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方法.52例失眠患者采用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达82.69%,4疗程后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督点穴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索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其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234例胃脘痛患者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脾胃虚弱(寒)证与胃黏膜苍白,或溃疡浅,红肿不明显相关;肝气犯胃证与胆汁反流相关;湿热中阻证与黏膜红肿明显,或溃疡有黄白苔相关;胃阴亏耗证与黏膜粗糙,血管显露,或黏液稀少相关;瘀血停胃证与黏膜隆起肿胀,糜烂相关;饮食伤胃证与水食物潴留,或可见较多黏液附着黏膜相关。脾胃虚弱(寒)证和湿热中阻证对应的内镜下表现出现的频次最高,而中医宏观辨证以脾胃虚弱(寒)证和肝气犯胃证最高。结论 胃脘痛内镜下特征性表现与中医辨证密切相关;通过胃镜等现代腔镜检查手段,可更加客观深入地把握胃脘痛的辨证特点,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83.
王勤  王欢欢  张淮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1-3172,I000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GIST均为单发,位于胃10例,小肠4例。肿瘤多为圆形、类圆形,少数为分叶状不规则形。免疫组化检查:CD117(+)12例,CD34(+)9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价值,但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方法35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1.2±9.7)岁。术前行超声心动图、CT、MRI、MSCT检查,介入治疗过程均在DSA监视下完成。选用大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随访采用X线胸片和EBCT检查。结果腔内隔绝治疗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发生左下肢偏瘫1例,股动脉切口淋巴漏1例,间断胸痛2例。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的3例患者中,术后有1例诉有头晕症状,伴有左上肢肌力减退、脉搏减弱、活动后酸痛等症状,术后2周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症状逐渐缓解。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沉默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移植瘤的放射协同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 将PKM2基因干扰质粒pshRNA-PKM2稳定转染至A549细胞,同时设立空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A549细胞pshRNA-PKM2的沉默效率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移植瘤生长延迟法检测沉默PKM2后对A549细胞、移植瘤放射增敏效应,透射电镜观察A549细胞及移植瘤自噬形成,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中PKM2的表达水平。行Student′s t检验组间差异,裸鼠体重及移植瘤体积采用连续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转染pshRNA-PKM2的A549稳定细胞株。pshRNA-PKM2组可显著下调细胞和移植瘤PKM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01、0.000),对A549细胞的SER为1.47,移植瘤的SER为2.00。干扰PKM2可增加放射所诱导的自噬形成并增加LC3-Ⅱ/Ⅰ的比值(P=0.0001)。结论 沉默PKM2调节自噬可能提高A549细胞及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有望成为NSCLC有效放射增敏靶点,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相互间的成牙诱导作用。方法: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4慢病毒载体,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BMP4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SD大鼠牙胚细胞按1∶1比例混合培养,同时将细胞分为5组,BMSCs组、BMP4/ BMSCs组、牙胚细胞组、BMSCs/牙胚细胞组(混合组1)、BMP4/ BMSCs/牙胚细胞组(混合组2),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五组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成釉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同源异型盒基因1成牙相关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混合组1相比,混合组2Ⅰ型胶原蛋白、成釉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同源异型盒基因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胚细胞与BMP4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促进了成牙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作为组织工程牙的备选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做理论依据。方法:构建携带人bFG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诱导后羊的BMSCs,得到bFGF转染组,选择未转染的BMSCs为对照组。两组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技术检测Collagen-Ⅰ、OC、OPN等成骨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bFGF组OPN和Collagen-Ⅰ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在OC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FGF组细胞在OPN、OC和Collagen-Ⅰ基因蛋白水平上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基因转染能增强羊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能力,可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E水平。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7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婴幼儿1~3岁481例,学龄前(3~6岁)儿童132例,青少年(6~16岁)137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平均水平分别为0.45±0.25 mg/L,27.27±11.38 ng/mL及9.18±5.75 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无年龄差异(χ2=1.002,P=0.606),血清25-(OH)D水平(χ2=6.843,P=0.033)与维生素E水平(χ2=14.922,P=0.001)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71,P<0.01),在各年龄组中均存在过量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血清25-(OH)D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0,P<0.01),其缺乏率和不足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维生素E构成比无年龄差异(χ2=7.054,P=0.133),其在各年龄组缺乏率与不足率均较明显,其中学龄前组总体缺乏最为严重,达74.2%。结论 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监测、预防意识,增加富含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基准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肾病血液透析室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随机抽取, 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康复护理, 干预组实施以时机理论为基准的延续性康复护理。于入院1 d、干预3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营养指数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1 d,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MCMQ、营养指数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 干预组在健康知识认知度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相比, 干预组医学应对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营养各项指数水平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该院接收的慢性肾衰竭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以时机理论为基准额延续性康复护理, 有助于增强患者...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藿朴夏苓汤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UC大肠湿热证患者共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病例均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例常规用药同对照组,并藿朴夏苓汤内服。两组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UC患者主要症状评分、改良Mayo评分、大肠湿热证评分、肠黏膜病变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主要症状、改良Mayo、大肠湿热证、肠黏膜病变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病例(94.83%)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03%)(P<0.05);治疗8周后,两组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D-乳酸运、二胺氧化酶、尿淀粉酶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 藿朴夏苓汤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促进肠黏膜愈合及其屏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