较高(OR=1.853,95%CI:1.197~2.869)、丧偶者(OR=1.317,95%CI:1.081~1.605)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中部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OR=2.094,95%CI:1.123~3.903)或新农合(OR=1.952,95%CI:1.069~3.563)、轻度失能(OR=1.440,95%CI:1.099~1.885)的居民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西部地区,女性四周就诊的可能性高于男性(OR=0.718,95%CI:0.628~0.821); 三个地区均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越差、慢性病患者四周就诊的可能性更高(P<0.05)。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是三个地区四周就诊率相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配置门诊医疗资源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特点进行合理倾斜。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LDL cholesterol,高LDL - C)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5年的疾病负担,为中国高LDL - C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中因高LDL - C造成的死亡数、死亡率及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相关指标均采用GBD 2019全球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率的变化趋势,并应用R 4.1.0对1990—2016年中国因高LDL - C造成的死亡率和DALYs率建立ARIMA模型和NNAR模型,用2017—2019年的数据来评价两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后用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预测2020—2024年中国高LDL - C死亡率和DALYs率。结果 1990—2019年中国高LDL - C造成的死亡率(AAPC = 3.1%,P<0.05)和DALYs率(AAPC = 2.2%,P<0.0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增长14.21%和0.56%,男女性别比范围分别为1.33~1.67和1.36~1.76,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疾病负担≥70岁人群远高于15~49岁和50~69岁群体;ARIMA(0,2,0)和NNAR(1,1)模型预测与实际趋势基本一致,前者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以及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较小,预测精度更好。 结论 中国高LDL - C造成的疾病负担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020—2024年将继续上升。男性、高龄人群疾病负担更加沉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8.
郭昊  曾强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51-2955
目的 了解华中地区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状况以及与血压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为该地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2 019年4—6月在河南、湖南、湖北三省省会城市的15所中学对4 846名初中学生进行生物电阻抗(BIA)的身体脂肪测试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试,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体脂肪率与血压偏高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结果 华中地区省会城市青春期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0.96%。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8.96%,女生为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48,P<0.01)。不同城乡、年龄、BMI和是否遗精/月经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χ2 = 7.28、86.98、178.68、45.76,P<0.01)。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平均为(23.14±9.26),其中男生为(21.02±10.86),女生为(25.25±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 = - 15.24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男生体脂率<P 25者相比较,P25~<P50、P50~<P75、P75~<P90、≥P90者患血压偏高的比例是其3.14(OR值95%CI = 1.76~5.52)、4.05(OR值95%CI = 2.31~7.01)、6.33(OR值95%CI = 3.55~11.17)、12.44(OR值95%CI = 6.97~22.13)倍(P<0.01);与女生体脂率<P 25者相比较,P50~<P75、P75~<P90、≥P90者患血压偏高的比例是其2.25(OR值95%CI = 1.45~3.45)、3.29(OR值95%CI = 2.09~5.12)、6.14(OR值95%CI = 3.88~9.64)倍(P<0.01)。结论 华中地区省会城市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与血压偏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男生关联关系大于女生,今后应保持合理的体脂率,以预防血压偏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本研究针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调查分析了家庭医生服务开展现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医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方法 本研究共抽取了成都市六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每家机构的1名管理人员和1个家庭医生团队分别进行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2月。结果 成都市双向转诊取得一定成效,但下转难情况依然突出;有偿签约效果不好,居民就诊观念需转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家医服务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家医信息化平台存在诸多问题,功能亟需改善;家医的绩效考核制度有一定激励作用,但仍需完善;基层卫生投入不足,家医政策落地难。结论 规范分级诊疗秩序,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加强官方媒体宣传力度,转变居民就诊观念;提升基层职业吸引力,培养优质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家庭医生信息化服务平台;健全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家医配套政策与措施,强化基层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分析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科学有效防治老年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描述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变化趋势,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10004例,就诊延迟6146例,就诊天数中位数为22(8,56),就诊延迟率为61.44%;2011—202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427.926,P<0.001),不同性别(男性x2趋势=243.848,P<0.001;女性x2趋势=185.402,P<0.001)和年龄组(≤<70岁x2趋势=281.925,P<0.001;70~80岁x2趋势=123.219,P<0.001;>80岁x2趋势=20.175,P<0.001)患者就诊延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汉族、本地户籍、因症就诊、Ⅰ型肺结核患者相比,其他少数民族(OR=1.308, 95% CI: 1.177~1.454)、因症推荐(OR=1.392, 95% CI: 1.108~1.749)、Ⅱ型(OR=3.314, 95% CI: 2.071~5.302)、Ⅲ型(OR=3.149, 95% CI: 2.104~4.713)、Ⅳ型(OR=2.695, 95% CI: 1.741~4.171)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较高,流动人口(OR=0.707, 95% CI: 0.631~0.792)、转诊(OR=0.658, 95% CI: 0.597~0.726)、追踪(OR=0.873, 95% CI: 0.778~0.980)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省2011—2020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较高,民族、户籍、患者来源和诊断分型是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