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重症心肌炎患者发生临床不良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7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CU住院的重症心肌炎患者113例,根据入院时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组(FT3<3.1 pmol/L,32例)与正常T3组(3.1 pmol/L≤FT3≤6.8 pmol/L,8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心功能状态的差异,观察临床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正常T3组相比较,低T3组入院时收缩压更低,心率更快,更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和心力衰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水平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均P<0.05)。FT3水平越低,NYHA分级越趋向于Ⅳ级,LVEF越低。与正常T3组相比,低T3组发生心源性死亡、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显著增加(均P<0.05)。正常T3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血清FT3水平是临床不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OR=2.767,P=0.047,95%CI:1.014~7.552;心源性死亡:OR=3.333,P=0.015,95%CI:1.267~8.772;出血事件:OR=3.994,P=0.004,95%CI:1.563~9.952)。结论:低T3综合征会增加重症心肌炎患者发生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风险,显著升高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2.
佟素香  王小芳  曾轶  徐魁 《四川医学》2005,26(12):1400-1402
目的 探讨溶血和标本保存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及其在肺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进行测定,计算因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与NSE含量的关系;对正常人和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抽取血液标本后立即测定和分别放置1、2、3d再测定,计算其NSE含量的变化;对良性肺病患者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进行NSE测定;并对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动态观察。结果 溶血对NSE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因溶血每增加1g血红蛋白就可测定出32.46μg/L的NSE;标本放置1、2、3d再测定,其NSE含量显著增加(P〈0.01);良性肺病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之间,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之间,均显示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和恢复后的NSE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NSE的测定,对小细胞肺癌等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价值很大。但因标本溶血及延长测定时间对NSE的结果影响甚大。因此实际工作中,应绝对禁止使用溶血标本,且抽取标本后必须尽快测定,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准确、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方法 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和2,3-萘二铵反应生成有强荧光物质2,3-萘三唑(NAT),反应产物经色谱柱Eclipse XDB-C8(5μm,4.6 mm×150 mm)分离,流动相为水和乙腈(体积比70:30),流速为1.0 ml/mi...  相似文献   
74.
血液高凝状态或称血栓前状态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变化.当血栓发生于子宫内膜时会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复发性流产.抗磷脂抗体、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均会引起子宫内膜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使得胎盘灌注不良,最终导致流产.因此,除了常规检查外,对免疫学、遗传学和内分泌病因的彻底评估将决定孕妇的妊娠结局.干...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TA与DS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部再狭窄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5例(116枚支架)疑似支架内部再狭窄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65例患者均行CTA检查,之后行DSA检查.DSA检查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纳入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58例)和非西格列汀组(59例)。西格列汀组单独服用西格列汀或西格列汀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非西格列汀组单独或联合应用除DPP4抑制剂以外的其他口服降糖药。一级终点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新发心肌梗死,心绞痛;二级终点为: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显示心脏舒张功能变化。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型脑钠肽(BNP)、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半乳糖凝集素-3(Gal-3)等指标变化。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西格列汀组E/A、DT、E/E'和左心房容积指数显著改善(均P0.05)。心脏磁共振显示西格列汀组的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时间(TPFR)以及T1弛豫时间有明显改善(均P0.05)。和非西格列汀组相比,西格列汀组BNP与Gal-3水平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TIMP-1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显著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心肌僵硬度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判断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非贫血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所有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至少植入1枚DES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休克和近期接受输血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介入相关资料,采用门诊、电话和查阅再次住院病历的方法进行随访.按照入院时RDW的中位数(本研究中为13%)将患者分为2组:RDW≥13%为高RDW组,RDW <13%为低RDW组.连续数据变量组间比较应用独立t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计算.采用Kaplan 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死亡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入选患者2 348例,完成随访2 169例(92.4%),随访时间(29.0±5.3)个月.高RDW组院内病死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MACE)均显著高于低RDW组.随访期间高RDW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MACCE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RDW组.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DW升高是全因死亡和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高RDW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低RDW组(P<0.05).结论 RDW升高是植入DES的非贫血冠心病患者长期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8.
目的:提取医学图像中肿瘤区域,用以测量肿瘤体积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GACV(Geodesic-Aided C-Vmethod)的交互式模型。该模型首先人工选取感兴趣区域,并在区域内设定初始水平集与肿瘤内部种子点,然后在感兴趣区域上应用将图像梯度边缘信息与图像区域灰度特性统一到同一分割中的GACV模型,得到肿瘤的粗分割结果。最后为去除目标内外孔洞,提出一种无损边缘的膨胀搜索算法,作为细分割。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不同形状的肿瘤图像中,能成功检测肿瘤轮廓。通过实验与其它活动轮廓分割方法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准确分割肿瘤边界与分割算法耗时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结论: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能高效率、准确识别肿瘤区域。  相似文献   
7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原因未明的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是以红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三系异常增生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通过血常规检查,我们筛查出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本地城镇居民。今年7月因"咽喉痒痛,流涕,鼻塞,全身乏力头昏,心慌,皮肤瘙痒"来我院就诊。查  相似文献   
80.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患各种疾病时,患者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之处。因此尽早采用灵敏的检验手段,简易、快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临床作出诊断。WBC计数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单独进行WBC计数有时不易及时、准确反应患者的病情,有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W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