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技术共同确定脑活检手术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内病变并行活检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MRI检查。术前将PET、CT和MRJ图像进行融合,综合确定活检部位,术中在多参数影像引导下完成脑内病变活检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胶质瘤15例(WHOIV级5例,Ⅲ级4例,Ⅱ级6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血管炎性病变1例。PET确定的活检部位与MRI相符9例,单纯依赖PET确定活检部位7例.综合确定活检部位4例。术后病人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多参数影像辅助技术可帮助确定脑内病变活检部位,得到准确病理诊断.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制作稳定的大鼠脑梗死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的可行性。方法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将模型制作过程中脑血流下降至基础值的30%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对照组不监测脑血流,将尼龙栓线插入深度为1.8 cm判定为模型制作成功。模型前和模型后24 h分别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模型后24 h处死大鼠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实验组8只大鼠模型后24 h均出现典型偏瘫症状,mNSS评分稳定在10分~13分,梗死体积稳定性和均一性好,为37.5?.9%。对照组8只大鼠mNSS评分稳定性较差,其中5只大鼠的mNSS评分为10分~13分,5只大鼠的脑梗死灶和实验组相似,但有3只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实验组(P < 0.05)。实验组的模型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模型成功率为62.5%(P < 0.05)。结论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鼠MCAO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均一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卒中所致颅神经麻痹的手术疗效,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总结从2002年4月到2012年6月,15例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18~68岁,平均49.6岁;病程从6 d到7年;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术前均行内分泌激素测定、垂体增强磁共振;所有患者均行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15例患者均存在垂体卒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9例,部分恢复3例,另外3例合并外展神经麻痹术后眼肌麻痹均未恢复。66.7%的患者视力改善(6/9),83.3%的视野缺损术后改善(5/6)。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4个月(6个月至2年)。结论垂体卒中合并动眼神经麻痹需尽快手术治疗,经蝶窦入路手术减压,肿瘤切除是治疗垂体卒中所致颅神经麻痹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可来源于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不同类型其临床表现、进展与预后各有不同。针对其中能够产生过量激素的功能性pNET,治疗时需兼顾抑制肿瘤生长与激素分泌。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与化疗,近年来在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SA)、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以及多种疗法联合使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不同肿瘤类型和分期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干预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功能性pNE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激素类型的pNET的药物治疗进行逐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营养支持以及正确的营养支持途径可以改善神经重症患者的预后.肠内营养途径是国内外公认的神经重症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鼻胃管(NGT)作为传统给予肠内营养的方式常伴有误吸、导管移位及感染等并发症,且患者不适感严重.近些年来,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已经被逐渐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长期需要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较PEG营养支持途径有并发症少、患者不适感降低等优势.PEG是目前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神经重症患者较理想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蝶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16例患者中,有47例(21.8%)术后出现低钠血症。其中,42例(89.3%.42/47)表现为脑性盐耗综合征,5例(10.7%,5/47)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低钠血症与年龄、肿瘤大小有关,与性别无关;47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低钠血症恢复。结论经蝶垂体腺瘤术后中枢性低钠血症多见于老年和垂体大腺瘤患者,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治疗前者以补钠和补充容量为主,后者却需限水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erumoxide-PLL标记Flk1 CD31-CD3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的方法及其在食蟹猴脑实质内移植活体示踪的可行性。方法采用Ferumoxide-PLL标记hBMSC,台盼蓝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鉴定标记效率及细胞活力。体外磁共振成像(MRI)分别扫描标记和未标记细胞,计算T2*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R2*)变化。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标记的hBMSC移植入食蟹猴右侧基底节区,采用MRI扫描活体示踪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普鲁士蓝和HE染色对脑组织切片进行干细胞存活、分化及病理学研究。结果Ferumoxide-PLL标记hBMSC效率为96%,普鲁士蓝染色、电镜可显示标记hBMSC细胞质内铁颗粒。1×106和5×105两组Ferumoxide-PLL标记细胞的T2*的弛豫时间分别为68.86和79.88ms,而未标记细胞分别为12.71和15.24ms。标记细胞的R2*分别为78.68和65.61/s,分别是未标记细胞(14.52和12.52/s)的5.4和5.2倍。移植后3周MRI扫描T2WI仍可发现hBMSC呈明显的低信号。病理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BMSCs在移植区大量存活,移植区有大量新生血管,但未见hBMSC向神经细胞分化。结论Ferumoxide-PLL可高效标记hBMSC,能显著增加其MRI图像对比度。MRI可活体示踪干细胞。移植入食蟹猴脑内的hBMSC可大量存活并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慢病毒携带人Galectin-3基因RNAi的有效靶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lentiviral U6 plasmids for RNA interference (RNAi) of galectin-3 gene and select the optimal target sequence of galectin-3 gene for RNAi. METHODS: Double-stranded oligo DNA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galectin-3 gene, and ligated into linearized pGCL-GFP/U6 plasmid followed by transformation into competent DH5alpha cells. After PCR and sequence analysis for verification of the positive clones, the plasmid pGCL-GFP/U6 Gal-3shRNA-1 was extra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CaCl(2)-treated 293T cells to obtain the viral vectors containing the RNAi sequence. MCF-7 cells were infected with pGCL-GFP/U6 Gal-3shDNA-1, and at the infection rate over 50%, the cells were harvested to extract the RNA. Real time-PCR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alectin-3 mRNA in the infected cells.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vector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s confirmed by sequence analysis. High titer of the virus was obtained, and after infection of MCF-7 cells, RNAi targeting the 1(#) and 3(#) sequences in galectin-3 gene resulted in suppression of galectin-3 mRNA expression by 95% and 8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lentiviral U6 plasmid for RNAi of Galectin-3 gen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role of galectin-3 gene in tumor cells.  相似文献   
19.
重组腺相关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转染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基因转染载体的选择非常重要。在现有的病毒载体中,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ed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安全性好,无致突变性和免疫原性,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同腺病毒相比,rAAV的弥散性更强;同单纯疱疹病毒相比,rAAV无神经毒性;rAAV  相似文献   
20.
垂体TSH细胞腺瘤所致中枢性甲亢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分析少见的7例垂体TSH腺瘤所致中枢性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7岁,平均病程3.1年,平均延误诊断1.5年。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增大和甲亢症状,4例有视野缺损。所有患者均有血浆游离T3、游离T4、T3和T4增高,TSH不被抑制,其中,4例TSH增高,3例TSH正常;3例行TRH试验,2例无反应,1例有反应。7例均行蝶鞍MRI检查,均为垂体大腺瘤和巨大腺瘤,直径2~5cm;对海绵窦均有不同程度的挤压或包绕,2例侵犯蝶窦。均行经口鼻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前外院曾行γ刀治疗,1例行二期开颅垂体腺瘤切除术,3例术后辅以放疗。结果术后病理均为垂体TSH细胞腺瘤。随访3个月至1年,甲状腺功能正常5例,蝶鞍MRI检查未见肿瘤6例。结论垂体TSH细胞腺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密切随访甲状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若发现异常,及时辅以放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