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腹茧症临床比较少见,术中没有能明确诊断,但手术后效果较现想,取得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通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PD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中药+西药组)60例,对照组(西药组)60例,疗程3个月。各组由神经内科医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进行评分,分别记录精神、行为和情绪(UPDRS-I)、日常生活活动(UPDRS-Ⅱ)、运动功能检查(UPDRS-Ⅲ)、运动并发症(UPDRS-Ⅳ)、生活满意度(LSIB)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评价治疗的有效率、运动功能的改善等情况。结果:建立了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案。经该方案治疗后1,2,3个月,治疗组UPDRS-I,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和PDQ评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降低帕金森病致残率,促进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提高生存质量,使其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芩丹颗粒对微波辐射损伤大鼠的防护作用。方法制作微波辐射大鼠模型,检测微波辐射前后体温变化,用芩丹颗粒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环化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A(PKA)、促肾上腺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热休克蛋白70(Hsp 70)。结果微波辐射后体温明显高于辐射前(P0.05);微波辐射后1 d,辐射模型组血清中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照射后2周,辐射模型组cAMP、β-EP、ACTH、PKA、Hsp 70分别为(23.49±8.96)nmol/L、(12.68±2.21),(86.39±28.88)pg/mL、(4.94±1.21)、(1.73±0.27)ng/m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芩丹颗粒组cAMP(10.09±1.03)nmol/L、PKA(2.62±0.55)ng/mL、β-EP(4.61±0.69)pg/mL、Hsp 70(1.63±0.20 ng/mL)明显低于辐射模型组(P0.05)。结论芩丹颗粒可通过调节cAMP、PKA、β-EP、ACTH含量对微波辐射的损伤起到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在儿童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使用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儿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Risser征均为0级。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单胸弯3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双胸弯1例。入院时冠状位Cobb角38°~85°,平均66.8°;矢状位Cobb角38°~66°,平均45.5°;坐高36~64 cm,平均48.6 cm。疗效评价指标包括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及其矫正率、坐高、躯干偏移、双肩高度差、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率和并发症,重点在身高和发育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冠状位Cobb角17°~39°,平均28°,矫正率为48%~65%,平均为52%。术后矢状位Cobb角25°~39°,平均31°,坐高46~70 cm,平均56.8 cm。全部病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矫正角度丢失率< 5%,坐高平均增加2 cm ,3例出现矫形棒尾端皮肤感染,均予以局部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肩部失平衡,余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初步临床疗效证实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非小细胞肺癌mdr—1和mrp的表达及其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耐多药基因(mrd-1)和耐多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非小细胞肺癌、癌旁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5例非小细胞肺癌、癌旁和125枚手术切除淋巴结组织的mdr-1、mrp表达。结果:在肺癌组织中mdr-1、mrp的表达及两基因共表达的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移淋巴结(N1~2)的mdr-1、mrp阳性率也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织(N0)(P<0.01)。随访发现,肺癌组织mdr-1和mrp阴性患者的术后1、2、3年生存率(89.5%、78. 6%和50%)高于mdr-1和mrp阳性者(80.8%、68.8%和14.3%)。结论:肺癌组织mdr-1、mrp的表达与相对应的淋巴结组织具有一致性,转移淋巴结组织的mdr-1、mrp基因表达可能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mdr—1和mrp阴性者化疗效果好,对于阳性者,术后化疗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而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6.
甲状腺癌为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 其发病呈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两种常见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MTC起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 PTC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两者起源不同, 故MTC与PTC两种病理类型同时发生十分罕见, 国内外鲜有报道。由于MTC和PTC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来源、侵袭性和预后, 治疗具有挑战性。本文主要围绕该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MTC并发PTC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寄生虫感染遍及世界各地,在许多地区流行严重。但是由于其引起的死亡率和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使人们对它们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而在防治策略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我们于1988~1989年对辖区内4个县(市、区)的18个乡(镇)共18个点进行了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初步摸底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8.
糖尿病伴发背部脓肿、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1例齐江,张桂梅,赵桂庭,降玉林,魏延喜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邮政编码075000)男,60岁。患糖尿病10余年,尿糖一直在(2+)~(4十)之间,自控饮食,未服过降糖药。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有侧背部肿痛,在...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就烧伤早期切痂和创面硝酸铈湿敷对严重烧伤后大鼠存活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作了比较。结果发现:30%TBSAⅢ度烧伤后第14天,大鼠活率低,外周血Th/Ts比值显著降低;烧伤后早期手切痂或创面硝酸酸铈湿敷均能明显提高大鼠存活率和外周血Th/Ts比值。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