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2017年采集自重庆地区蚊虫标本携带的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系统发育法进行种类及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库蚊标本来源的病毒阳性分离物 CQFD2017能引起白纹伊蚊细胞C6/36病变,但不能引起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病变。 CQFD2017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20 893 bp, 包含6个开放阅读框。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毒株位于Nidovirales病毒目Mesoniviridae病毒科的Yichang病毒所在的进化分支,与Yichang病毒(NC_040534)的核苷酸一致性为98.6%,ORF1a和ORF1b区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99.06%和99.15%,因此将该毒株命名为Yichang病毒CQFD2017株。结论 2017年重庆市库蚊标本分离的CQFD2017株为Yichang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2007年和2010年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州蚊虫和蚊媒病毒分布特点。方法 2007年和2010年的7月在德宏州5个县市利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采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病毒,RT-PCR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病毒分离物。结果 共采集到6属29种43 634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高达78.69%,中华按蚊构成比为14.77%,其他蚊种数量较少。从蚊虫中分离到6株病毒,经RT-PCR和进化分析表明,其中3株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JEV),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1株盖塔病毒 (GETV) 分离自三带喙库蚊; 2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 (CppDNV) 分别分离自三带喙库蚊和迷糊按蚊。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德宏州优势蚊种和蚊媒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当地存在基因Ⅰ型JEV、 GETV和CppDNV的流行,并与以往云南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有较近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四川省巴中市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JEV),确定其基因型别,并分析相关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PrM和E基因区段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 对2004年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新分离的乙脑病毒进行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新分离JEV的PrM、E区段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应用Clustal X软件做碱基配对分析,MEGA4软件完成病毒进化分析,GENEDOC(3.2)软件完成氨基酸位点分析,根据蜱传脑炎病毒可溶性蛋白晶体结构为模板进行乙脑病毒E蛋白三维结构模拟预测分析.结果 共采集4668只蚊虫标本,主要是骚扰阿蚊和库蚊,分离到6株病毒,经鉴定均属于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将四川省分离的6个毒株结合我国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的PrM区段和E区段氨基酸比较,发现PrM区段在PrM2、64和65位存在基因1型乙脑病毒独有的氨基酸位点差异,E区段存在14处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其中在E129、222、327和366位点为中国目前分离到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所特有的位点特征.结论 从四川省巴中市首次分离到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并发现基因1型乙脑病毒与减毒活疫苗株之间PrM、E基因区段存在氨基酸差异,但现行疫苗株理论上可以保护新分离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山东省新分离乙脑病毒SD08-10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全面了解其基因组特征.方法 设计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引物,RT-PCR扩增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estal X(1.8)、DNAStar、GENEDOC(3.2)、Mega(4.0)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新分离乙脑病毒SD08-10株基因组全长10 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 392位,共10 29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与GenBank登录的所有59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其核苷酸总体差异率为0.7%~18.9%,氨基酸总体差异率为0.1%~5.2%.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相比较,全基因组共存在1253个核苷酸差异,82个氨基酸差异.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D08-10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乙脑病毒SD08-10株属于基因Ⅰ型,与2007年中国分离株SH17M-07进化关系最接近.  相似文献   
6.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与生化酶技术相结合,配合专利器械(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达到清除颅内血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范围的目的。预见其术后潜在并发症,是提高微创术成功的可靠保证,同时也是提高预后生存质量的有效指标。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自1980-2012年在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980-2012年我国及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基于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版纳病毒的共同进化祖先出现时间为315(95% HPD:63~619)年前,第12节段的进化速率为2.33×10-3(95% HPD:2.84×10-4~8.52×10-3)碱基替换/位点/年,提示版纳病毒属于新发快速进化的虫媒病毒。结论 版纳病毒属于快速进化的新发虫媒病毒,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已经分化出新的病毒变种,应加强对该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及其致病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地区蜱传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在新疆南部地区的23个采集地36个采集点,采集蜱标本5045只,分别建立蜱标本cDNA文库,用PCR方法检测标本可能携带的病毒。结果黄病毒属引物、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引物对34份cDNA文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内罗毕病毒属引物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巢式引物在巴楚县蜱标本中检测到新疆出血热(XHF)病毒核酸序列,对检测到的XHF病毒L和S片段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论对新疆南部地区5045只蜱进行四种六对引物的PCR检测,未检出黄病毒属和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核酸序列,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L和S片段的核酸序列,研究了其分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环宇  吕利  王磊 《武警医学》2012,23(6):497-498,501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膳食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干预效应。方法分析2009-01至2011-02100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将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对照组自由膳食,干预组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膳食,营养干预30 d,观察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glucose,2 h PG)的变化情况。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54%,发生时间为术后15~180 d,前3个月发生率为44%。干预30 d后,干预组FPG和2 h PG恢复正常,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GI膳食可以积极控制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目前诊断现状,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建立涵盖市辖区、桂平市和平南县的急性脑炎、脑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网络,通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获取10种常见病毒性脑炎的发病资料,对各种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精神萎靡,部分病例伴有头痛、呕吐、恶心和嗜睡等症状,大部分病例颈项强直、前囟膨隆、脑膜刺激征等临床体征均为阴性,脑脊液外观清晰/无色透明、蛋白质定性阴性、葡萄糖和氯化物正常或增高。临床医生对急性脑炎/脑膜炎的诊断较为笼统,60.04%的评估病例以其他脑炎作为入院诊断收治入院,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35.71%,漏诊率为78.49%,乙脑以外的其他病毒性脑炎病例中,临床医生最终判断为脑炎或脑膜炎病例的只有44.77%。 结论 乙脑以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漏洞,误诊率和漏诊率高,有必要加强常见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