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融合活性位点中的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城疫病毒(ND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为例,在已确定的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对病毒特异性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突变体F基因与同源或异源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 在NDV F的突变体中,N150D-L152D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46.31%;而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的融合活性却几乎消失,分别只有野毒株的1.25%、3.14%和2.23%;N296D-N297D的融合功能是野毒株的97.68%.在hPIV F的突变体中,D143A-E145A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32.63%;E223Q-K224A几乎不能形成合胞体,其融合活性只有野毒株的1.91%;K263A-R265A、D268A-D270A和R475A-R476A的融合功能分别是野毒株的14.63%、19.52%和28.95%.FACS结果表明,NDV F的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突变体及hPIVF的E223Q-K224A突变体F蛋白在细胞表面几乎没有表达;其余所有突变体F蛋白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基本不变.结论 对于NDV F来说,N257、N258、Q259、G271、N272、Q279、Q281对ND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重要作用;N150和L152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N296和N297却没有作用.对于hPIV F来说,E223和K224对hPI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D143、E145、K263、R265、D268、D270、R475、R476的作用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2.
我国新分离盖塔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我国山东省2008年分离的盖塔病毒(DY0824)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结构区基因和3' UTR片段,连接到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然后用Clustal X1.83和MegaAlign软件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Mega4软件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 DY0824病毒株衣壳蛋白由80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8个氨基酸,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4%~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7.4%~100%.E2蛋白全长1266个核苷酸,编码422个氨基酸,与其他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7.6%~100%.该病毒3' UTR由401个核苷酸组成,存在3个重复序列.结论 山东省新分离盖塔病毒衣壳蛋白和E蛋白基国与该病毒原型分离株相比分别存在7个和10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病毒3'UTR区域存在多个核苷酸差异位点.  相似文献   
53.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IDS dementia complex,ADC)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并发症之一,常出现在HIV感染的晚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如运动迟缓、共济失调,感情淡漠等[1].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确定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的保守氨基酸功能,探讨HN糖蛋白的促细胞融合机制.方法 采用PCR定点突变与体内同源重组相结合的方法将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6个保守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在BHK21细胞内表达后,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蛋白的表达效率,并分别检测其促细胞融合活性、血细胞吸附能力(也称为受体识别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结果 L74A蛋白表达效率降低为72.7%,各突变株蛋白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突变株蛋白促细胞融合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I103A下降幅度最大,为野毒株的9.1%,各突变株蛋白血细胞吸附能力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I1iA的下降最明显,为28.2%,各突变株蛋白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变化程度不同,其中174A略有升高,为118.6%,L110A下降幅度最大,为5.2%,I103A仅次于L1 10A,为5.7%.结论 新城疫病毒HN糖蛋白促细胞融合区域内的保守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103位异亮氨酸(Ⅰ)是此区域内的关键氨基酸.  相似文献   
55.
大蒜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大蒜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11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的实验研究。[结果]大蒜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腊样芽孢杆菌等11种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对多种常见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结论]大蒜液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6.
注射用银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注射用银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银黄直接抗病毒,病毒感染细胞同时使用银黄,先使用银黄再感染病毒3种给药方法,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人喉癌细胞(Hep-2)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发生病变的情况及观察实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病毒感染的滴度。结果:注射用银黄在Hep-2和Hela细胞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注射用银黄对病毒的最小有效浓度(M IC)为0.016 g.L-1,而且毒性低,最大无毒浓度(TDO)为1.6 g.L-1,治疗指数(TI)为100。结论:体外实验注射用银黄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抑制和直接杀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融合活性位点中的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城疫病毒(ND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为例,在已确定的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对病毒特异性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突变体F基因与同源或异源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 在NDV F的突变体中,N150D-L152D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46.31%;而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的融合活性却几乎消失,分别只有野毒株的1.25%、3.14%和2.23%;N296D-N297D的融合功能是野毒株的97.68%.在hPIV F的突变体中,D143A-E145A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32.63%;E223Q-K224A几乎不能形成合胞体,其融合活性只有野毒株的1.91%;K263A-R265A、D268A-D270A和R475A-R476A的融合功能分别是野毒株的14.63%、19.52%和28.95%.FACS结果表明,NDV F的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突变体及hPIVF的E223Q-K224A突变体F蛋白在细胞表面几乎没有表达;其余所有突变体F蛋白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基本不变.结论 对于NDV F来说,N257、N258、Q259、G271、N272、Q279、Q281对ND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重要作用;N150和L152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N296和N297却没有作用.对于hPIV F来说,E223和K224对hPI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D143、E145、K263、R265、D268、D270、R475、R476的作用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副黏病毒融合蛋白(F)融合活性位点中的病毒特异性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城疫病毒(ND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为例,在已确定的F蛋白融合活性位点中对病毒特异性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然后将突变体F基因与同源或异源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 在NDV F的突变体中,N150D-L152D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46.31%;而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的融合活性却几乎消失,分别只有野毒株的1.25%、3.14%和2.23%;N296D-N297D的融合功能是野毒株的97.68%.在hPIV F的突变体中,D143A-E145A的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32.63%;E223Q-K224A几乎不能形成合胞体,其融合活性只有野毒株的1.91%;K263A-R265A、D268A-D270A和R475A-R476A的融合功能分别是野毒株的14.63%、19.52%和28.95%.FACS结果表明,NDV F的N257D-N258D-Q259E、G271D-N272D和Q279E-Q281E突变体及hPIVF的E223Q-K224A突变体F蛋白在细胞表面几乎没有表达;其余所有突变体F蛋白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基本不变.结论 对于NDV F来说,N257、N258、Q259、G271、N272、Q279、Q281对ND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重要作用;N150和L152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N296和N297却没有作用.对于hPIV F来说,E223和K224对hPIV F的特异性细胞融合功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D143、E145、K263、R265、D268、D270、R475、R476的作用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9.
2002~2005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仪器设备装备情况,为制定疾控体系仪器设备装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5年山东省省、市、县3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普查。[结果]按照国家仪器设备装备标准,省级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配置超过国家常规仪器设备标准;按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仪器设备种类拥有率为82.91%,数量拥有率为69.81%,设备运行状况差的占11.84%。市级疾控机构常规与职能仪器设备种类拥有率为62.95%、49.15%,数量拥有率为54.22%、22.67%,运行状况差的占5.18%。县级疾控机构常规与职能仪器设备种类拥有率为58.71%、48.72%,数量拥有率为48.44%、27.62%,仪器设备中35.00%的数量为1998年以前配置。[结论]省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仅仅能满足常规工作开展需要,市县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尚不能维持常规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0.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9月15日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主任委员王字,中华医学会李久一,常务委员王佑春、貌盼勇、陈锦英、阮强、唐家琪、王志玉、杨占秋、黄平、贾文祥,委员兼学术秘书段树学,工作人员陈培莉、黄玉英。副主任委员金奇、袁正宏、徐志凯因故未能参加会议,尹文代替徐志凯常委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