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4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656篇
内科学   280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52篇
综合类   1515篇
预防医学   59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73篇
  8篇
中国医学   453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血清和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28例肾病综合征(NS),36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和20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浓度,同时分析尿中t-PA和PAI-1的水平与血t-PA、PAI-1、血肌酐和24h尿蛋白总量之间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疾病出现血清t-PA、PAI-1升高,尿液t-PA、PAI-1降低,其中尿液t-PA、PAI-1的改变独立于血清,不受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存在纤溶活性物质的异常,其中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可反应肾脏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价自体松质骨加bBMP移植对实验性Legg-Perthes病动物股骨头的修复作用。方法:用TH胶股骨颈内注射法将12只幼犬共24髋制作Legg-Perthes病模型,3个月后动物随机平均分为自然修复组A,自体松质骨移植组B和松质骨加bBMP植入组C,术后4、8周观察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A线所有股骨头变扁,贩质生长不良。B组股骨头高度明显低于术前,股骨头内修复范围有限。C组股骨头高度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骨质生长良好,修复较完全。结论:松质骨加bBMP能促进幼犬 股骨头修复,防止塌陷发生,是Legg-Perthes病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切线时间常数 ( τ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慢阻肺 )和肺心病患者 F- V曲线形状转变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 90例缓解期 COPD患者 (慢支 43例 ,肺气肿 47例 )及 31例合并肺心病患者的 F- V曲线。并在 F- V曲线上测量高、中、低肺容积的切线时间常数 τt75 、τt5 0 、τt2 5 ,与正常人和吸烟者的 τt作对比分析。结果  1正常范围内 F- V曲线形状呈平台型、直线型、凸型和凹型 4种 ,| τt75 | >1s或 <1s,τt2 5 <1s,τt关系呈“青少年式”或“老年式”;2轻、中度异常的 F- V曲线呈凸型 ,| τt75 | <1s,τt2 5 ≈ 1s或 >1s,τt 关系呈“喇叭式”改变 ;3严重异常的 F- V曲线形状呈双曲线型 ,| τt75 | <1s,τt2 5 =4s~ 10 s,τt关系呈“塔式”改变。结论 双曲线型、τt2 5 极度延长和“塔式”改变是判断病情严重性的三大重要标志。该方法简便准确 ,利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4.
小儿发热常伴随食积,中医认为儿童发热时退烧兼顾导滞,可有效避免发热损伤。该文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养的SD大鼠乳鼠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建立发热食积模型,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清热导滞的药效水平并探讨潜在作用机制,为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有效降低模型乳鼠肛温,改善机体炎症环境[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等],也可有效修复小肠损伤,增强肠道推进功能。在确证其散热疗效的基础上,基于LTQ-Orbitrap MS/MS及UPLC-QQQ-MS/MS液质联用技术,采用非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其散热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QI软件结合SIMCA-P软件对脑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可显著调控的内源性代谢产物22种,MetaboAnalyst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其干预机制主要集中在酪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肌醇磷酸代谢等通路上。同时,脑组织样本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中枢性改变消化系统活力、抑制能量异常代谢及炎症反应等,从多个层面发挥清热导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正> 1999年1月~2000年12月作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帕金森氏病(PD)36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 61.8岁。以震颤为主 16例,僵硬为主11例,混合型9例。按Hoehm和Yahr分级:二级5例,三级23例,四级8例。本组病例中有26例为作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进修期间所收集。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在儿童二尖瓣病变治疗中的适应证、技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 56例14岁以下患儿因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病变,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术中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成形部位包括二尖瓣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等部分。结果 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为2%。55例患儿术后均康复出院,出院复查提示二尖瓣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随访1例死亡,3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5.5%),大多数患儿心功能为NYHAⅠ级或Ⅱ级(89%)。结论 儿童先天性二尖瓣病变治疗应首选瓣膜成形,大多数儿童二尖瓣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7.
肺结核是矽肺病最主要的并发症 ,一般易诊断 ,但有一部分矽肺病患者 (尤其是中、晚期 ) ,由于矽肺的病理改变致使临床症状、X线胸片特征不典型 ,极易造成误诊。 1987~ 2 0 0 0年间 ,我院共收治矽肺病合并肺结核 310例 ,其中矽肺合并不典型肺结核病灶 16例 (占 5 .2 % ) ,全部误诊。现就误诊病例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5~ 71岁 ,平均 6 7.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其中矽肺Ⅰ期 5例 ,Ⅱ期 6例 ,Ⅲ期 5例。矽肺病史 12~ 2 7年。1.2 临床表现 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8.
近几年来,我院共收治急性胰腺炎39例,按照有关诊断标准分型(1,2),其中有8例为重型急性胰腺炎(20.5%),现将这8例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74岁,平均53岁。发病诱因:暴饮暴食4例,胆源性2例,诱因不明显2例。住院11~42天,平均22天。治疗 ①心电监护;②禁食、持续胃肠减压3~5天;③抑制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本组7例用施他宁3~5天,1例死亡用5-Fu 6天;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⑤补充血容量,抗休克;⑥应用杜冷丁和阿托品,解痉止痛;⑦预防或控制感染,选择应用头孢噻肟钠、氨苄…  相似文献   
129.
黄卓正 《微创医学》2000,19(6):955-957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mamic therapy,PDT)是指利用光敏剂选择吸收并潴留于肿瘤组织,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发出特征荧光用于诊断,另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诱发光化学反应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医疗技术.PDT问世以来已有30多年历史,因其有效、安全和相对低成本,先后被许多欧、美国家和日本定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 我国也将其列为肿瘤诊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0.
探讨贲门部浸润性癌的预后;与幽门部浸润性癌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贲门部癌50例,对照组幽门部部50例,采用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临床病理学,C.Cas和P.Cas之间除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无显著性差异。②生存曲线分析,C.Cas和P.Cas之间,在淋巴结转移(P〈0.01)和淋巴管侵入(P〈0.05)方面有显著差异;在100例进行性胃癌当中癌的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