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加纳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LH-20以及制备薄层对加纳籽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以及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使用MTT比色法对相关化合物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加纳籽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β-咔啉型生物碱griffonine(1),以及7个已知的生物碱hytioerectineB(2),3-carboxy-6-hydroxy-β-carboline(3),hyrtiosulawesine(4),5-hydroxyindole-3-carbaldehyde(5),5-hydroxy-3-(2-hydroxyethyl)indole(6),trigonelline(7),5-hydroxytryptamine(8)。化合物1,2和4的细胞毒活性实验显示它们抑制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23.5,9.6和19.3μmolL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4有潜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潮间带滩涂湿地是江苏沿海海岸线的重要特征,特定的生态环境适于海洋贝类生物资源的生长,江苏省贝类资源丰富,然而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仍较落后,未形成系统的产业化链条,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加工水平落后、高附加值产品少等问题。为促进江苏丰富低值贝类资源的综合开发,综述了贝类生物资源品质评价与种质资源优化,贝类资源生物效应研究,贝类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等方面,分析江苏贝类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现状,展望低值贝类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规模化开发,形成上、中、下游的产业化发展,带动江苏海洋贝类集约化开发,促进江苏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散中3类化合物(黄酮类、色原酮类和内酯类)9种有效成分: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矛酚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内酯Ⅰ含量的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 ODS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5%(V/V)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 8以上;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0%,100.7%,99.6%,99.1%,98.6%,96.0%,100.0%,99.4%,101.8%,RSD值均小于3%.结论 该方法 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玉屏风散的质量监控及新剂型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指标优选银桑降糖颗粒辅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研究各辅料对提取物的吸湿性影响,对制剂内多糖测定的干扰以及对小鼠血糖值的影响筛选了辅料种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吸湿性,成型性和流动性为指标,测定了吸湿量,颗粒得率以及休止角,结合物料外观性状,筛选了辅料配比及用量,并测定了颗粒的相对临界湿度。优选的银桑降糖颗粒最佳辅料为桑叶清膏-微晶纤维素-四角蛤蜊粗多糖10∶9∶1.67,所得颗粒成型性,流动性好,且不易吸潮液化,其相对临界湿度为73%。经研究优选所得银桑降糖颗粒制剂工艺和处方科学可行,可以明显改善提取物易吸湿液化的性质,提高制剂稳定性,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为其他制剂筛选辅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狼毒效应部位中主要萜类成分在醋制过程中的结构转化机制,将狼毒萜类成分ent-11α-hydroxyabicta-8(14),13(15)-dien-16,12-olide(HAO)、jolkinolide B(JNB)、fischeria A(FA)、eupractenoid A(EA)采用模拟醋制法在160℃加6%冰醋酸加热40 min后,以LC-MS/MS分析结构转化规律,并通过分析狼毒生醋品中4种成分及其转化产物的相对含量变化,验证模拟醋制的结构转化规律。同时以HPLC分析3种模拟炮制方法(单加热、加水加热、加醋加热)对JNB和FA相对含量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松香烷型二萜HAO、JNB及降二萜内酯型二萜FA结构中的内酯环在醋酸加热作用下可发生开环,当结构中存在羟基时可发生酯化成酯、氧化形成羰基等反应,结构中存在环氧环易发生开环反应;二萜二聚体EA在醋酸加热作用下可发生醚键断裂,生成玫瑰烷型二萜euphebracteolatin A(EHTA)和另一种松香烷型二萜。狼毒生醋品中萜类成分及其转化产物相对含量变化结果与成分模拟醋制结果基本一致。HPL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模拟炮制方法对结构转化的影响差异明显,加酸加热法可促使JNB、FA转化生成新的成分,加水加热法转化率明显低于加酸加热法,直接加热法对JNB无明显影响,可使FA相对含量显著下降但并未生成与加酸加热法类似的转化产物,表明辅料醋是狼毒醋制法炮制过程中二萜类成分结构转化的关键。狼毒在醋制过程中二萜类成分结构发生转化是狼毒醋制法炮制减毒存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四角蛤蜊为原料,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为天然补钙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螯合率与钙离子质量分数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时间、钙离子与氨基酸摩尔比及pH对复合氨基酸与贝壳钙螯合工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四角蛤蜊复合氨基酸和螯合产物。结果: 最佳螯合条件为pH 4.5,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2 h,钙离子与氨基酸摩尔比1.5:1。钙离子质量分数79.57 mg·g-1。复合氨基酸与钙离子配位后的氨基特征吸收由3 056.49 cm-1红移至3 245.30 cm-1,羰基特征吸收由1 573.53 cm-1蓝移至1 559.65 cm-1结论: 优选的制备条件稳定可行,反应产物确认为氨基酸螯合钙,为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废弃物四角蛤蜊贝壳为钙源,经过中药煅法炮制后,与L-天门冬氨酸制备氨基酸螯合钙。方法 以得率和螯合率为指标综合评分考查L-天门冬氨酸与四角蛤蜊贝壳的螯合工艺并进行优化,且通过红外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其产物进行组成表征研究。 结果 确定L-天门冬氨酸螯合钙的最佳螯合工艺:pH=5,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h,摩尔比(氨基酸:Ca2+)为2:1,且初步研究发现结构为带两个结晶水的螯环结构。 结论 L-天门冬氨酸螯合钙的制备,能有效利用贝壳废弃物,补充人体钙元素和基本氨基酸,为L-天门冬氨酸螯合钙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参炔醇抑制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人参炔醇(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造成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考察PAN诱导相给药对耳廓肿胀的影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MTT法检测PAN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ConA刺激的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水平。结果:PAN10 mg.kg-1诱导相给药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PAN可减轻模型小鼠局部水肿及血管扩张,减少淋巴细胞浸润;PAN对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静息状态的脾细胞未观察到显著影响;PAN10μmol.L-1起明显抑制体外ConA刺激脾细胞的IFN-γ分泌,且作用在早期(6 h)即已呈现。结论: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细胞增殖和IFN-γ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及文蛤软体水提醇沉上清液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尿苷、黄嘌呤、胸腺嘧啶、次黄嘌呤、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2-脱氧肌苷、胸苷、腺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xBridge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水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254nm为检测波长,体积流量0.5mL/min,柱温:25℃。结果四角蛤蜊、文蛤、菲律宾蛤仔的水提醇沉上清液中含有尿苷、黄嘌呤、胸腺嘧啶、次黄嘌呤、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2-脱氧肌苷、胸苷、腺苷。结论本检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相关蛤蜊软体水提醇沉上清液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银桑颗粒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将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银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另设db/m小鼠为正常组。前7周每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第9、10、11周分别测定口服糖耐量(OGTT)、胰岛素耐量(ITT)、淀粉耐量(STT);12周时测定肝糖原、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GHb)、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进行肾脏、胰腺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银桑颗粒给药组的OGTT、ITT、STT各测定点的血糖值显著降低(P<0.05~0.01),曲线下面积减小(P<0.05~0.01);肝糖原、HDL-C含量皆显著升高( P<0.05~0.01);FBG、GSP、INS、GHb、T-CHO、TG、LDL-C含量皆显著降低( P<0.05~0.01);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程度减轻,肾盂扩张程度也减轻;胰岛细胞边缘较规则,且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程度减轻。结论 银桑颗粒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综合地调节db/db小鼠的血糖和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